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初三语文第一单元读写训练六“一事一议” —— 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正文

初三语文第一单元读写训练六“一事一议” —— 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

[10-16 16:51:28]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279

概要:路祥 一、训练要点\"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一)叙事部分。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议论中的叙述要注意以下几点:1.叙事要有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2.叙事要清楚、简约。对所叙的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之,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所谓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

初三语文第一单元读写训练六“一事一议” —— 从叙述到议论的桥梁,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路祥

一、训练要点\"一事一议\"的文章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

(一)叙事部分。叙事是发表议论的对象,也是产生看法的基础。议论中的叙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叙事要有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的事情很多,我们要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理可讲的事情。它可以是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可以是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最好是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且较有普遍意义或应引起大家重视、而自己感受也最深的事情来写。

2.叙事要清楚、简约。对所叙的事情的叙述,既要清楚,以便于议论,又要简约。还要根据说理的需要对有关材料作适当的取舍。与说理有关的部分要叙述得详一些,反之,与之无关的要少叙或不叙。

(二)议论部分。\"一事一议\"的文章,总由\"叙\"生\"议\",但重在\"发表议论\"。所谓议论,即对所叙之事的是非、优劣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就离不开对事情的分析。议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针对\"好事\"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可以就这件事进行联想,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阐述一个道理。

2.议论的角度要新颖。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二、训练题目 写议论文 “ 从……说起” 或自拟题目

三、作文提示

作文题目:由……说起提示:可从身边的某一件事说起,也可从你看的某一本书说起,可以从一条标语、谚语、名言歌词说起,也可以从听到的一句话说起。针对这件事、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想到了什么,要对事物本身做些分析,确定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不要就事论事,而要就事论理。

四、优秀例文:

(1) 由重罚说起

在新加坡,一只上架销售的手提包,因未明码标价而被处以 5200元(相当于近3万元人民币)罚款,这是中央电视台 1994年 12月 10 日(正大综艺)告诉我们的事实。这样巨额的罚款,严厉得几乎今人难以置信,然而它又实实在在是真的。

或许会有人认为新加坡的法治未免太残酷。可正是这种近乎\"残酷\"的法治,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极大限度地抑制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不文明现象,使得新加坡不仅以富裕著称,更以治安有序、文明礼貌、美丽卫生令人惊叹。我们不同于新加坡,我们自有自己的一系列法治主张与原则。但新加坡的上述经验却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法治的严厉,才有社会的安定与文明;只有对违法犯罪者严惩不贷,才能使守法者安居乐业。这许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法制建设,中央和地方立法之多,平均几天就有一部。这是非常令人欣喜和欣慰的。但也不可不注意到,我们有些地方在有些事情上,无论立法与司法,还远远不够严厉,致使法治很难形成应有的威慑力。以商品的明码标价而论,虽然屯有这方面的要求与规定,但又有多少人严守此规定?违者又有谁被重罚过?上海反暴利闹得轰轰烈烈,可日前看到公布反暴利的罚没款,总数不过几十万元而已。或许是无暴利可反所致吧。倘是如此,那自然幸莫大焉。当然,相对于拐卖妇女儿童、走私贩私、贩毒吸毒、卖yin嫖娼、贪污受贿、制售假货等等严重犯罪问题,商品的是否明码标价,尚属\"小事\",不提也罢。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披露:西安有人假办所谓\"综合大学\",骗钱上百万元,数百名受骗学子云集西安无着无落。\"访谈\"表明,此骗局涉及不少为骗子提供种种方便的正牌大学、广告公司以及刊发不法广告的官方报社等等。可令人困惑的是,这么大的骗案,却居然很少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汉书》曾云\"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也\"。\"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敌法之所用易兄\"。法律关系万民性命,其重要功能,在于禁止暴力与邪恶,使天下百姓得以平安生息。\"法律只有使人慑于严酷而能警戒于卒后,其作用才能够充分显现。这些古训,都说明了法不严厉,则难以抑恶安良耳。

过去有句话说的:\"对坏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或曰:我们要向文明社会迈进,法律不宜过分严峻,应以教育感化、治病救人为要。此说自然不无道理,但教育感化难以\"治病\"时,严厉惩治则不可或缺。

【简评】文章开篇举出事实,并写明出处,叙事简洁明了。接着进行议论,分析新加坡\"残酷\"的法治的重要作用。联系我国立法与司法还远远不够严厉,难以形成应有的威慑力。文章举商品明码标价和上海反暴利以及西安诈骗案的事实为例,说明我国执法不力。紧接着引用(汉书)说明司法的重要性。结语引出反面观点再强调严厉惩治不可或缺。文章采用\"引、议、联、结\"的一事~议基本结构,分析透彻,说服力强。

〖例文2〗 咬定青山不放松

古希腊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天神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在黑暗中受苦,就盗得天火,给人们带来光明,自已却被缚在奥林匹斯山上,被神鹰狂喙,但他还是不愿改变志向。读罢,心绪起伏,不禁想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古训。

“青山”也就是我们的志向所在。一个人活在世上,绝不是漫无目的生存着,他总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也就是志向,哪怕只是为自己,可无论什么志向,都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实现,自然,也不能在一朝不成的情况下放弃,因此,我们需要为之奋斗。

立了志,就要实现它,就要为之付出牺牲。世界上没有坐享上苍落馅饼的事儿。布鲁诺发现了日心说,就认定了这一真理,直至被宗教裁判所的烈火焚烧,也不放弃;李时珍为了写成《本草纲目》,二十多年如一日,尝遍艰辛,最终完成了医学巨著;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日后,为了这一“青山”发愤刻苦,终于成了大事。可见,立了志向,不能就此完结,而是刚刚开始,必须为之奋斗,为之付出艰辛乃至牺牲,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直至最终达到目的。这也就是“青山”的真谛--普罗米修斯的支柱。

当然,我们不仅要有“青山”,更要有“咬定”的意志。如果普罗米修斯只有“青山”,而未真正咬定,恐怕他现在早已在仙界自由自在,不被世人敬仰了。正是他有“咬定”的精神,他才会不畏酷刑。

有人说过:“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话不假,但凡有成绩的人,始终抱定一个目标,“咬定”一座“青山”;而意志薄弱者,常常是一个目标没实现,遇到挫折,就改换一个目标,或者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断更换,结果一事无成。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很多。什么热就追什么,什么“火”就求什么,结果是追来求去一场空。我看,做人、做事还是咬定一座“青山”的好。

因此,我说,心中要有青山一座,行动要能咬定不放。“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万事无悔,万难无畏,最终登上自己心中的青山,实现远大的志向。

〔简评〕虽然,这篇考场急就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但本文标题形象醒目,论点突出,给人印象很深。论证上先正面后反面,正反结合,严密有力。语言生动各段中心显豁,眉目清楚。段落长短适宜,层次清晰,结尾自然简洁。

附材料作文2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

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要求: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被传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健康?除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利用《语文读本》促进迁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