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备课容易用错成语总结 备课资料(苏教版高三)» 正文

容易用错成语总结 备课资料(苏教版高三)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备课   阅读:8346

概要:李娟娟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

容易用错成语总结 备课资料(苏教版高三),标签:语文备课资料,http://www.51jxk.com



李娟娟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5.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 
16.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17.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河:涉水过河。 
18.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19.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21.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22.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正:记忆;误:认识) 
24.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5.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26.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27.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28.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 不讲道理。(正:使明白;误:作比喻) 
2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3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3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 
33.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34.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35.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让人搭理,而是不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36.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37.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3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39.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40.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1.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 
42.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43.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作贬义。 
44.不虞之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45.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的,后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现一次。 
46.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辈。 
47.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速:邀请。 
48.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作谦词。 
49.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贬义。 
50.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常可:永久认可的道理和成规。 
51.不齿于人类:不能列入人类。意思是不能算人。齿:排列、并列。 
52.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易混“不约而同”,只做状语不做谓语. 
53.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54.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5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正:对;误:这样) 
57.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58.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正:学问;误:学习)     
59.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门己来的客人。(正:邀请;误:迅速) 
60.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61.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遇上了。(正:约定时日;误:日期) 
62.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误:已经) 
63.不可胜数:数都数不尽, 形容极多。(正:尽;误:胜利) 
64.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65.沧海横流:海水四处泛流。比喻时世动荡,社会动乱不安。沧海:大海。 
66.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67.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正:脸色;误:颜色) 
68.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69.长治久安:国家长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误:治理) 
70.尝鼎一膏:膏:切成块的肉,尝鼎中的一块肉,从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71.朝闻夕死:早晨听到了真理,晚上就死也甘心了。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的渴望。 
72.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也指写作时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73.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了屈辱性的和约。 
74.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正:塞住;误:充满) 
75.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76.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77.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78.从善如登:登:升高。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79.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当,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80.错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参差不齐而别有情趣。(正:情趣;误:景致) 
81.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82.弹(tan)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容易弄错感情色彩。 

[1] [2]  下一页


Tag:语文备课语文备课资料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