概要:四、立意误区(1)把“感动”写成“感恩”,或者“感受”,或者“感悟”。比如,因为父母曾经怎样悉心地关心生病的我,所以我将怎样报答父母,由写“感动”不知不觉就转而写“感恩”去了;或者大谈父母的关爱,给我的强烈的感受,写成“感受”;或者写有感于父母的关爱,我感悟到的人生的意义或者某种人生哲理,写成“感悟”。(2)立意不够高远,材料又很贫乏。没有想像或联想,没有提炼和加工,只做简单罗列式的平淡叙述,缺乏生动性和深刻性,或者缺乏富有生活真实的生动的细节和震撼人心的内在情感,无病呻吟。于是,虽然题为“感动”,其实,我们读了以后感情毫不为之所动。五、快速构思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人的文章里会遭受不同的处置、使用,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材料在同一个人的文章里会不会有不同的处置和使用?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回答是肯定的。(1)选定文体。文无定法,本话题记叙文(包括小小说、散文等)、议论文都可以写。在构思时,如果选定了记叙文或者小小说,则应将感情融入叙事故事之中,含蓄地但必须是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受到震撼受到感染。为此,我们可以将话题材料或者生活中其他类似材料化为具体的故事,有人物
用心智去捕捉 用情理去谱曲(人教版高一必修),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四、立意误区
(1)把“感动”写成“感恩”,或者“感受”,或者“感悟”。比如,因为父母曾经怎样悉心地关心生病的我,所以我将怎样报答父母,由写“感动”不知不觉就转而写“感恩”去了;或者大谈父母的关爱,给我的强烈的感受,写成“感受”;或者写有感于父母的关爱,我感悟到的人生的意义或者某种人生哲理,写成“感悟”。
(2)立意不够高远,材料又很贫乏。没有想像或联想,没有提炼和加工,只做简单罗列式的平淡叙述,缺乏生动性和深刻性,或者缺乏富有生活真实的生动的细节和震撼人心的内在情感,无病呻吟。于是,虽然题为“感动”,其实,我们读了以后感情毫不为之所动。
五、快速构思
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人的文章里会遭受不同的处置、使用,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材料在同一个人的文章里会不会有不同的处置和使用?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回答是肯定的。
(1)选定文体。文无定法,本话题记叙文(包括小小说、散文等)、议论文都可以写。在构思时,如果选定了记叙文或者小小说,则应将感情融入叙事故事之中,含蓄地但必须是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受到震撼受到感染。为此,我们可以将话题材料或者生活中其他类似材料化为具体的故事,有人物,有情景,有穿插,有波澜等等,如《奶奶的习惯》。如果选定了散文,则要把由话题材料去类比生成生活中的几个片段或者场景,寓情于“景”“事”之中,在“貌离神合”中,抒写你对“感动”的亲身体验。如果决定写一篇议论文,则要从话题材料中阐述出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思想,寓情于事理之中,这样也能实现以情动人。不过,相比较而言,议论文在以情动人上更为困难一些,我们鼓励写前两类文章。
(2)谋篇布局。如果是记叙文,要学会综合使用“瞬间场景法”、“巧妙剪辑法”、“陡生波澜法”等叙事手法,以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如果是散文,则要懂得场景点染,要懂得前后对比和关连,使文章显得内容丰富,情感鲜明,做到“形散神不散”。而议论文的谋篇布局,主要是要求围绕“感动”,分解出三个分论点,力求论述的层层深入。
六、快速选材
(1)从文艺作品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材料。
①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词文赋中,有很多抒情的篇章,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动”,也“感动”了千百年来的无数读者。比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李商隐的《锦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清照的《声声慢》的爱恨情“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的《书愤》《示儿》、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国恨家“愁”,王实甫《西厢记》的千古爱情佳话,曹雪芹《红楼梦》的宝黛爱情“木石前盟”的“欲说还休”的遗憾。
②韩红演唱的流行歌曲的《感动》,其歌词:“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用初次看见你时我的眼睛流下幸福的泪滴,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让第一个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里;让第一屡微风的清新,成为你最深的记忆。用所有夜晚的月光,陪你迎来黎明;用第一次想你时我的心情,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写下祝福的话语,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③陈江《寻找一生的感动》:如果我们老了,就找一座小木屋,门前有大树,有草地,我们就在那里安详地过完一生。还记不记得我送给你的小灯笼?此刻,它们是否依旧闪着红光?好想把自己也挂在晾衣绳上,让阳光把心情晒得干燥、温暖……有些东西注定不会改变。就像那只我们一起养过的猫咪,此刻仍蹲在窗台上等我们回去……那些高低起伏的屋顶,那些支离破碎的电线,那些越来越拥挤的街道,散落过我们无数的温馨回忆……
