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加快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做活通道经济,培育物流产业,加快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积极申报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加大甘泉、西十里物流园区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启动实施市供销、甘谷、武山洛门等物流园区项目。九、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扫盲教育工程”,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建立和完善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装备标准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政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完善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全面落实中职生国家免费及助学政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创新能力、创新体系、
天水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http://www.51jxk.com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做活通道经济,培育物流产业,加快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积极申报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加大甘泉、西十里物流园区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启动实施市供销、甘谷、武山洛门等物流园区项目。九、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扫盲教育工程”,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建立和完善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装备标准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政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完善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全面落实中职生国家免费及助学政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创新能力、创新体系、创新环境三大建设为重点,大力组织实施“六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大科技项目建设投入,争取国列、省列科技项目50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200项以上。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开展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建立与关中地区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做好各类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工作,加快甘肃东部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开发利用好各类人才资源,不断完善人才支撑体系,为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建设陇东南特色文化大市为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力度,积极培育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好伏羲庙维修保护三期、贾家公馆、甘谷大像山、武山水帘洞和秦安明清一条街等文物保护工程,抓好750家“农家书屋”和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申遗、重点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节庆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力争开工建设市广电中心,完成南湖影院和1506个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竞技体育上台阶、上水平。组织好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第八届残运会的筹备和参赛工作。完成双桥体育馆改扩建和麦积、武山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建设任务。加快县区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力争完成二轮市志修编任务。
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制。加强医疗队伍和医德医风建设,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扶持中西医药事业加快发展,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体工程、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第三、第四、第五人民医院业务楼和五县县医院、中医院住院大楼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市卫校迁建一期和市中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
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建立依法管理、政策推动、村民自治、综合治理新机制。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力开展“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创建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落实优先优惠政策,狠抓各项节育措施落实,努力扭转被动落后局面,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任务。
十、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力度,集中精力办好关系民生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办好改善民生实事。坚持把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集中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办好12件改善民生的实事。(1)解决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建设通乡油路7条、94.2公里,总投资5181万元;实施通达通畅工程90条、389.6公里,总投资7251万元,努力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3)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村65个,减少贫困人口5.5万人。(4)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蔬菜供应为目标,新建“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4000亩。(5)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20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任务。(6)以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状况为目标,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完成职业技能鉴定0.5万人,培训劳务人员20万人,实现中职招生2.2万人,有组织输转务工人员36万人。(7)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3万人;加大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力度,力争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8)实施全民健身工程路径10套、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个。(9)提高基本医保受益面,全面落实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120元补助标准。(10)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1119户,建设保障性住房40万平方米。(11)强化社会管理与服务,提高村组干部报酬和村办公经费,建设城区规范化社区10个。(12)城区旅游景点门票对中小学生实行半价。同时,倾力办好省政府确定的改善民生的14件实事,加强组织协调,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按期全部兑现。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开展全国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推动全民创业活动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就业服务补贴和返乡创业等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做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积极帮助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鼓励企业尽量不减员、不裁员,稳定就业形势。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关闭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认真抓好武山县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逐步提高报销限额和报销比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征管,确保各项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和医疗、慈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完成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关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和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市进程。认真贯彻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维护稳定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维稳工作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天水”建设。坚持市县区主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领导包案制度,及时解决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上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安全生产年”活动成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和执法监察,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整治行动,加大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和顺。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做好老龄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加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和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不断增强驾驭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减少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完成市、县区政府和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和部门职责权限,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公务员录用配套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健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政务大厅集中审批服务功能,加强对窗口服务单位工作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间,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处置各类突发重大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