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备课《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正文

《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10-16 16:47:43]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备课   阅读:8483

概要: 一、 为政以德“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中,孔子提出了如何处理“德”与“刑”(法)之间关系,提出了“富民”(物质文明)、“教民”(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仁”为基础的个人道德要求等。 孔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来说,仍有启发和借鉴。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这种做法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值得研究总结。 今天提出“以徳治国”的意义: “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框架下

《论语选读》课文解读(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标签:语文备课资料,http://www.51jxk.com



 
一、 为政以德
<课文理解>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中,孔子提出了如何处理“德”与“刑”(法)之间关系,提出了“富民”(物质文明)、“教民”(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仁”为基础的个人道德要求等。
    孔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来说,仍有启发和借鉴。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
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这种做法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值得研究总结。
    今天提出“以徳治国”的意义:    “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框架下的以民主、法制为前提的治国方略、措施,人民是“以德治国”的主体,根本目的是为“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一)“德治”与“法治”犹如鸟之双翼,其关系:
1、从两者实质看,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兼容、联系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是规
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强制性的“外律”、“他律”,其主要功能是“惩恶”,对道德建设有引导作用,也是道德建设的保证,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养成有培养和引导作用。“德治”属于思想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内律”、“自律”,其主要功能是“扬善”,它是立法的基础,是保证和调节各行各业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决许多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
2、从具体内容看,法律中有道德,有的法律本身以道德判断为基础;而道德中也有守法、执法的内容。
3、从历史和实际看,我国经过了人治——加强法制——法治——法治、德治的结合
的过程。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正在建设和形成,提倡德治尤为必要。

<课文解读>
 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孔子之意与农民起义口号之意不相同。孔子之意就是朱熹理解之意,因为孔子是极力提倡以“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和《说文解字》解释也不矛盾。因为《说文解字》是字面的基本意义,一个字还有它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平”、“均”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公平”,它也有“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事实上只有“相对公平”,孔子所说的也类似“相对公平”,就是要统治者不要过分搜刮百姓,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

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这里是指治理国家之事。“德”与“刑”,是指治理国家的手段、方法、途径,即“德治”与“法治”。“礼”,是指人与人相处的一种规范,它是“德治”的基础。孔子所言 “礼”的核心是“等级制”,要求人们在自己所定位的等级中安分守纪。“礼”从纵(上下级、长幼辈等)、横(夫妇、兄弟、朋友等)两方面规范、约束人们行为。

二、 克己复礼
<课文理解>
     本章选择孔子关于“礼”的一些论述,具体对“礼”的内涵及如何达到“礼”作了阐述。前面谈过,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在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所以他推崇理想中的“周礼”。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争(主要是国君、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社会秩序。而到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到冲击,所谓“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世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课文解读>

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本节语录,围绕这两方面展开。

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对于宋代“天理人欲”之说,现在不少专家研究认为,宋儒还是肯定人的正常欲望需求的,如朱熹认为“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饮食男女,固出于性(天性)”,因此,人们正当的欲望不是“人欲”,而是“天理”,只有违背仁义礼智信的“穷口腹之欲”,才是需“去”的“人欲”,故他又说:“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同时,朱熹之说不仅仅针对一般百姓,更针对统治者,提出“正君心是大本”,认为大臣的责任是“格(规范)君心之非(不对之处)”。朱熹被宋孝宗罢官,其著作被禁,其学被称“伪学”,朱熹等59人被定为“伪学逆党”,也正说明朱熹理论也是针对统治者的。到了明代,朱元璋等曲解其说,更成为专制统治的理论。

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陈述句中的主谓倒装,主要是突出感情,强调谓语表达的内容。这两个例句,表达出孔子对周礼理想境界的向往及自己为理想努力难以实现的感慨。这种倒装句的使用,说明《论语》作为古代散文起始阶段的语录体带有口语化、生活化的特点。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课文理解>
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者精神。人是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精神的,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力量坚持到底。在讲究实惠、讲究个人利益的人看来,这样的人似乎是“傻子”,但孔子不为人言所动,坚持自己的行为。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古往今来,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都是这样做的。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课文解读>
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报”?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备课语文备课资料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
上一篇:课前三分钟练字,作文得分的另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