④朱自清的《冬天》:“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朱自清描写的情景你看了以后,能不感动吗?另外,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也都是至情言语,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2)选择生活中与话题相关的材料。
①2005年4月30日,超级女声十强媒体见面会上,十名超女的首次公开亮相,主办方特意进行了一些设计,除了充分展示她们的唱歌以外的各种才华外,还现场要求她们讲述了一些生命中最为重要和感动的故事。6号选手魏莎有个致命的“情结”,只要听说“爸爸”两字就会立马掉泪,而作为媒体见面会的主持的超级男生严铮,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现场多次提起“爸爸” 两字让魏莎梨花带泪。
②顾准(1915——1974),早年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后来,他两次被打成“右派”,但仍然坚持理想和信念不动摇。在逆境中,他写下了《希腊城邦制度》和《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著作,对革命胜利后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这位已然远去的思想独行侠,在一次批判大会上,面对红卫兵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在他的病已经宣告不治的时候,“连队”领导准备给他摘去“右派”帽子,条件是在一份文字报告中做出“承认错误”的表示,他却接受了。签完字后他哭了,他对老友吴敬琏说,“这也许能够多少改善一点子女们的处境。”
③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的一些人物(如徐本禹)事迹等。
④看着《蓝色生死恋》,你的眼泪会情不自禁地流出,那就是感动!看着《大长今》,你的眼泪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流出,那也是感动!感动于男女主人公的高尚而纯洁的爱,感动于男女主人公的高尚的人格。真正的爱那么艰难,却爱着,矢志不渝;成长的路那么艰难,却坚定地走着,脚踏实地;环境那么险恶,人心那么险恶,但是我依然冰清玉洁,守“德”如玉。我们不是韩剧迷,也并不全是因为自己感情丰富,但是,我们会为剧中人物的行事所感动;明知故事纯属虚构,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为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欢笑流泪。那就是真正的感动。
(3)从寓言、故事、传说中寻找典型材料。
①汉乐府中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②牛郎织女的传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千百年来令多少人叹息;秦观的《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观,千百年来让多少人传唱。《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则让人们唏嘘不已。
(4)从课内外寻找成语典故、俚俗谚语和名言警句。
①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爱情誓言令多少有情人感动啊。
②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著名诗篇《一代人》)。这句话既是顾城标签之作,也是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箴言,读来感动不已。
③冰心:有了爱就有一切。
④但丁名言:“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是妈妈的呼唤!”
(5)从自然界、动植物等处寻找材料。
①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比如,冰心感动于异国的“云影天光”,竟然“伏于纤草之上,呜咽不止”。在《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九》中,女作家说:“在异国,我只遇见了两次这种的云影天光。一次是前年夏日在新汉寿(New hampshire)向岭之巅。我午睡乍醒,得了英伦朋友的一封书,是一封充满了友情别意,并描写牛津景物写到引人入梦的书。我心中杂糅着怅惘与欢悦,带着这信走上山巅去,猛然见了那异国的蓝海似的天!四围山色之中,这油然一碧的天空,充满了一切。漫天匝地的斜阳,酿出西边天际一两抹的绛红深紫,这颜色须臾万变,而银灰,而鱼肚白,倏然间又转成灿然的黄金。万山沉寂,因着这奇丽的天末的变幻,似乎太空有声!如波涌,如鸟鸣,如风啸,我似乎听到了那夕阳下落的声音。这时我骤然间觉得弱小的心灵被这伟大的印象,升举到高空,又倏然间被压落在海底!我觉出了造化的庄严,一身之幼稚,病后的我,在这四周艳射的景象中,竟伏于纤草之上,呜咽不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