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是什么”。刘军引导学生进行“初读”,主要体现在第一课时。这从第二课时的导入环节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一课时的任务当然少不了扫除文字障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了解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即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2.细读,分步细想需思考的课文要点“有什么”。“细读”可安排在第一课时,也可安排在第二课时。刘军把“细读”环节安排在第二课时,先请四位学生按结构段朗读课文,然后重点阅读怀丙和尚为捞钱牛做准备工作一段,接着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两个重点问题。想好了两个问题之后,第三个问题就是怎样概括段意,老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至此也初步落实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即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3.深读,抓住重点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为什么”。在这一步,教师一边用覆盖式投影片分步演示怀丙和尚所做的那四项准备工作,一边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接着,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能颠倒吗?为什么?”
强调有序 注重自得——《捞铁牛》教学实录与评析,标签:教学实录范文,http://www.51jxk.com
1.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是什么”。
刘军引导学生进行“初读”,主要体现在第一课时。这从第二课时的导入环节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一课时的任务当然少不了扫除文字障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了解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即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2.细读,分步细想需思考的课文要点“有什么”。
“细读”可安排在第一课时,也可安排在第二课时。刘军把“细读”环节安排在第二课时,先请四位学生按结构段朗读课文,然后重点阅读怀丙和尚为捞钱牛做准备工作一段,接着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两个重点问题。想好了两个问题之后,第三个问题就是怎样概括段意,老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至此也初步落实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即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深读,抓住重点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为什么”。
在这一步,教师一边用覆盖式投影片分步演示怀丙和尚所做的那四项准备工作,一边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接着,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能颠倒吗?为什么?”然后强调:“按照事情的本来样子写就能写得有条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这样,老师又揭示并明确了第三个教学目标: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导学“突出有序”的设计思想就这样一步一步体现出来了。
二、注重自得
如果说《捞铁牛》一课教学的前三个“读”的环节教师主导作用比较明显的话,那么,下面的教学更多的则是意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前者在读的形式上,无论是指名读、齐读,还是自由读、默读等,主要考虑的是怎样将学生“导入”到了解和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情境中。而后者无论是要求学生再读,还是组织小组讨论和在全班重点发言,则重点是为了“导出”,是使已经进入状态的学生能做到“自学自得”。
教师放手让学生多读,尽可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和表述自己对内容的独到理解,进而达成目标。这就是我们天津教研员常说的“读书有序”中的最后一“读”——“评读”。
“评读”的关注点主要不在关于“是什么”、“有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方面,而主要侧重思考这样做“好不好”和“怎样做更好”上。这就是所谓“评读”和“创新”层面的知识。这一课“评读”环节处理得非常好,旨在让学生做三件事。
1.比较自得,即深挖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点,进而学习和总结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刘老师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并通过自读和讨论,使同学之间得以交流思想认识,进一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有序性,扎扎实实地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这一目标。再如,刘老师引导学生继续练习概括段意时问道:“谁能以这一自然段为基础,结合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来概括一下第三段段意?”当时学生有三种说法:
(1)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捞了起来。
(2)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一只一只地捞了起来。
(3)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三句话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即都认为是利用水的浮力,这一点已成共识,而后半部分第三句语言最简洁,只有8个字,而且表意也非常明确,所以用第三种说法比较适合。这就在比较中学习了语言。
2.解释自得,这样做既能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重点内容,又能练习言语表达。
例如,老师问:“谁先来说一说第4自然段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几句话是因果关系。因为水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了,所以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因为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所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出来。”学生说出这一段话,就不止是个理解问题,还有围绕一个中心训练言语表达问题。而这一点对于任何一节课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创新,这是最重要的“自得”表现。为了目标的达成,刘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刘老师在教学将到尾声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泥沙。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想出比怀丙更好的办法,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这是在“评读”中让学生认真思考“怎样做更好”的根本用意所在。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终于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建议: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铁牛的上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那两只船的两边,让水手们不要把泥沙铲到河里去,而是铲到空船里。这样,装泥沙的船会慢慢浮起,铁牛也被拔离河底,再把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后两只船拴住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运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把八只铁牛全捞上来。
由于刘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就使得这节课的教学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三、执教教师简介 返回本页页首
刘军,男,30岁,大专学历。1988年毕业于天津市第二师范学校。现任天津市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曾被评为天津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活动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市级语文学科带头人。获天津市“希望杯”创优课一等奖、天津市小学语文教学论坛赛一等奖。《语言文字训练要到位》等数篇论文在全国及市区各级刊物发表或获奖。1999年10月,作为天津市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执教《捞铁牛》获一等奖。
上一页 [1] [2] [3]
Tag: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