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两个“李密”莫混谈» 正文

两个“李密”莫混谈

[10-16 16:51:28]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681

概要:湖南娄底蓝圃学校刘玛林历史上有两个影响比较大的“李密”:一个是魏晋时期的李密,一个是隋唐时期的李密,两人时代相隔几百年,读者要注意区分。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编的高中语文《课程础训练》二年二期(湖南教育出版社)第 42 页的11题来看,编者把魏晋时期的写《陈情表》的李密与隋唐时期的李密混为一体。这是我们先不去计较编者的疏忽,但由此看来,把两个李密当成一个来理解的大有人在。下面我将两个李密的有关资料稍作整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一、魏晋时期的李密 1、简介 李密(224—287),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及长,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因写诗获罪免官,卒于家。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华阳国志》、《晋书》

两个“李密”莫混谈,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湖南娄底蓝圃学校  刘玛林


历史上有两个影响比较大的“李密”:一个是魏晋时期的李密,一个是隋唐时期的李密,两人时代相隔几百年,读者要注意区分。
从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编的高中语文《课程础训练》二年二期(湖南教育出版社)第 42 页的11题来看,编者把魏晋时期的写《陈情表》的李密与隋唐时期的李密混为一体。这是我们先不去计较编者的疏忽,但由此看来,把两个李密当成一个来理解的大有人在。下面我将两个李密的有关资料稍作整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 魏晋时期的李密
 1、简介
     李密(224—287),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及长,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因写诗获罪免官,卒于家。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2、李密与《陈情表》
景耀六年(263)冬,蜀灭。魏征西将军邓艾慕李密之才,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在原籍立旌授徒讲学。泰台三年(267),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太子属官)。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时李密祖母已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就诏的原因。这就是千古名篇《陈情事表》(简称《陈情表》)
《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后,为李密对祖母的孝心所感动,不禁赞叹道:“密不空有其名也!”同意暂不征聘,并嘉奖其孝敬长辈的一片孝心,赏赐奴婢二人,下诏指令郡县专门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李密所上《陈情表》,主题是为了奉养祖母暂不能应诏。作为亡国之臣,敢于“辞不就任”,若晋武帝以为他“矜持名节”,拒绝出任新朝,则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他说明情由特别委婉曲折,感人至深。《陈情表》对后世影响很大。自《昭明文选》以来的许多散文选本部把它作为入选篇目。直到今天,文中的—些词句还常被人引用:如“急如星火”形容情势急迫;以“狼狈”形容进退两难;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以“是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岌岌可危、濒于绝境。有人将此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并称为天地间难得之至诚文字。 
3、李密写《陈情表》后的出仕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出仕。先为尚书郎,后为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令。在任政令严明,政绩显著,以刚正见称。过去中山诸王(中山国在今河北定县,去晋京洛阳必经温县)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过境苛求如故。李密引汉高祖过沛,对家乡老幼之供宾礼相待,不苛求烦扰的史实,进而谈到当朝也应效法,使诸王不便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时盗贼猖獗,河内其他县常遭抢掠,却不敢犯温县。 
李密很有才能,本望在朝担任高职,充分施展其才能。但山于刚正不阿,当政权贵惮其公直,无人推荐,不久竟去官,为州大中正,后任汉中太守。由于心中有所怨愤,一次晋武帝赐宴东堂,诏李密赋诗。他便在诗的末章写道:“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见后大怒,有人秉承帝意趁机上奏,李密只任了—年太守,被罢官归田。太康八年(287)病死家中,终年64岁。
4、李密的后代
李密有六个儿子。据《华阳国志》载:“皆英挺秀逸,号曰‘六龙’。”长子赐,字宗硕。州别驾,举秀才,最后官汶山郡太守。少子李兴,字隽硕,曾为益州刺史罗尚别驾、镇南将军刘弘参军。刘弘为诸葛亮弟祜立碑,令李兴作碑文,甚有辞理(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幼子盛硕,官宁浦郎太守。 
据民国《彭山县志》记:李密故里在县保胜乡龙安村。今该村李姓村民众多。
二、 隋唐时期的李密
1、 李密传略
   李密(582~619) 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后期领袖。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大业九年(613)参与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起兵反隋。玄感败,李密逃亡。十二年,入瓦岗军。同年十月,因李密劝翟让迎击隋悍将荥阳通守张须陀所统精卒,大败隋军,故翟让命他分统一军。李密军令严肃,赏赐优厚,士卒乐意为他所用。他建议袭取兴洛(后改洛口)仓,开仓赈济,扩充队伍,然后进取东都。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攻取洛口仓,招就食饥民几十万,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李密长于谋略,逐步在瓦岗军内部形成自己的势力。十三年初,李密获准建立蒲山公营。二月,翟让推李密称魏公于洛口,改元永平,以招徕各路反隋武装,由此李密在各路起义军中确立了盟主地位。这时,李密和翟让之间因处理隋降官、分配军资等问题,发生火并,李密杀翟让及从者数百人。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杀隋炀帝,率众10余万西归。皇泰主命李密讨伐化及。李密七月出兵东讨化及。两军在童山激战,化及兵败北走。李密虽胜,自己的兵力也遭到重大损伤,王世充组织了2万多人马,乘机进击,李密军大败,本营覆没,亲将秦叔宝、程知节(初名程咬金)、牛进达等被俘,单雄信投降。李密走投无路,乃于九月渡河至河阳降唐。十一月,李渊遣李密等到山东去招收旧部。他感到已被猜疑,遂叛唐。唐将盛彦师邀击,斩李密于邢公岘。

