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概括出木兰的形象特征(4分)答: [page] (四)阅读《为学》选段,回答问题(17分)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人之立志 ( )(2)可恃而不可恃也 (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2.下列句中标有序号的三个“之”字,其中有两个的用法相同,它们是( )。(3分)(1)西蜀之(A)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2)人之(B)立志,顾不如蜀鄙之(C)僧哉。3.下列句中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
初中第一册文言文复习题_文言文大全,标签: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http://www.51j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出木兰的形象特征(4分)
答:
[page]
(四)阅读《为学》选段,回答问题(17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人之立志 ( )
(2)可恃而不可恃也 ( )
(3)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 )
2.下列句中标有序号的三个“之”字,其中有两个的用法相同,它们是( )。(3分)
(1)西蜀之(A)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2)人之(B)立志,顾不如蜀鄙之(C)僧哉。
3.下列句中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3分)
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句中的“蜀鄙之僧”指的是( )。(2分)
A.富和尚 B.穷和尚 C.富和尚和穷和尚 D.泛指一般和尚
5.选出正确的译句(2分)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
A.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B.西蜀距离南海,谁知道有几千里路。
C.从西蜀出发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D.从西蜀出发前往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距离
6.《为学》一文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16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是记录
的书。(3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②思而不学则殆( )
③学而不厌( ) ④诲人不倦( )
3、文段介绍了不少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试各举一例。(4分)
学习方法 :
学习态度 :
4、翻译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分)
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是
。(2分)
(七)
陈康肃公善射 ,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 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 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此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
2.给加点字注音
公亦以此自矜
睨之
颔之
3、 解释加点的词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惟手熟尔
4、 翻译:尔安敢轻吾射 !
5.请概括陈康肃公的形象。
6、你从这个故事中感悟到什么道理?
上一页 [1] [2] [3]
Tag:文言文阅读,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诗词名著阅读 - 文言文 - 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