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班主任资料做一个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再谈“解放班主任”» 正文

做一个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再谈“解放班主任”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班主任资料   阅读:8111

概要:成都石室中学 李镇西 我曾在1991年的《班主任》杂志上撰文呼吁“解放班主任”,不少人却对我说“无法解放”,理由是“学校领导不愿‘解放’我们”。这实在是对“解放班主任”的一种误解。我所提倡的“解放班主任”并不是针对学校领导的“争自由,求解放”,而是班主任在民主和科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自我解放”。这里的“自我解放”主要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改进方法以减轻工作负担和调节心理以缓解精神压力。今天,我着重谈谈后者。 都说当班主任很累很累。在我看来,这个“累”的体现除了工作的繁忙外,更多的在于班主任心灵的沉重,而且“心累”胜于“身累”。比起一般的科任教师,班主任的心理负荷要大的多: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以及学生的意见……往往都会成为班主任心灵的绳索。因此,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位班主任精神上“自我解放”的关键。 一、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 没有哪一个班主任敢说他一点不在乎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过分注重领导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带班级的评价,却往往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如果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他可能会喜不自

做一个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再谈“解放班主任”,标签:班主任范文,http://www.51jxk.com



成都石室中学 李镇西 
 
    我曾在1991年的《班主任》杂志上撰文呼吁“解放班主任”,不少人却对我说“无法解放”,理由是“学校领导不愿‘解放’我们”。这实在是对“解放班主任”的一种误解。我所提倡的“解放班主任”并不是针对学校领导的“争自由,求解放”,而是班主任在民主和科学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自我解放”。这里的“自我解放”主要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改进方法以减轻工作负担和调节心理以缓解精神压力。今天,我着重谈谈后者。 
    都说当班主任很累很累。在我看来,这个“累”的体现除了工作的繁忙外,更多的在于班主任心灵的沉重,而且“心累”胜于“身累”。比起一般的科任教师,班主任的心理负荷要大的多: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以及学生的意见……往往都会成为班主任心灵的绳索。因此,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是每一位班主任精神上“自我解放”的关键。 

    一、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 

    没有哪一个班主任敢说他一点不在乎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过分注重领导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带班级的评价,却往往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如果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他可能会喜不自胜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战战兢兢以期“不辜负领导的鼓励”;如果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他可能会万分沮丧而长时间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如果领导的批评是冤枉了他或者他的班级在德育评估时被莫名其妙地扣了几分,他更可能会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血压上升、肝火旺盛…… 

    其实,领导的评价固然是一个班主任工作好坏的标志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标志;而且,我们的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得到领导的青睐吗?显然不是。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心态来面对领导的评价:领导表扬了自己,说明自己的工作在某一方面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但也不过是“某一方面”而已,有啥值得“喜不自胜”的?而且,领导表扬你也就表扬了,你还是一个普通的班主任,你的班级还是一个普通的班级,人家没有也不会把你当成政治局常委来挑剔;如果你太看重得到的表扬并不断警告自己“要谦虚啊”、“千万不要翘尾巴啊”,那是你自己太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了!领导批评了自己,如果确实是自己的错,那没什么,心平气和地接受并尽可能地改正就是了嘛!只要干工作,就会有差错,有了差错挨几句批评谁都会遇到的,无所谓“丢面子”,因而也大可不必“万分沮丧”。至于领导确实冤枉了自己或者自己的班级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我的看法是,“冤枉”也罢,“不公正”也罢,由它去!我们的工作又不是为了领导而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只要问心无愧,便自有公论。这样一想,保管消肿化淤顺气。当然,这里实际上还有一个以善良的心绪对待领导的问题。首先,不要动辙便觉得领导冤枉了自己,而要仔细检查自己是否有了过失却“当局者迷”;其次,即使领导真的批评错了,也不要轻易认定领导是“存心与我过不去”,须知我们也不时错批评学生呢!既然我们希望学生原谅我们的过错,我们为什么又不可以原谅领导呢? 

