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9.(07江苏)“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10.(07上海)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1.(08年天津)20xx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回答下题。“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复习学案,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http://www.51jxk.com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9.(07江苏)“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10.(07上海)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1.(08年天津)20xx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回答下题。
“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下题。
12. (09全国)“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13.(20xx年广东) “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二)非选择题(C、D级)
1.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环境的恶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①的说法正确;环境的人为恶化是可逆的,因此我们才要保护环境,故②的说法错误;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故③的说法错误,④的说法正确。
2.A【解析】根据图表的内容,实际上它将人的健康分为几种性质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健康,非健康,死亡三种,然后PH的值在这些状态之间的变化都是量变,因为事物的性质没有变。而从健康到非健康,从非健康到死亡这些变化才是事物的质变,所以根据此我们判断上述说明只有A是正确的。
3.C【解析】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体现了运动和静止、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和辩证的否定观,而没有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故选C项。
4.B【解析】本题考查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发生,而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质变,因此,量变必然推动事物发展是错误的,排除①。质变的发生需要适度量变,过犹不及,故③正确。②和材料无关。
5.A【解析】“狂沙”经千淘万漉可得“金”,“金石”因不舍地锲刻而“可镂”,都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A正确,B中两句都不能体现。C、D都只有后一句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此题考查对量变引起质变哲学原理的运用能力。难度较小。此类题型是高考常考题型,要做好此题,必须首先深刻理解哲学原理的内涵,然后,结合选项逐项分析。
6.B【解析】沉舟,病树,陈叶,后波,均为旧事物的代表,千帆,万木,新叶,前波,为新事物的代表,①③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②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④反应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与题干联系不紧密,应排除。
7.B【解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它们共同蕴涵的哲理是要重视量变,应选B项。其他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8.B【解析】本题考查新事物发展的知识,考查分析推理能力。材料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新农村”到20xx年的“新农村”,说明了事物的发展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选B项;A、C、D 三项观点正确,但不能反映材料内容。
9.B【解析】本题考查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等知识,考查理解能力。材料中的观点说明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走向其对立面,这体现了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选B项;矛盾双方并不必然转化,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转化的原因,C项不选,材料没有说明发展道路,D项不选。
10.B【解析】A项说明客观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性,我们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来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B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C项体现了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D项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11.C【解析】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表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A错误。B、D本身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中心。
12.C 13.C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