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新型语文教育探索» 正文

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新型语文教育探索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413

概要:温中实验初中 项丽 摘要: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构筑一套具有人本特色的时代教学模式。传统语文教育忽视人的教育;新型语文教育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人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目的,具体操作要突出三个方面工作:1、创设平等氛围,少一些约束,多一些自由。2、注重个性差异,少一些局限,多一些空间。3、突破模式,更新教法,少一些迷信,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 关键词:以人为本 个性 创新一.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经久不息的教育活动。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由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①目前,语文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教育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原因固然是诸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严重忽视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我国的语文教育实行的是传统的“驯授”型,这种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教本”为本的物本教育,它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便是:重单向灌输,轻多向交流;

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新型语文教育探索,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温中实验初中    项丽

   摘要: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构筑一套具有人本特色的时代教学模式。传统语文教育忽视人的教育;新型语文教育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是人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目的,具体操作要突出三个方面工作:1、创设平等氛围,少一些约束,多一些自由。2、注重个性差异,少一些局限,多一些空间。3、突破模式,更新教法,少一些迷信,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
   关键词:以人为本    个性     创新

一.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经久不息的教育活动。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由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①目前,语文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教育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原因固然是诸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严重忽视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我国的语文教育实行的是传统的“驯授”型,这种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以“教本”为本的物本教育,它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便是:重单向灌输,轻多向交流;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定性结论,轻主体发挥;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重最后结果,轻思维训练;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发展;重智育教育,轻全面发展;重英才教育,轻面向全体……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②个性又何以能得到张扬?近年来,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则越来越倾向于“训练”型,名曰“培养能力”,实则训练的只是考试的技巧,培养的只是应试的高手。其实,无论是“驯授”型,还是“训练”型,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为它们都严重忽视了“人的教育”。
二.以人为本,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
马克思认为,发展人类生产力就是发展人类的各种天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者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鲁迅提出不但要“立国”,还要“立人”,以保证让每个人的个性精神自由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用鲁迅当年的说法,把今天的教育改革所要建立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以人为本’、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钱理群)。在高新科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保护个性,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是现代中学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审视文学作品,从而表现自己的评价与思索。顺应这一心理和现实,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重新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在遵从主体原则的基础上,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重视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各尽其能”,潜能达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是时代的趋势,历史的必然发展。
三.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二十世纪教育的最大成果便是提出了创新意识,这一意识是引导我们这个民族走向世界前列的精神武器,与这一意识关系紧密的便是个性的培养。要让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民族,其基础是让我们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个体具有创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依赖个性的存在,个性与创新是统一的。
为了实施创新教育,语文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第一次提出了要发展学生的个性,钱梦龙老师的“三主”理论,也从根本上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新理念。那么,如何实施“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还学生以主体地位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以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1.创设平等氛围——少一些约束,多一些自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旧的传统教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条条框框是太多了,要求几近乎苛刻。殊不知,发展个性是以宽松民主的氛围为前提的,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设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平等、自由、活泼、主动的氛围中,才能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与学生之间建构起民主、友善的新型关系。课堂上,少给学生以规矩的约束,多给他们以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要他们上课能够神情专注,积极参与,至于坐姿如何,可以不在意,发言是否举手可以不计较。惟如此,学生才能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才能敞开心扉,发挥潜能,尽显其个性和才华。在这一方面,对话式的谈话教学和讨论法不乏为一种好方法。比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可设计“主人公阮恒到底愿不愿输血”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学生抓住了阮恒输血前“举”“放”“举”的动作,体会到主人公既想输血又怕输血的矛盾心理;有的学生抓住了阮恒献血时的三次“哭泣”和三次“制止”的痛苦表情,体会到主人公既害怕输血、又甘愿为朋友献血的复杂心理历程。通过讨论,学生对阮恒有了深刻的认识,阮恒那淳朴、善良的心灵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对他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完全置身于融洽、热烈的气氛中。实践证明,这种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的沟通,形成了一个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来发展合作精神、共享知识经验、实现自我超越的课堂教学的新格局,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教学状态吗?
2.注重个性差异——少一些局限,多一些空间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十个手指不一般长”。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学生的个体能力的不平衡。鲁迅先生的杂文、小说堪称一流,但是如果让他写剧本可能就勉为其难了;郭沫若可以说是中国的才子,但如果让他去写小说,他可能会缺乏信心。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创新的开始。学生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其知识水平、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相互间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替代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统一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要过分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元的思维空间。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看法,多种答案,真正作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有位小学老师在上《皮球掉进池塘里》一文时,通过“小猴子怎样才能把皮球捞上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设想小猴子捞皮球的种种方法。有的小朋友想出“下水捞”;有的小朋友想出“爬上池塘上空的树枝一个接一个倒挂下来拿”;有的小朋友想出“用长树枝或长竹竿捞”;有的小朋友想出“舀水把皮球冲到岸边”……,这些不同的答案,无不体现了小朋友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力,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去关注这些差异,而是硬把这些学生“捆起来齐步走”,这岂不是在泯灭学生活生生的个性和创造天赋吗?又如教学高中课文《将相和》一文,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总结课文:“读了这一篇文章,你最欣赏谁?为什么?”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他们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激活了,都能争先恐后地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欣赏蔺相如,因为他能言善辩,机智勇敢;有的学生说欣赏蔺相如,因为他胸怀祖国,顾全大局;有的学生说欣赏蔺相如,因为他知错就改,勇于自责;而有的学生说欣赏蔺颇,则是因为他神勇无比,战无不胜;还有的学生说欣赏赵王,因为他知人善任,如果不是他大胆地起用蔺相如,怎能完璧归赵?又怎能在渑池之会上占据上风?学生的这些丰富多彩的真知灼见,正是他们进行多向思维的结果,这些观点无一不是打上了个人思想的烙印,无一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3.突破模式,更新教法——少一些迷信,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
语文教育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能动性,而个性化教学,就是这一教育观念的具体有效的实施,它是语文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确保语文新教材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模式化的教学借助定势思维的正效应,为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提供了一条熟路。但是,长久的模式化教学,机械的课堂操作,就会产生负效应,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甚至思想麻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模式,坚持教法的不断更新。如一篇文章,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从开头切入,也可以从中间开花,还可以从结尾反溯。一个单元的教学,可把单元作为整体,每篇突破一至两个知识点,最后璧合为整体;也可对有些文质兼美的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审美鉴赏。如课外文学欣赏,有的爱好诗歌,有的喜欢戏剧,就可以分组进行活动或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更新教法的本身,就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一种积极的影响作用。再如练习,规定“必作题”的同时,还可以出些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有所取舍地选作,不可一味强求。比如,教学初中文言课文蒲松龄的《狼》一文,在进行传统的串析教学的基础上,可以突破模式,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赛,辩题是:人类应当猎狼还是应当护狼?这场辩论,一改“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贪婪、凶残、狡猾的形象,改变了人们对“狼”惧怕、厌恶、憎恨的态度。通过这一辩论,将阅读、鉴赏、批评的权利交与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拓宽思维,培养全方位看待事物的能力,也许,这样的一节课,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