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正文

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816

概要:作者:瑞安十中 尹瑞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媒体纷纷触电,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它必将引发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到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在现代教育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拟就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多媒体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 现代媒体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它进入课堂后,使教育、教学超越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的容量,创造出知识、学问来源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运用多媒体动画功能,体味人物内心活动。 现代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认为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关于黛玉初到贾府饭后漱口的描写,文中仅寥寥几字,学生很难留意到背后的意蕴。在教学时我从录像上剪下这个片断,屏蔽掉背景音乐和声音,以默片的形

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作者:瑞安十中 尹瑞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媒体纷纷触电,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推广使用,它必将引发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到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在现代教育中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拟就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多媒体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
    现代媒体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它进入课堂后,使教育、教学超越传统视野,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的密度的容量,创造出知识、学问来源多元化的文化教育环境,为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运用多媒体动画功能,体味人物内心活动。
    现代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认为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一段关于黛玉初到贾府饭后漱口的描写,文中仅寥寥几字,学生很难留意到背后的意蕴。在教学时我从录像上剪下这个片断,屏蔽掉背景音乐和声音,以默片的形式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黛玉彼时微妙的动作表情,并试着以第一人称为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活动配一段旁白。学生兴趣盎然,争相发言,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是能够体会到林黛玉这个人物的心理的。教《祝福》时,我在屏幕上同步投出四个画面,概括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让学生任选一幅谈自己的看法。高度集中的信息量,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而相对宽松的问题设计给了他们较大的主动权和自由度,学生热情高涨,发言踊跃,其中不乏精辟之语,既加深了对人物悲剧性的理解,又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口质。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多年来人们一直对多媒体声像教学颇有微词,认为其“图解式”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认为两者并不矛盾,相反它们完全可以融合,而且融合的很好,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学设计。我的看法是“形象的画面+深度问题设计”,生动形象的画面是学生展开深度思考的依托,深度思考依托于画面又超越画面,是对具体画面的抽象概括和二度创造,后者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运用多媒体声音功能,把握人物性格。
    多媒体计算机在播放录音方面,与普通录音机相比,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它具有非线性播放功能。即:它能根据需要,选择性播放某一片断,也能把若干个片断连起来播放。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和宝玉问过黛玉一个同样的问题“黛玉读书没。”而黛玉回答两人的话却截然不同,颇令人回味。
    由于文中这两处回答是分散的,其间相隔大段文字,学生很难注意到其中微妙差别。实际教学时,我把黛玉的两次回答剪辑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似完整的声音片断,直观呈现在学生“耳”前,这样两者的对比就显得鲜明充分,学生对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声音不同于文字,它是一种“流”,具有不可逆性,稍不留神就可能漏过关键信息,在这点上它能起到凝聚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有效利用声音的这一特性必能事半功倍,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把陆谦等人密谋害林冲时的一段对话描写制作成录音,让学生注意分辩人物身份,并试着概括对话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注意力高度集中,对话中富有个性的语言和语气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较之一段简单的文字,效果别之天壤。
    此外恰当的运用声音还能营造特定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师设定的特定的情境。教《荷塘月色》前,播放一曲淡雅的《莫斯科效外的晚上》,教《祝福》时配一段风雪呼啸的背景音乐均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提高了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文本的功能,灵活醒目地传达关键信息。
多媒体计算机与普通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相比,有其独特的功能。如:它能根据需要按不同顺序展示文字信息,字体多样,色彩丰富,效果奇特,还具有切换功能和删除功能等。教学时,我们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出信息,并按照不同顺序投影在大屏幕上。对一个被打乱了语序的复杂语段进行排序是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杂乱无序的信息使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出错。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则可以有效地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因为计算机中所有文字的都可以自由拖动,随意摆放,学生完全可以对各种可能的排序方式进行“穷举”,以找到一种最佳方式。这种方式用之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尤其有意思。讲解一篇范文,难免涉及到字斟句酌,以及语句的删改组织问题,通常,我们的做法不外两种,要么在黑板上抄上一段文字,要么学生人手一份,这两种做法的缺陷显而易见,即涉及大段文字的修改或重新组织时,教师无从下手,总不能在黑板上搞“拼图”游戏吧?我曾经这样设想:教师先从一个最简单的词语开始,例如“下雨”,而后由学生将其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比如“天空下起了小雨”,或“细雨飘飘扬扬地飞着”,然后发动所有学生对这些句子或补充或润色或者炼字,最终打造出一个意思完整、语言优美的篇章段落。显然,依靠传统的教具(黑板+粉笔)上这种课是不现实的,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信息量太大,让教师在高强度高频率的反复擦写中上这种课是不现实的。这个时候,计算机以其高效灵活信息处理方式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任何形式的擦写修改,只在片刻之间,更令人欣慰的是教师再不必面对令人讨厌的漫天飞扬的粉笔灰了,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即可轻松高效地完成这种作文训练课。
此外,恰当地利用计算机的文字修饰功能,常能达到一些特殊效果。记得有位教师教学《窦娥冤》时,一开始就在屏幕上用粗体、大字号醒目地打出一个红色的“冤”字,先声夺人,既鲜明地点出文章的主题,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谓一举两得。
诚然,多媒体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方方面面的不足,许多方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但可以肯定,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它必将在将来的语文教学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世纪,因特网(Internet)的崛起正悄悄地改变我们的文化类型,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使传统的读写文化向丰富的视听文化接轨。如何在浩淼的网海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如何使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也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契机。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苍白的思想、空洞的内容、贫乏的词汇等现象感到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思想层次偏低成为作文教学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我曾经想过布置一道作文(知识性作文),然后发动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在充分占有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再动笔。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是杀鸡用牛刀,哗众取宠。我不这样认为:首先,网络建立的初衷之一就是方便人们学习和研究交流,学生上网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国外早已成为平常。其次,网吧遍地开花,网络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昔日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上网是潮流所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兴趣,有哪个学生不喜欢网络呢?作为信息时代的标志性产物和高科技的代名词,网络早已被今天的学生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网民中学生比例超过3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扩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网络呢?
上网两年多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备课时一旦缺乏哪方面的资料,第一个念头便是上网查询。可能有人认为从书本上照样可以查到这些知识,我的看法是书本毕竟不等于字典,教师手头不一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即使有,也不一定查得到;查到了也可能费时费力;家里不是图书馆。网络上大大小小的搜索引擎提供关键字查询服务,使信息的查询变得异常简单,教《指南录后序》时,我花了不到五分钟时间,搜集了文天祥生平的大部分资料,我做的仅仅是在搜索框中输入“文天祥”三个字。
不少老师对网络有着一种本能的抗拒,撇开技术上的因素不谈,网络到底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师提供哪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是广大教师包括我在内时常思索的一个问题,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信息来源多元化,丰富化。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关于随笔的一二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