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提问内容要有预见性提问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思维方法上的缺陷,据此设计解答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每堂课都有一个主题,即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在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时应该紧紧围绕着主题构思。在课堂上,一般不宜提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以便使学生集中精力学好一课的内容。4.课堂提问内容要有难易区分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学生无从下手。要为学生搭置一些合适的台阶,让学生循此台阶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教育测量中的难度PH=1-W,W表示课堂内的学生总数,P是答问通过的人数。难度PH在0至1之间,提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0.3至0.8之间,使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解答。[参考文献]1 《现代中小学教育》2 段志贵 《优化课堂提问的六个策略》 上一页 [1] [2]
一把刀、一根绳、一团火,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