    有时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在改进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明明自己是对的,却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反而还受到指责与批评。这种情形最容易使一些班主任感到委屈因而垂头丧气。每当此时,我们应该通过理解领导来赢得领导的理解。所谓“理解领导”,就是站在领导的角度纵观全局。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某一项符合本班实际的改革,却不一定符合全校的实际;或者某一举措虽然在理论上无懈可击,可是具体实践的条件却还不太成熟;或者某一作法尽管代表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但若猝然“一刀切”地大面积推广,却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与领导的“分歧”,未必是“改革与保守”之争,而往往是局部和整体、设想和操作、渐进和突变等方面的暂时错位。这样一想,我们便会以建设性的积极态度听取领导的意见,进而赢得领导对我们责任心的信任和事业心的理解,并允许或者至少是默认我们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当我们的改革实验确有成效的时候,领导的支持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力争作到不因领导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不因领导的批评而气急败坏。古人所提倡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确是大大有助于心理健康的。 

    二、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 

    “人言”之所以“可畏”,在于它所直接伤害的是人的心灵。但“人言”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被人背后议论。因此,要想避免心灵伤害,与其徒劳地去“制止”“人言”的产生,不如为自己铸起一道心灵的防线----这道防线便是“宽容”。 

    我们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对于中肯的批评,我们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既然是自己错了,“跳”也没用----那只会显出自己心胸的狭隘。有的人也许会说:“既然是中肯的批评,为什么不当面向我提出,而要在我背后议论呢?”我认为,只要人家说得对,就别计较别人是当面提出还是背后议论;如果硬要“计较”,不妨“计较”一下:为什么别人不愿向我当面提出呢?真的这样一“计较”,可能又会“计较”出自己的一些不足----这不又有利于自己进步了吗?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同事之间,在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角度乃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某些正确的见解与做法暂时不被人接受甚至遭到误解,这是难以避免的。既然人家没有恶意,也就大可不必怨恨人家。明智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就! 

    那么,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迎头痛击”呢?我的体会是,仍然尽可能地宽容。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恶意中伤”所产生的原因:首先,中伤者往往是心理不健康者;其次,你的某一方面也许比他强那么一点点,使他感到“怅然心中烦”,他需要宣泄;另外,中伤者希望你因受到中伤而火冒三丈,看到你不胜委屈地向群众辩诬、向领导申告、向所有“愿意”听你诉说的人诉说的狼狈样儿,他会获得一种心理平衡。由此可见,恶意中伤者是小人。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他根本无法理解你的思想境界更无法进入你的精神世界,你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呢?因为“当你与傻子吵架时,旁边的观众往往分不清究竟谁是傻子”。(外国谚语)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大写的人”,是不可能因小人的流言而失去自己的尊严的。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宽容恶意的中伤,并不只是出于蔑视,而且还出于同情。是的,小人也需要同情。你想,你也许在有些方面优于他,比如班级课间操表扬比他多一次,国庆板报评比比他多两分,卫生红旗比他多三面,更为“要命”的是,在最近的一次单元小测验中,你班上90分的人数又比他多四个等等,总之你倒是独占风流,他却一无所“捞”。人家也是人啊,也渴望着体现自己的尊严呀,于是,让他在背后说你几句“他班课间操尽挣表现”、“他班的板报全都是剽窃”、“他班的卫生红旗还不是靠行贿得来的”、“他班的单元测验学生作bi凶得很”……有什么关系呢?他说了以后,既无损于你一根毫毛,又有助于他调节心理平衡,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同事的议论,绝大多数还是属于中肯的批评和善良的误解,真正恶意的中伤是极个别的。因此,面对不那么中听的议论,我们的确应以宽容之心待之。 

    三、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 

    这里的家长当然是指学生家长。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来自学生家长----尤其是得知一些家长直接向学校领导“告状”时,更容易怒火中烧,觉得家长们太不尊重自己了。于是,又是找领导解释“那只是个别家长不实事求是的诬告,而且这个家长的娃儿是标准的差生”,又是开家长会“辟谣”并声明:“有什么意见直接对我说嘛,怎么动不动就捅到校长那里去呢?”说实话,我以前正是这样一个班主任,我也因此常常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悲壮”而又滑稽!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不只是心胸狭隘、认识片面,关键是自己的“家长观”有问题。 

[1] [2]  下一页


Tag:班主任资料班主任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班主任资料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