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正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933

概要:导语,就是 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开始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 。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味,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 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5、新闻的要素:简单称为5“W”、1“h” 5“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 (原因) 1“h” :how (如何) 6、新闻的种类:消息、通讯、特写(广义上还包括报告文学)①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作出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的一种文体。使用频率高、数量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问题,故人们常常把消息称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导语,就是 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开始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 。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味,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 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5、新闻的要素:简单称为5“W”、1“h”
     5“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 (原因)
     1“h” :how (如何)  
    6、新闻的种类:消息、通讯、特写(广义上还包括报告文学)
①消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作出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的一种文体。使用频率高、数量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问题,故人们常常把消息称为“新闻”。可以说,狭义上的新闻即指消息。
②通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
③特写: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强调视觉印象,以描绘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进程中的某个片段、细节或画面,绘声绘色,给人以特写镜头般的感觉。有时也是新闻的写作手法的一种表现。
 二、相关资料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Krakow)西南60公里的波兰小城奥斯维辛(波兰文:Oświęcim),今日已成为博物馆和纪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纳粹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Rudolf Hoess)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布热金卡:(官方翻译为比克瑙,奥斯维辛二号):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96万犹太人,75,000名波兰人和19,000名吉普赛人在此遇害。此外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医学、化学实验室。   
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 1900年11月25日—1947年4月16日),党卫军一级突击队大队长(军衔:中校),1922年加入纳粹党,1934年加入党卫军,1940年5月4日至1943年11月任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纽伦堡审判后被定为乙级战犯,1947年4月16日被绞死在在奥斯维辛一号营地的焚化厂前。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   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年,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格,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2006年5月10日晚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4岁。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 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作者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舒韬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读对联学对联写对联(配合多媒体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必修五)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相关文章
  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3. 短新闻两篇学案:别了,“不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
  4.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5.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6.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
  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8.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
  10.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1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
  1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说课)
  1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