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让生命因文学更精彩——临淄区实验中学少年文学院工作汇报» 正文

让生命因文学更精彩——临淄区实验中学少年文学院工作汇报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36

概要: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于宪平临淄区实验中学建校于1994年,是一所年轻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因地处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中固有的“改革”、“革新”的遗风犹存。学校确立了“科学、民主、个性、创新”的校风和“倡导全面发展,鼓励单项冒尖”的校训,寄语全校师生“学会选择和创造未来”,并把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选择和学会创造”作为学校改革的总课题。1999年5月成立的少年文学院现有初中四个级部学员300余名。四年以来,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开展各项文学活动,让学员们在主动参与、创新、发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促进文学院的全面发展。2000年8月,在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第九届年会上,少年文学院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校刊《放飞》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示范社报刊”,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家“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实验基地”。下面把我们在文学社团活动中的几点做法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建立规范完整的文学院组织机构。在招收学员方面,我们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择能够参与并且有能力参与文学院活动的学员,每

让生命因文学更精彩——临淄区实验中学少年文学院工作汇报,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2554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于宪平



临淄区实验中学建校于1994年,是一所年轻的四年制初级中学。因地处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中固有的“改革”、“革新”的遗风犹存。学校确立了“科学、民主、个性、创新”的校风和“倡导全面发展,鼓励单项冒尖”的校训,寄语全校师生“学会选择和创造未来”,并把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选择和学会创造”作为学校改革的总课题。1999年5月成立的少年文学院现有初中四个级部学员300余名。四年以来,我们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开展各项文学活动,让学员们在主动参与、创新、发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促进文学院的全面发展。2000年8月,在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第九届年会上,少年文学院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校刊《放飞》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示范社报刊”,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家“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实验基地”。下面把我们在文学社团活动中的几点做法向各位汇报如下: 

一、建立规范完整的文学院组织机构。

在招收学员方面,我们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择能够参与并且有能力参与文学院活动的学员,每个级部在50人左右。在此基础上通过竞选答辩推选文学院组织机构。文学院常规工作由院长和副院长负责,文学院下设《放飞》编辑部、记者站,《放飞》编辑部由主编、责任编辑负责,记者站由站长、副站长负责。所有职务均由学生竞争担任,并由他们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及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属于他们自己的时间还给他们。我们发现:允许学生自己制定活动的规章制度,使得他们能直接面对自己的责任,并给他们真正参与活动的机会,就能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过程之中。而且,学员们倾向于遵守和尊重他们自己的规约。这样,有助于创造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和尊重共同利益的氛围。

集中活动时间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每天的活动课及周六下午为集中活动,由辅导老师负责,通过文学讲座、文学欣赏、文学笔会、演讲辩论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其余时间各级部也可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秩序下独立开展活动。

二、狠抓积累,提高兴趣。

文学社团的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创作、乐于创作。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最缺乏的是文学素材的积累,因而兴趣不够。为此,我们从阅读、写作两个方面做了努力:

1.倡导读书运动,让学生学会读书、乐于读书。要提高文学修养,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就必须大量阅读经典著作。为此,我们编制了文学院推荐书目,让学生在阅读课或者课外时间阅读。阅读课上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经常性的开展读书交流,指导教师参与交流。同时,指导教师一直坚持为学员开设文学名著讲座,先后开设了《子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呐喊》、《家》、《围城》、《朝花夕拾》、《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哈姆莱特》、《堂吉诃德》、《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等17部文学作品的文学讲座。让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学会深入的理解与分析,学会去挖掘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更重要的事让学生学会文学欣赏的方法,让大家在不断的阅读之中,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2.写生活札记,训练学生生活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真实的写作是一种大量、持续的写作实践活动。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讲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技能。“定量”是指教师只规定每周的写作数量要求,一般以2-4篇为宜,放手让学生写自己认为值得一写的东西,不限内容和文体。写自己的兴趣爱好,写自已的困惑苦恼,写读书心得,写散文小说等等。“定向”是指为引导学生写好生活札记,教师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拟定一些专题,为学生提供写生活札记的范围。为调动学生写生活札记的积极性,我们让学生为自己的札记本取名,如“学步集”、“浅草集”、“雏鹰集”等;一本写完后,可让学生为自己的札记本写序言。

