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古诗文默写题归纳» 正文

古诗文默写题归纳

[10-16 16:47:43]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377

概要: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31、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32、躬耕于南阳(亲自)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33、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39、尔来(那时)40、寄臣以大事(托付)41、夙夜忧叹(早,早晨)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46、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50、咨诹善道(询问)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52、临表涕零(落泪)二、古今异义词:序号例句古义今义1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店铺开业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极为憎恨3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恶劣

古诗文默写题归纳,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
  31、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32、躬耕于南阳(亲自)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33、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
  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39、尔来(那时)
  40、寄臣以大事(托付)41、夙夜忧叹(早,早晨)
  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46、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
  50、咨诹善道(询问)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
  52、临表涕零(落泪)
  二、古今异义词:
  序号例句古义今义
  1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店铺开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极为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恶劣
  4由是感激感动奋发深刻的感谢
  5晓畅军事通晓,熟悉明白通达
  6临表涕零眼泪鼻涕
  三、一词多义:
  益:有所广益(好处)斟酌损益(增加)
  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效:恐托付不效(奏效)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三、基本要点: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2、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3、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4、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6、《出师表》中的成语: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8、另外诸葛亮着重回顾了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
  9、思路剖析
  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四、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五、相关链接:
  (一)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二)《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8、理解性背诵:
(1)诸葛亮


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阿Q正传》备课札记(粤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