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高2017级病句复习教案(二) (人教版高三)» 正文

高2017级病句复习教案(二) (人教版高三)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71

概要: 【分析】此句缺失介词“对”,“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另外,此句还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应去掉“为了”。⑤当地一位工人向国家文物部献出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分析】此句缺失助词“的”,“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主语是“珍珠”,让它成为主语,必须在“献出”后加上一个“的”字。2、成分赘余 (1)主语赘余。例23、①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 风雨同舟的。【分析】应去掉“风格”。②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分析】“这些革命战士”是多余的主语,应去掉。 (2)谓语赘余。 例24、①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分析】“发作”属多余的谓语,将“增加”改为“增强”。②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2005年高考广东卷)【分析】“已经不多了”的主语很显然是“生态环境”,而不是“具有……的生

高2017级病句复习教案(二) (人教版高三),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分析】此句缺失介词“对”,“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另外,此句还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应去掉“为了”。
⑤当地一位工人向国家文物部献出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分析】此句缺失助词“的”,“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主语是“珍珠”,让它成为主语,必须在“献出”后加上一个“的”字。
2、成分赘余
    (1)主语赘余。
例23、①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 风雨同舟的。
【分析】应去掉“风格”。
②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
【分析】“这些革命战士”是多余的主语,应去掉。
    (2)谓语赘余。
    例24、①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分析】“发作”属多余的谓语,将“增加”改为“增强”。
②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2005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已经不多了”的主语很显然是“生态环境”,而不是“具有……的生态环境”,这样强加的谓语“具有”就是多余的了,应删掉。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卫冕桂冠”、“凯旋归来”等。
    (3)宾语赘余。
    例25、最近市里又开展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活动,要求各单位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强化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分析】应把“等一系列的工作”去掉。此外,还应把“全面的”提到前面,修饰“开展”,并把“的”删去或改成“地”。
②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
【分析】“邂逅和相逢”作第一句的宾语,邂逅指偶然相见,不期而遇,相逢多指事先没有约定的彼此相见,两词表意基本相同。因此“邂逅”与“相逢”应去掉一个。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十几万元左右”等。
    (4)虚词或介词赘余。
    例26、①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分析】成分赘余,“由于”和“使得”保留其一。
②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分析】“物价”与“下跌”之间加了结构助词“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③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分析】“诸”即“之于”,后面的介词“于”与它重复,应删掉。
    (5)附加成分(修饰成分)赘余。
    例27、①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分析】“大约”与“多”重复。此外,还要把“举行”改为“进行”。
    ②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分析】“每个缶的均价”说法错,每个缶只有一个价格,不可能有均价。
③林小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2011年辽宁)
【分析】“得以”,(借此)可以,与前面的“可以”重复。
④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2007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如果细解的话,“提前”和“预”都作动词“支”的状语,但“预”就有“提前”的意思,因而语义重复,删去一个为好。这种语病较隐蔽,须细心点。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令寒舍蓬荜生辉”、“在心里由衷地”等。
⑤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2007年高考四川卷)
【分析】状语“最好”本来就包含“比较合适”的意思,无须再重复。去掉“比较合适”。这种语病也可认为是句式杂糅。
⑥工作之余,他不仅是个小提琴爱好者,大家公认的演奏能手,也是个文学爱好者,能写出很好的美妙诗篇。(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分析】定语“很好的”与“美妙”语义重复,可将“诗篇”里的“很好的”、“美妙”删去一个。
⑦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
【分析】“略加”与补语“一些”意思重复,可将“一些”去掉。
◆极易忽视的重复赘余现象课内练习——改正下列重复的句子
(1)下午我买了些卫生洁具。(“洁”有卫生、清洁之意,与“卫生”重复)
(2)凯旋而归。(“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
(3)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是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与“教育”重复)
(4)此事涉及到党群关系。(“及”即到意,与“到”重复) 
(5)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际”为“彼此之间”,与“间”重复,应去掉“间的”)
(6)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发生”已经表“出现”意思,所以“出”“来”多余) 
(7)报刊杂志。(“报刊”即报纸和杂志) 
(8)邂逅相遇。(“邂逅”即偶然遇见,与“相遇”重复) 
(9)学习先进楷模。(“楷模”即榜样、模范,就是先进) 
(10)警匪力量悬殊很大。(“悬殊”即相差很远、很大。) 
(11)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的发笑。) 
(12)到会的二十一名与会者。(“与会者”就是到会的人。) 
(13)他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目睹”就有“亲眼”意义) 
(14)那人大约二十五六左右。(“大约”与“左右”重复) 
(15)欢迎市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工作。(“莅临”就有“到某地”意义) 
(16)8月1日是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就是最后一天) 
(17)雨过天晴,天空格外明净多了。(“格外”与“多了”重复) 
(18)人来人往也特别多。(“人来人往”就是人特别多) 
(19)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从来没有的”就是“空前的”) 
(20)话语里带有扪心自问的自责。(“扪心自问”就已经含义“自责”了) 
(21)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威慑”含有使动,与“令人”重复) 
(22)不要有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 
(23)他无时无刻不忘为他人着想。(“无时无刻不”不能与“忘”搭配,意思刚好相反) 
(24)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与“意见”重复) 
(25)他们用相互的身子温暖着对方的身子。(“相互的”和“对方”重复) 
(26)这其中定有问题。(“其”就是“这”) 
(27)他两互相厮打。(“厮打”即互相) 
(28)十分罕见的古城遗址。(“罕”就有“十分”) 
(29)对此不要报过高的奢望。(“奢望”就是过高) 
(30)他一气呵成书写“还我河山”四字。(“呵成”就是写成) 
(31)他似有难言之隐的苦衷。(“隐”包含“苦衷”) 
(32)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自己。(“妄自菲薄”的“自”就是“自己”) 
(33)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辰”时日,“诞辰”出生的日子,与“纪念日”重复,应改为“诞生100周年纪念日”或“100周年诞辰”) 
(34)国庆60周年。(“国庆”开国纪念日,可说“建国”或“开国”) 
(35)《大地》的付梓刻印使他很兴奋。(“付梓”与“刻印”重复) 
(36)曾经历任了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历”与“曾经”重复) 
(37)最后他终于考上了清华大学。(“最后”与“终于”重复) 
(38)勿要吸烟。(“勿”就是不要) 
(39)30个芸芸众生。(“芸芸”多,不能用数量的词语) 
(40)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众”即大家) 
(41)使老百姓的生活安居乐业。(“生活”与“安居乐业”重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高2017级病句复习教案(一) (人教版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