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实录《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 正文

《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教学实录   阅读:8883

概要:师:好,同学们针对课文的句子、段落内容、文章的主题、写法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评:来自学生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价值的。)生一: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件事情?师:你的意思是为什么不写一件事情或者不写三件事情?(对)生:写多了就罗嗦了。师:那就写一件事情好了,简洁明了。(生沉默)生:我觉得作者是按照天下和地上各自选了一件事情来写的。师:你是说文章从事情发生的位置来写的。那如果写第三件事情的话就该写哪里了?生齐:水中师:呵呵,对,来个海陆空面面俱到,可惜作者没这么写。生:我觉得两件事情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你看作者说自己张目对日,于是后面先写空中的事物;作者又说自己明察秋毫,说明他观察很仔细,于是后面又写了草丛中的事物。师:前面两个同学的回答你们认为哪个同学的最有价值,最有说服力?(后面一个)师:好,后面一位是从文章的前后结构来分析的,前后对应啊。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智慧的思考。(鼓掌)师:还有没有更有创意的思考?(生沉默)(师指着板书提示:你看两件事情的具体位置)生:应该是从屋内写到院子。师:对,由内到外,继续鼓励他们的有智慧的思考吧。(鼓掌)那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

《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标签:教学实录范文,http://www.51jxk.com
师:好,同学们针对课文的句子、段落内容、文章的主题、写法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评:来自学生的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价值的。)
生一: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件事情?
师:你的意思是为什么不写一件事情或者不写三件事情?(对)
生:写多了就罗嗦了。
师:那就写一件事情好了,简洁明了。(生沉默)
生:我觉得作者是按照天下和地上各自选了一件事情来写的。
师:你是说文章从事情发生的位置来写的。那如果写第三件事情的话就该写哪里了?
生齐:水中
师:呵呵,对,来个海陆空面面俱到,可惜作者没这么写。
生:我觉得两件事情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你看作者说自己张目对日,于是后面先写空中的事物;作者又说自己明察秋毫,说明他观察很仔细,于是后面又写了草丛中的事物。
师:前面两个同学的回答你们认为哪个同学的最有价值,最有说服力?(后面一个)
师:好,后面一位是从文章的前后结构来分析的,前后对应啊。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智慧的思考。(鼓掌)
师:还有没有更有创意的思考?(生沉默)
(师指着板书提示:你看两件事情的具体位置)
生:应该是从屋内写到院子。
师:对,由内到外,继续鼓励他们的有智慧的思考吧。(鼓掌)那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啊?
生:应该是为后面做铺垫。
师:我们一句一句分析怎么铺垫的?“余忆童稚时”?
生:交待了文章的主人公,说明本文是作者的回忆。
生:“张目对日”和“明察秋毫”是在为后面的两件事情作铺垫。
生:“见藐小之物比细察纹理”说明作者有个仔细观察的习惯。
师:最后一句应该抓住这个词“故”,什么作用?
生:应该是先给文章的内容作一个总结。
师:文章开头句子的作用最好这样说:总领全文(板书)好,继续质疑。
生:文章为什么不在最后一段作一个总结,文章好像没有写完?
师:你读到最后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结束了,有什么感觉?
生:好想读下去,到底他把癞蛤蟆赶到另外的院子里又干什么。
师:呵呵,作者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悬念啊,这样好不好?
生:不写完可以让我们产生想象,回味无穷啊。
师:说得很好,那到底写完没有?
生:写完了,前后一一对应,结构严密啊。
师:呵呵,总结的段落可以不写啊,写多了还有可能重复,这样可以一箭双雕。(生笑)
(评:这一组关于选材的问题问得精彩,角度多样,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宽、拓深。)
生:作者为什么把蚊子想象成白鹤来玩,怎么不想象成乌鸦?他们都是黑色的。(生笑)
师:我觉得可以想象成乌鸦,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事情的特点来回答。
生:可能在作者心中,玩白鹤比玩乌鸦更有趣。
生:我觉得白鹤比乌鸦更像蚊子,这样想象更自然一些。
师:你的意思是说想象的时候应该抓住两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吗?(生点头),我们想象一下白鹤和蚊子有哪些相似?