三、创造条件,邀请专家、学者、作家为文学院举办讲座。

我们曾先后邀请到了山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有令峻先生,《现代教育导报》总编李思德先生、著名作家桂建军先生以及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部分文学、心理学教授、齐文化研究专家及部分本土作家等为学员们介绍他们各自的经历与创作体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大家从人格及文学素养方面得到了很深的教育。同学们自觉不自觉的以他们为榜样,坚持创作与积累,有很多的同学坚持创作着自己的文学作品集。名人效应,提高了同学们文学创作的热情与冲动。

四、倡导“绿色作文”,让学生在写作中创新。

对于低年级文学院学员来讲,文学辅导是文学活动的中心工作,因为他们需要在辅导中学到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绿色作文”的教育理念,具体要求是:

首先是真诚,真诚的反映生活,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正如作家王蒙所说,作文的真实其实是个牵涉到一代人文风、学风和做人的大问题。先是真诚地面对自己,这是很难的,然后将真诚的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等)用真诚的文字表达出来。

其次,文章要有创造,要有自己的个性。文章的本质在于创造,其实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我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要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特别是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好的文章要富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因为他是自己的创造。

第三,文章要有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要求学生一要有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像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二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这种记忆表象是想像的原料,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如果感情激发力强,记忆表象又丰富多样,学生的想像力必然强,创新能力也随之增强。

第四,文章表达要自然。自然也是一种创造,要求学生摈弃刻意的矫饰与编造,要用心灵去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了然于字里行间,情动于衷而形于文,在每一次的作文中经历思考、反省甚至痛苦的解剖,在作文中历练文笔,升华灵魂。在成长中作文,在作文中成长。

五、以学生为主体编辑出版校刊《放飞》。

校刊的编辑出版,我们酝酿了很长的时间,当时并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更怕坚持不下来。1999年5月,少年文学院成立之时,《放飞》主办权终于敲定,由少年文学院全权负责,以文学院学员为主体,辅导教师只能起指导作用。我们成立了《放飞》编辑部,设主编一名,责任编辑八名,完全由学生自己负责。他们负责各自栏目的选稿、版式设计、校稿,自己的栏目自己负责。现在,《放飞》已经出版了十五期,共发表学生作品1000余篇,为学生劳动成果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校刊的编辑,大大调动了全校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写作的热情,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编辑中来,勤于创作、乐于创作。正由于全校同学的积极参与,《放飞》以其立意与文稿的高质量在省内外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赞誉。

六、设立专项基金,启动“放飞文丛”工程。

随着少年文学院工作的深入发展,一部分优秀学生已经脱颖而出,就需要给他们创设机会以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从2000年6月起,我们专门拿出10000元专项基金,正式启动少年文学院“放飞文丛”工程,也就是为优秀的学生正式出版文学作品集。2000年5月,作为“放飞文丛”第一部作品的《放飞三人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00年6月,郑燕同学的长篇小说《花季属于我们》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花季属于我们》被评为淄博市政府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2002年4月由朱腾飞、边郭晓晴同学主编的校园美文选《我手写我心》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6月,钟倩同学的个人随笔集《忘归的夏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5月,学校优秀作品选《收藏阳光》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名校文学作品选”丛书之一由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外,学生作品选《生命的色彩》、《期待花开》也正在出版过程之中。“放飞文丛”的出版,必将推动少年文学院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

1.组织开展文学采风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1999、2000、2002年的暑假组织三届“临淄—蒙阴”手拉手暨社会实践考察活动,让文学院志愿者到沂蒙山区体验生活,同学们吃住在小伙伴家中,与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体验到了很深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也进行了广泛的采访考察,采访到了大量有效的数据,写出了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2001年暑假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生态环境夏令营”,同学们到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等地参观考察访问,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积累。同时,利用身处齐国故都之便,带领学生参观齐文化景点:车马馆、殉马坑、博物馆以及四王冢、管仲墓、齐国故城等等。并通过邀请齐文化专家讲学,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齐文化,也创作出了不错的齐文化系列文章。同学们创作出的电视散文《悠悠临淄情》曾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放。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教育:因学生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