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再则,小说貌似漫无边际、天马行空,跳跃式地向前跃进的时而幻觉、时而联想、时而想象,时而蹦出内心潜意识的遐想叙写,表面上毫无关联、不协调的模式,往往分散了一般读者的注意,令人感到不知所云,摸不着头绪。但如果明白小说塑造的人物“我”的意识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特有的文化知识、生活体验,那我们就能理解“我”的意识流动内在的逻辑关系。火光的红色——联想到红旗,炉火的跳动——联想到骑士跃上岩壁,这战场的幻觉是战争时期人们由于两者之间相似点引发的必然联想;“钉痕”——“钉子”——挂肖像画——挂肖像画的房客——正在说艺术品应该包含思想时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像与坐火车时见到路旁的人分手一样的突然。这些联想,不是由于事物之间具有太密切的关系吗?谈植物学——说我曾经看见……开了一朵花——猜想是紫色花穗的花——我头脑里把自己自己的形象打扮起来,——不能公开地改变自己的形象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的规矩——惠特克尊卑序列表。这些联想,又是多么自然而符合生活逻辑和思维规律。由尊卑序列表——想到法庭坎特伯雷大主教大法官约克大主教的排列;由古冢——白骨——收藏家——他的身份退役上校——通信对象牧师—
且看伍尔夫“斑点”如何征服世界——兼谈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再则,小说貌似漫无边际、天马行空,跳跃式地向前跃进的时而幻觉、时而联想、时而想象,时而蹦出内心潜意识的遐想叙写,表面上毫无关联、不协调的模式,往往分散了一般读者的注意,令人感到不知所云,摸不着头绪。但如果明白小说塑造的人物“我”的意识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特有的文化知识、生活体验,那我们就能理解“我”的意识流动内在的逻辑关系。火光的红色——联想到红旗,炉火的跳动——联想到骑士跃上岩壁,这战场的幻觉是战争时期人们由于两者之间相似点引发的必然联想;“钉痕”——“钉子”——挂肖像画——挂肖像画的房客——正在说艺术品应该包含思想时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像与坐火车时见到路旁的人分手一样的突然。这些联想,不是由于事物之间具有太密切的关系吗?谈植物学——说我曾经看见……开了一朵花——猜想是紫色花穗的花——我头脑里把自己自己的形象打扮起来,——不能公开地改变自己的形象的世界——现实生活中的规矩——惠特克尊卑序列表。这些联想,又是多么自然而符合生活逻辑和思维规律。由尊卑序列表——想到法庭坎特伯雷大主教大法官约克大主教的排列;由古冢——白骨——收藏家——他的身份退役上校——通信对象牧师——牧师带着老伴旅游——却为掩饰真相而宣读论文。这些联想,不是也由于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而显得那么合情合理而清晰?由牧师考证箭簇,联想到当地博物馆收藏的“一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脚”应该是“鞋”之误)、一把伊利莎白时代的铁钉、一大堆都铎王朝时代的土制烟斗、一件罗马时代的陶器,以及纳尔逊用来喝酒的酒杯”,是因为它们共同之处都是“毫无意义”。“弄明白墙上的斑点果真是一枚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这样做又能得到些什么呢?知识吗?”因此联想到“我们的学者不过是……巫婆和隐士们的后代”,由此再想到“社论”、内阁大臣、习惯、规矩,原因是由于学者们的“蹲在洞穴和森林里熬药草、盘问地老鼠或记载星辰的语言”的胡说,“社论”的误导,内阁大臣的欺骗,规矩的束缚,掩饰了社会的真实,才使得“我”无法弄清战争的真相——就像即使弄清“斑点”是什么也不能得到什么知识一样。“大自然…… 暗中怂恿我们采取行动以便结束那些容易令人兴奋或痛苦的思想。”就是说,弄清战争的真相,既然是不可能的令人痛苦的事,还不如去想那斑点更好。“我”的所有这一切思绪、意识之间无不具有或相似、或因果、或相反的关系,是那么合情合理、指向明确。我们又怎能说它们之间是“诡谲神秘、散漫无羁”、“毫无关联、无轨迹可循”呢?就拿“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这段来说,因为斑点似海中的木板,才联想到梦中醒来赞赏衣柜,由此而展开关于树木生长的草地、森林、小河边——树下的母牛——小河里逆流而上的鱼群——河床上的水甲虫;那棵树本身的情景——本质紧密干燥的感觉——受雷雨摧残——树液舒畅下滴;这棵树冬天夜晚独自屹立旷野——树叶紧紧合拢——六月里鸟儿的鸣啭——树皮折皱上小昆虫的爬行——最后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生命也并未结束——还有其一百万条坚毅的生命分散在世界里——有的在卧室、在船上、在人行道上——或变成房间护壁板,男人和女人们喝过茶后会在这间屋里抽烟。“这棵树勾起了许许多多平静的、幸福的联想”。其中的缘由之一——相关之处也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缘由之二是因为现实的不自由、不安宁才触发“我”这相反的想象,就还需要读者仔细体会,才能明白。
总之,我认为:意识流小说,就是指现代小说中以叙说主人公的意识流动过程,展示其心灵世界为主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描写,而是以描写人的意识流动过程来展示其心灵世界,塑造人物形象;没有直接的自然环境描写却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真实面貌。《墙上的斑点》作为一篇纯正的意识流代表作之所以能征服读者,征服世界,首先是因为它表现的厌恶、憎恨、反对战争的主题;其次是采用巧妙暗示和象征的手法抒发了全世界人类共同的向往安宁自由生活的感情。还有就是没有肖像、没有行动、语言的描写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新颖手法,把“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串联成一条意识的河流,来表现社会的本质和深刻的主题中显示的组织材料的才能和精心构思的技巧。
作者邮箱: wangjing08092002@yahoo.com.cn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