生:白鹤和蚊子的嘴巴都非常尖,腿都很长。(生笑)
师:同意,想像的时候应该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和心中的喜好来写,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这种写法叫做:联想(板书)
生:作者为什么总是喜欢把小动物想像写成大动物?(生准备回答)
师:我强调一下,这个问题问的时候应该把“想像”换成“联想”。作者的想法应该与自身经历有关系。
生:因为作者在家里玩,很想和大自然中的其他动物玩,于是就联想成了外面的“鹤”与“野兽”。
师:说实话,老师也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他们的一问一答太有价值了,帮助我们弄清了作者的很多想法。我们应该怎么感激他们?(鼓掌)
(评:文本为抓手,比较异同,是高级的思维训练,欣赏。在心理交流上也很有特色。)
(掌声后,我发现没有同学质疑了)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你愿意和小沈复一起玩吗?
生:愿意,因为他喜欢观察。
生:愿意,因为他喜欢思考,想象十分丰富。
师:刚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喜欢观察喜欢思考的同学啊,同学们可要多和他们一起玩哦。(生笑),小沈复身上还有没有同学们没有找出的性格啊?
生:他很有爱心。因为他最后把癞蛤蟆赶走了。要是我就把癞蛤蟆打死,干扰了我观察的雅兴。(生笑)
师:啊?哪些同学支持把癞蛤蟆打死?(少数男同学高高举手)看来我们班上有同学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哦。(生笑)
(评:教师对“打死癞蛤蟆”的评价有问题,其实教师不必去表态,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激发他们思考,比如“是不是因为癞蛤蟆丑陋败坏自己观察雅兴就可以剥夺他们的生命?是不是因为毒蛇有毒,应该把它们全部消灭?是不是因为老虎吃人,就把老虎全部枪决?是不是因为犯人犯罪,我们就可以施以严刑?”把问题宕开去。)
师:不管怎样,刚才的同学提出了一个更有创意的回答,说出了我们没有思考到的地方,我们应该――(老师还没说完,教室已经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生: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么有趣的故事写成文言文?
一生站了起来:作者是清朝的人,写的当然是文言文。
师:难懂吗?(生齐:不难)你看老师没有讲字词的含义,你们都明白了文章的内容。
三、教学小结:
师:今天上课,同学们的积极超出了我的想象,告诉你们,本老师根本没有备课哦,(生:啊?)呵呵,看来童年的确很有趣,带动了同学们这么积极的思考。你们的童年即将过去,童年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说关键词
生:有趣。(生笑)
师:除了有趣呢?
生:难忘
师:有趣自然难忘,有没有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意见?
一生:不幸。
(其他同学都好奇地看着她,这个同学在日记里面说起了小时候由于外公外婆重男轻女,爸爸和妈妈闹了矛盾离了婚。我害怕她的回答影响了同学们的情绪,没有让她起来讲原因,更何况她爸妈离婚很多同学都知道。)
师:老师很欣赏你刚才的回答,因为你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其实啊,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自然童年的印象也是不一样的。不管怎样,正是因为童年的很多故事,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让我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走向了成熟。
(评:这块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是人文的。)
师:老师为你们今天的表现感到高兴,因为你们的思考,才让老师今天汗流浃背。孩子们看着穿着T恤的我,狂笑不已。下课,我提高了嗓门!
(评:教师心里高兴,也给学生更多感染,这种感染将化为学习语文的动力,令今后工作事半功倍!)

三、教学反思:
两个课时的教学,不光深化了学生对于童趣的关注,还训练了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这对于以后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的质疑精神实在令老师叹服,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出的质疑也恰恰是教学的重点,这对老师的课前预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的问题来自学生本身,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当然,学生的质疑需要老师的由浅入深的引导,这样的课堂才是集中和谐的,

上一页  [1] [2] 


Tag: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教学实录
上一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体验及延伸阅读》的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