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目标】 1 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 了解虚词的种类和特点。 3 认识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4 了解“的”字结构。 【教学重点】 1 准确辨识介词,了解其特点,提高学生此类应试能力。 2 了解“的”字结构。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认识虚词 (一)虚词的“虚” 【知识点讲解】: 1 词语在语法上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并且可以充当词组和句子句法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是不表示实在意义并且一般不做词组和句子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词和虚词 2 虚词的特点 A.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表示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而且这种的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结合时才产生的。 B.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大多数能自由地单独说出来,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 C.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够自由地充当主、谓、宾、定、补等各种句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二)“虚词”不“虚” 学生看例句,辨析句中哪些是虚词,看去掉它们句子会发生哪
《“四两拨千斤”──虚词》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教学目标】
1 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 了解虚词的种类和特点。 3 认识介词和动词的区别。 4 了解“的”字结构。
【教学重点】
1 准确辨识介词,了解其特点,提高学生此类应试能力。 2 了解“的”字结构。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认识虚词
(一)虚词的“虚”
【知识点讲解】:
1 词语在语法上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并且可以充当词组和句子句法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是不表示实在意义并且一般不做词组和句子成分的一类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词和虚词
2 虚词的特点
A.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表示比较实在的词汇意义,虚词一般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而且这种的语法意义还不是虚词本身具有的,而是在与实词结合时才产生的。
B.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大多数能自由地单独说出来,虚词只能与实词结合使用。
C. 虚词不像实词那样能够自由地充当主、谓、宾、定、补等各种句法成分。只有一些虚词,如副词,可以充当状语。
(二)“虚词”不“虚”
学生看例句,辨析句中哪些是虚词,看去掉它们句子会发生哪些变化?
例句:
1 这是我的书包。 2 他正看着我。 3 那个是我的。 4 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5 他从地上捡起那件脏衣服,一声不吭地走了。
通过分析例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虚词在语法意义上的重要作用。
二、了解副词
(一)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 表示程度的:很、最、太、极、挺、稍微、非常、极其、极端、格外。
2 表示范围的:都、共、只、光、仅、总共、统统、一齐、互相。
3 表示时间、频率的:已、曾经、正、将、马上、再、又、一再、常常。
4 表示肯定、否定的:准、必须、的确、诚然、没、没有、非、别、莫、不
5 表示情态、方式的:悄悄爱哦、亲自、特意、不禁、大肆、急忙、欣然、猛然、公然。
6 表示语气的:倒、偏、是、竟然、简直、幸而、也许、果然。
(二)副词的语法特征:
1 )副词都能做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
2 )程度副词“很、极”在一定条件下可做补语。 如:好得很 好极了
3 )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如:就、只、光、单、几乎、大概、已经、才、仅、不过、将近、恰好
如:○1只这家书店在营业。 ○2光书就有十几箱。 ○3将近 30 户村民住在山下。
4 )副词大多不能单说,只有少部分可以在具体语境中单说。
如: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 上、何必、刚刚、的确等。
5 )有些副词兼有关联作用。 如:打得赢就打;越说越快;又说又笑
6) “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
三、 认识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修饰谓词性词语,表示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介词的语义分类: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 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 ○1〔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2〔从早上〕坐 < 到晚上 > (表时间) ○3〔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4〔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5〔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6〔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重点区分:介词和动词】
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 “在、叫、给、跟、管、朝、比、用、按、经过 ”等。这些词似乎是一个词同时具有介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但是严格地说,“叫、管”这样的词,应该说是两个不同的词“分局二任”的情况,这种词只是“同音词”。而像“在、给、朝、比、”这样的词,作动词和介词用的时候意义相差并不大,至少看得出两者之间的引申关系,这才是同一个词“一身二任”的情况,这种词叫作“兼类词”。
区别下列句子中的介词和动词 ①叫弟弟打破了。叫了他一声。 ②在哪儿工作呢?不在图书馆。 ③给他打个电话。给了我一本。 ④跟谁说过话呢?跟着这个人。 ⑤管白薯叫红苕。你别管我了。 ⑥朝我挥了挥手。他面朝大海。 ⑦比爸爸还高呢。比不过鲁迅。 ⑧为新中国奋斗。都是为了你。 ⑨就按他说的做。按一下按钮。
【答案】:左边的为介词,右边的为动词。
让学生说说对介词的语法功能的认识。
四 、了解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
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动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呢、啊
其他助词:所、给、连、们
结构助词
1. 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 de ”,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 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动态助词:附着在动词、形容词后表事件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着、了、过”等。例如: ○1门开着,灯亮着。 ○2上星期只晴了两天。○3他提起过大海,可是没说过这种情况。
比况助词: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喻。
如:苹果似的脸蛋儿。 比况助词经常和“像”配合使用。 如:小鱼像箭一样似的游来游去。
【了解“的”的用法】
1、进行课本中的“课堂活动”。 2、学生根据课本小结“的”的用法。 3、完成课本中的小练习。
如何区分语气词“的”同助词“的” :
1)添加法:看“的”后面能不能加相应名词,能加的是助词,不能加的是语气词。
如:岸上站着的是看划龙船的(人)。(助词)
那样说是可以的。(语气词)
2 )删除法:看删去“的”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是否改变,如果改变了就是助词,没有改变的就是语气词。
如: 请相信,这本书是我的。(助词) 请相信,我不会骗你的。(语气词)
五 、了解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分类(按表示语气分):
表陈述语气:的、了、吧、啊、着、啦
表疑问语气:吗(么)、呢、吧、啊
表祈使语气:吧、了、啊
表感叹语气:啊
六、 常见虚词错误类型
1 重复赘余
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互相拥挤。
解析:副词“互相”是“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的关系”的意思 ,而“拥挤”是“挤在一起”的意思,含互相意,在表意上重复,应去掉。
[1] [2]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