2、李密牛角挂书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
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
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
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3、李密在代瓦岗寨
李密投奔翟让以后,帮助翟让整顿人马。那时候,附近各地还有一些小股的农民队伍。李密到各处去联络,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听从翟让指挥。翟让十分高兴,跟李密渐渐亲近起来。
    翟让虽然有了很多人马,但是他并没想到自己能推翻隋炀帝。李密对翟让说:“从前刘邦、项羽,本来也是普通老百姓,后来终于推翻秦朝。现在皇上昏庸暴虐,百姓怨声载道,官军大部分又远在辽东。您手下兵强马壮,要拿下东都和长安,打倒暴君,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翟让听了很高兴,说:“您的意见太好了,我倒没想到这一点呢。”
    接着,两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攻打荥阳。荥阳太守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带大军镇压。
    张须陀是镇压农民军的老手。翟让曾经在他手里打过败仗,这次听说又是张须陀来了,有点害怕。李密说:“张须陀有勇无谋,再加上他自以为强大,骄傲轻敌。我们利用他的弱点,保管能打败他。”
    李密请翟让摆开阵势,正面迎击敌人;他自己带了一千人马在荥阳大海寺北面的密林里设下埋伏。
    张须陀欺翟让不是他的对手,莽莽撞撞地指挥人马掩杀过来。翟让抵挡了一阵,假装败退。张须陀紧紧追赶,追了十多里,路越来越窄,树林越来越密,正是李密布置的埋伏圈。李密一声令下,埋伏的瓦岗军将士一齐杀出,把张须陀的人马团团围住。张须陀虽然勇猛,但是被伏兵层层包围,左冲右突,没法脱围,终于全军覆没。张须陀也被起义军打死了。
    经过这一场战斗,李密在瓦岗军里提高了威信。李密不但号令严明,而且生活朴素,凡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钱财,他都分给起义将士。日子一久,将士们就渐渐向着他了。第二年(公元617年)春天,李密劝说翟让,趁隋炀帝在江都巡游,东都空虚的机会,进攻东都。瓦岗军派人到东都刺探军情,被隋朝官员发觉,加强了东都的防御。李密就改变计划,提议先打东都附近的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成语误用典型示例
《两个“李密”莫混谈》相关文章
  1. 两个“李密”莫混谈
  2. 关于两个李密的过眼烟云——《陈情表》读写示范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两个“李密”莫混谈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两个“李密”莫混谈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两个“李密”莫混谈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两个“李密”莫混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