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六岁的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画家爷爷说:“你画的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爷爷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爷爷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爷爷说:“那就不是兔子了。”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爷爷没话说了。后来婷婷画的蛋比鸡还大的画拿去参加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得了一等奖。这个故事不算教学案例,但也绝非作者凭空杜撰。它生动地说明,孩子眼里的世界自有神奇的形象和色彩,教师要善于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色彩”!三、怎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首先,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孩子自幼就有主动学习的潜能,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探究、创造的潜能,自我完善的潜能。中小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是从零起步,完全可以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到文本的“银行”中去“汇兑”语义(详见本期湘琴《“经验汇兑”读书法》)。“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要认为课本、教参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答案就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那种诱导学生猜测预设答案,“引君入瓮”的“
尊重阅读体验 珍视独特感悟,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六岁的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画家爷爷说:“你画的小兔子不对。”婷婷说:“怎么不对呢?”爷爷说:“兔子有红色的吗”?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爷爷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爷爷说:“那就不是兔子了。”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爷爷没话说了。后来婷婷画的蛋比鸡还大的画拿去参加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得了一等奖。
这个故事不算教学案例,但也绝非作者凭空杜撰。它生动地说明,孩子眼里的世界自有神奇的形象和色彩,教师要善于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色彩”!
三、怎样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首先,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孩子自幼就有主动学习的潜能,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探究、创造的潜能,自我完善的潜能。中小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是从零起步,完全可以拿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到文本的“银行”中去“汇兑”语义(详见本期湘琴《“经验汇兑”读书法》)。“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要认为课本、教参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答案就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那种诱导学生猜测预设答案,“引君入瓮”的“启发式”提问应该废止,而代之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
其次,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常常把学生的阅读、讨论变成走过场,“给你们两分钟”。且不说这两分钟能不能找到答案,常发现老师的许诺并不兑现,不到一分钟就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课堂上不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学生只能揣摩老师的意图去猜测答案,哪里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呢?如果学生的答案超出了老师预定的范围,正确的应该肯定并吸纳;即使不那么准确,也要有容人的雅量,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补充、修正,使之臻于完善。
第三,要有等待学生成长的耐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学习中、发展中、成长中的主体。有的老师恨铁不成钢而揠苗助长,有的老师嫌学生耽误时间而越俎代庖。其实,学生的成长有自己的规律,任何违反规律的教学行为都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比喻教师只能为幼苗除草、松土、浇水、施肥,而不能代替幼苗生长,代替桃李开花、结实。当然,等待并不是袖手旁观,耐心并不是不管不问。
第四,要给学生营造读出个人体验和感悟的环境。本文开头引用课标的要求,强调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尊重”,对学生独特感受的“珍视”,这种尊重和珍视,正是学生发挥个人才能、展示阅读个性的必要环境。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了“尊重”和“珍视”,学生终会有超过教师、超越文本的一天!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