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用好教材培养能力——2017年全国卷带给基础年级语文教学的启示(人教版必修)» 正文

用好教材培养能力——2017年全国卷带给基础年级语文教学的启示(人教版必修)

[05-14 00:52:47]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05

概要:①注重对思维能力,即审题立意能力的考查,是内容项的重中之重。这就启发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时,必须重视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比如利用专题复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训练,每次作文前合作、探究、交流所给材料的立意角度。②积极主动与政治学科进行整合,大胆引进辨证思想,如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等,并努力自觉运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或焦点问题;③积极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时政问题,从生活中提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以确保“文章合为时而著”,增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④平时作文训练时,应加强审题立意速度的训练,并且不断地优化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确保立意准确、深刻;⑤利用课前10分钟训练的机会,将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系统化、序列化;其五,文言文阅读命题由从前的注重课内常见实词的考查回归到重句意的理解。多年来,文言文阅读命题一直注重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比如即使考查某几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利用课内所学的1

用好教材培养能力——2017年全国卷带给基础年级语文教学的启示(人教版必修),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①注重对思维能力,即审题立意能力的考查,是内容项的重中之重。这就启发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时,必须重视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比如利用专题复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训练,每次作文前合作、探究、交流所给材料的立意角度。
②积极主动与政治学科进行整合,大胆引进辨证思想,如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等,并努力自觉运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或焦点问题;
③积极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时政问题,从生活中提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以确保“文章合为时而著”,增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④平时作文训练时,应加强审题立意速度的训练,并且不断地优化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确保立意准确、深刻;
⑤利用课前10分钟训练的机会,将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系统化、序列化;
其五,文言文阅读命题由从前的注重课内常见实词的考查回归到重句意的理解。多年来,文言文阅读命题一直注重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比如即使考查某几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利用课内所学的120个重点实词中的几个来考查新语境中这些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但是,2009年全国卷Ⅰ的文言文命题,回归到传统的注重字词句的理解,而不是仅仅限于《考纲》所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我们认为这一回归是符合文言阅读教学实际的,也最能凸显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实际告诉我们在实践中仅仅依靠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是不能准确理解一般文言文的,即便是浅近文言文。这就启发我们:
①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夯实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逐一过关,认真落实。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那种机械地识记,如脱离具体语境去记忆某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如上下文、对话情境等理解,力争记忆住典型的例句,而不是某个实词的静态意义和用法。
②充分利用文本夯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120个常见实词,比如结合具体语境全面理解和把握重点实词的义项;要特别关注语文《读本》的使用,将与课文相对应的《读本》上的文章纳入课外阅读或课内阅读计划,以拓展文言文的阅读面,进一步巩固课内所学,达到迁移、巩固、提升的目的。
③拓展阅读面,加大文言阅读量,在具体的语境中锻炼、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④利用专题训练的形式夯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等;
⑤像现代文阅读一样,文言文阅读训练也要坚持序列性,如利用课前10分钟练习的形式常抓不懈。
“五个创新”体现在:
一.字音的考查,有所突破。“识记现代汉字的字音”,不再仅仅局限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而是有所突破,考查了音译词、少数民族的词语,如B项的“吐蕃”,C项的“梵文”。这就启示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主动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接轨,严格落实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理念。还启发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如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勤查字典的习惯、作批注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等。
二.文言实词的考查,侧重具体语境的理解,实现了创新。以往考查的实词,往往是成组出现,即考生迁移已经掌握的具体义项来理解新语境中词语的意义。这就启发我们在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时,应该着力训练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尤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孤立地理解词语的静态意义。我们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大多侧重于古汉语的教学而忽视文本的文学性,注重字词的理解而忽视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深层把握,这就导致第一卷上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一题——“文意的理解与综合把握”“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得分律很低。
三.文学作品的鉴赏,有所创新。从命题材料上来讲,2009年全国卷Ⅰ突破了长期以来现代文学大家的“陌生”作品垄断的局面,而选择了当代著名作家的“熟悉”作品。这一突破,召示着在今后文学作品命题选材时注重文质兼美而淡化时代名流的倾向将会成为主流。我们必须重视这一变化,而不是猜题押题。基础年级的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好教材,严格依据《考纲》所规定的能力点进行扎实的训练,如第14题“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这样的考查其实并不陌生,高一《语文》第一册《荷塘月色》关于月下荷塘和荷塘上月色的描写,其实都有着十分深刻的用意的,再如《我的空中楼阁》中关于“小屋”的描写,鲁迅小说《祝福》开篇处关于鲁镇隆重祝福氛围的描写等。由此可见,认真利用好教材,将教材当作样本、蓝本、范本,努力处理好教与学、学与考的关系,按照《考纲》规定的知识点与能力点进行系统的扎实的训练,才是科学备考的正确方向。
四.社科类文章阅读与理解有所创新。使用2009年全国卷Ⅰ的考生,普遍反映该大题比较难,短时间内很难迅速敲定答案。其实,就所设题目来看,三个小题中第5题重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6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第7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题目中规合矩,不超纲不离本。事实上,从阅读难度上看,选文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阅读难度,很多考生读不懂。可见,在今后的社科文阅读训练中,应该兼顾基础性和有一定阅读难度的文本,尤其是适当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社科类文本进行阅读训练,以使考生适应高考命题难度的变化。就教材来讲,那些比较难的文本一定不能简单地处理,更不能大胆地舍弃,而应该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进行系统地全面地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复习备考时,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具体学情设计题组训练,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借口学生基础差而放弃对高考命题难度的正视与面对。
五.作为语言运用实验田的第六大题,只有19题具有创新意味。2009年全国卷Ⅰ在语言运用板块,尽管微乎其微,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而是要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创新训练。具体做法应该是:首先帮助考生树立类型(题型)意识,力争穷尽体现语言运用创新的所有题型。然后,依据题型严格训练,总结方法,强化练习。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语文考试写模仿型作文该走那条路?(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