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 正文

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

[10-16 16:51:28]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825

概要:江西省清江中学 李弗不物博地大的中国,地名真是太多了,简直是无法统计。诗文中写到地名的也是不少,但是,古地名保留至今的,却并不多。而其中在诗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却莫过于“扬州”,当然其他还有如洛阳、济南、长沙、成都、杭州等等。名地成就名诗,名诗扬显名地,这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请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纵游淮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增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宋·杨蟠《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扬州是诗人们笔下的最爱,多少墨客骚人向往她呵!“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唐·戎笠《苦哉行》)写到洛阳的名句也应该不少,只是笔者孤陋寡闻,难以摘引。其次有写济南的,如“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江西省清江中学 李弗不

物博地大的中国,地名真是太多了,简直是无法统计。诗文中写到地名的也是不少,但是,古地名保留至今的,却并不多。而其中在诗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却莫过于“扬州”,当然其他还有如洛阳、济南、长沙、成都、杭州等等。名地成就名诗,名诗扬显名地,这似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请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张祜《纵游淮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增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宋·杨蟠《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扬州是诗人们笔下的最爱,多少墨客骚人向往她呵!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唐·戎笠《苦哉行》)写到洛阳的名句也应该不少,只是笔者孤陋寡闻,难以摘引。

其次有写济南的,如“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有写襄阳的,如“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唐·杨炯《广溪峡》有写长沙的,如“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唐·宋之问《度大庾岭》)有写衢州的,如“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唐·白居易《轻肥》)有写九江的,如“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有写成都的,如“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有写杭州的,如“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有写四川的,如“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宋·汪元量《利州》)有写惠州的,如“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宋·黄庭坚《跋子瞻和陶诗》)

这些地名在当今应该说是家喻户晓的,当然不能说是与这些名诗句毫无关系,相反是这些名诗句把这些地名映衬得更加灿烂而绚丽。

作者邮箱: heeyoo8877@yahoo.com.cn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再谈宜昌市语文开卷考试
《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相关文章
  1. 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
  2. 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诗衬地名响 从古走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