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水镜先生责怪我个人资料空无一言,因此我就把能写的都写上了。而边缘老师我俩共同探讨过人生和生命的话题,遗憾地是,我深深地感到由于我个人经历有限,对生活的体会肤浅,试着说却没能说清楚,在个人描述里我写下了这样的言语: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 德(W.S.L SNDOR)有几行诗我很喜欢: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该走了。 :) —————————————————————— 红尘一笑与你共徘徊…… 由 边缘心情 于 02-24-2002 22:30 发表: 本来昨日之帖我已暗示最近我将淡出网络,今日刚备完课,见你洋洋洒洒又是数言,且有将离别之意,便也留言几句。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无意在从你的帖子中找出异己之见一一回复。强调几点如下:1、 “边缘 感受到轻轻呼吸凌驾于现实物质之上过于强调了体验意识,忽视了体验源于物质世界”,这一感觉来自你全文的文字风格、针对学生心中困惑的表意方式,而非某一处。2、生命之重与之轻决非仅表意角度差别,搞清二者的区别,才能找到特定学生的特定状况下的特定的表现,也才能实现对学生到位的教导。“教无定法”并不能脱离特定个体的特定状况
生命的比重,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水镜先生责怪我个人资料空无一言,因此我就把能写的都写上了。而边缘老师我俩共同探讨过人生和生命的话题,遗憾地是,我深深地感到由于我个人经历有限,对生活的体会肤浅,试着说却没能说清楚,在个人描述里我写下了这样的言语: 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 德(W.S.L SNDOR)有几行诗我很喜欢: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该走了。
:)
——————————————————————
红尘一笑与你共徘徊……
--------------------------------------------------------------------------------
由 边缘心情 于 02-24-2002 22:30 发表:
本来昨日之帖我已暗示最近我将淡出网络,今日刚备完课,见你洋洋洒洒又是数言,且有将离别之意,便也留言几句。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无意在从你的帖子中找出异己之见一一回复。强调几点如下:1、
“边缘 感受到轻轻呼吸凌驾于现实物质之上过于强调了体验意识,忽视了体验源于物质世界”,这一感觉来自你全文的文字风格、针对学生心中困惑的表意方式,而非某一处。2、生命之重与之轻决非仅表意角度差别,搞清二者的区别,才能找到特定学生的特定状况下的特定的表现,也才能实现对学生到位的教导。“教无定法”并不能脱离特定个体的特定状况。3、关于感觉和感受的区别,我手头并无心理学书籍,无法从科学定义上进行推敲。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我想轻轻呼吸老师应该懂得 。
虽然真理不辩不明,但边缘纵观古往今来的辩论,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便有不同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孰是孰非,大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或应时代要求,由主流人物倡导或排斥而已。所以,边缘不太喜欢辩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想这也是我愿意容纳不同特点学生的原因。
关于生命与生活 的话题,我上帖中就想提及,你我生命的年轮才转过多少,如何可以以“曾经沧海难为水”之状来妄谈生命,边缘一路走来也是简简单单,始终生活于象牙塔中而已,言及生命之真谛,也是纸上谈兵而已。
今年一年,边缘将在双休日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所以网上畅游也只能偶尔为之了。可能上半年会到四川峨眉山旅游,希望有缘相逢。
最后祝愿轻轻呼吸学业有成,再相逢的时候,你的呼吸可以重一点——至少让我有所感觉,而不是像现在——“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让边缘感觉“春梦了无痕”。
:)
__________________
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八月开花了,我伤感它们的命运,却赞叹它们的勇敢。
--------------------------------------------------------------------------------
由 轻轻呼吸 于 02-25-2002 11:59 发表:
“让边缘感觉‘春梦了无痕’”。 ————边缘, 怎么这个回帖这样的感伤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嘛。
我也是人,哪里就飞鸿踏雪了无痕呢?我在四川宜宾学院中文系做教师。现在已经决定明天动身了,告别只是暂时的呀。
你提到“存在就是合理”,我不由得想起一个学生问我的话:老师,既然哲人说存在就是合理 ,那么需要就是一切啦。我答:绝对不是。
我在课堂上曾对学生做这样的说明——按通常的说法:这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反动”言论,是“鸡肋”。他说,什么东西,只要已经存在了,就有它存在的理由,就因而是合理的,亦即是正确的。这就演化为一个价值评判准则: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它使“多元化”成为了可能,并演化成为现在风行的“生物多样性”、“生存权”、“保护”等话语。但这也为犯罪的合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实际上有人是只知其一并不知其二,在黑格尔的《小逻辑》(商务1980年7月版)有关“真实性”的探讨(P124)中,黑格尔为上述“可能”的误读已作出了说明:“如果只是[在时间上]存在便叫做客观实在,那么,一个犯罪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客观实在。但是犯罪的行为本质上是没有真实存在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黑格尔又指出(P44):“就定在一般说来,一部分是现象,仅有一部分是现实。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
因此,在我理解,这句话似乎应是“现实就是合理”,或“实在就是合理”。它要我们尊重别的一切,承认它们的客观存在这一事实。并非是个道德或是非评判准则。但是,也让我们勇于直面现实:一切既已如此,就有它如此的原因,就只能面对它,而容不得后悔。在智者心中没有“后悔”,并不一定是因为他的“坚强”(有忍耐力),而只是因为他能够接受一切不期而至的“一切”。
————————————————————
红尘一笑与你共徘徊……
上一页 [1] [2] [3] [4] [5]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