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正文

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78

概要:前一溜蓬松的刘海。 (24)①她一手提着竹篮,|||②内中一个饭碗,空的;|| ③手拄着一 并列 并列 支比她更长的竹竿,|||④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似乎是一个乞丐了。 并列 并列 (25)①想有乔木,|||②想看好花,|||③一定要有好土: ||④没有好 并列 假设 并列 土, |||⑤便没有好花,│⑥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假设 解说(26)①商店里有两种电视机:│②一种是"福日,||③一种

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前一溜蓬松的刘海。      
    (24)①她一手提着竹篮,|||②内中一个饭碗,空的;|| ③手拄着一
                        并列                    并列                                                  
支比她更长的竹竿,|||④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似乎是一个乞丐了。   
              并列            并列                                                                                     
    (25)①想有乔木,|||②想看好花,|||③一定要有好土: ||④没有好 
            并列            假设              并列            
土, |||⑤便没有好花,│⑥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假设            解说
(26)①商店里有两种电视机:│②一种是"福日,||③一种
                            解说                      并列
是"飞跃"。
   (27)①一种是现代书本上的知识,||②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                                                                           
                                并列
识,│③二者都有片面性。
解说 
例(23)的第一个分句说"这媳妇长得很好看",下面几个名词谓语分句是具体说如何好看,因此第一个分句是中心句,第一层次应划在中心句后。例(24)则与之相反,前面几分句是具体说祥林嫂如何贫穷,最后一句总括,是全句的结论,因此第一层次应划在结论句之前。例(25)的结论句是⑥,①②③④⑤都是陈述"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的原因,因此第一层应在⑤⑥之间。例句(26)是①分句总说,②③分句是分说,第一重应在①②之间。(27)是
①②分说,③是总说,第一重在②③之间。
(十一)类比法
 多重复句尽管较复杂,但只要理清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就能比较容易分清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而采用类比法能帮助初学者清理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所谓类比法,就是用数学上的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多重复句的逻辑层次关系的相似之处,分析出多重复句层次关系的方法。
A. 1十2。例如:
(28)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工作能力强。
                       递进
B. 1十2十3。例如:
(29)他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思想品德也好。
                   并列          并列
C.(1+2)x3。例如:
(30)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工作能力强,│所以大家一致推选他
                        递进               因果
当班长。
复句①就像算式①一样,由两个分句组成,只有一种逻辑关系,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复句②就像算式②一样,由三个分句组成,但只有一种逻辑关系,结构上也只有一个层次,复句③就像算式③一样,由三个分句组成,所不同的是它有两种逻辑关系,而这种逻辑关系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果关系是全句的总的逻辑关系,递进关系是"因”这部分的逻辑关系,所以这个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
算式②③虽然都是算式①的扩展,但两种扩展不同,算式②是把算式①中的两个数作为两个单位和另一个数加,形成一个递加算式,算式③是把算式①中两个数作为一个单位和另一个单位组合形成一个乘法算式。其被乘数又是一个加法算式,因而形成两个层次。
从B、C的情况可以看出,复句扩展时,如果仅仅是分句数量的增多,层次没有增加,那是一般复句;如果不仅分句增加,而且层次也复杂了,则变成了多重复句。
从以上算式A、B、C可以看出多重复句是一般复句的扩展,以及多重复句的特点。下面的两个算式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多重复句的层次。
D.(1十2)x(3十4)。例如:
(31)①镇上的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不同了,③也还有人和她讲话,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32)①如果没有氧,②光有氢,③或者没有氢,④光有氧,⑤都不能搞成水。
根据这两个多重复句内部的逻辑关系,给它们加上了括号,使之变成这样形式:
(1)(镇上的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2)[(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光有氧,)]都不能搞成水。
这样复句的层次就显而易见了,因为只有知道了多重复句结构上是怎样一层套一层的,才能正确无误地给它分层次,而要知道多重复句结构上是怎样一层套一层,先必须弄清楚多重复句内部各部分逻辑关系,要弄清多重复句内部的逻辑关系,又必须先弄清楚这个多重复句内部有哪几种逻辑关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以上两条复句应这样划分: 
(33)①镇上的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不同,│③也                                                                        
                               转折                   并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是“责无旁贷”, 还是“难辞其咎”
《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相关文章
  1. 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2. 三找多重复句的层次
  3. 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
  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多重复句分析与检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