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正文

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260

概要: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于剑国一、问题的提出: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升学应试教学。“考点”教学,“题海”战术将生动的语文课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教师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有什么艺术。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必须构建新的大语文教学体系。所谓新大语文教学体系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在生活中学语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特别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农村中学大语文教学体系是每一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二、实施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研究课堂教学新授课具体模式,辅以语文课外活动的研究,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大语文教学新体系。(一)新授课具体操作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习语文规律和语文方法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内时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拟定了“课堂目标教学六步走”教学方法:1、因势利

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于剑国

一、问题的提出: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升学应试教学。“考点”教学,“题海”战术将生动的语文课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教师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有什么艺术。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必须构建新的大语文教学体系。所谓新大语文教学体系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在生活中学语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特别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农村中学大语文教学体系是每一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

二、实施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研究课堂教学新授课具体模式,辅以语文课外活动的研究,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大语文教学新体系。

(一)新授课具体操作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习语文规律和语文方法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内时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课外的延伸和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拟定了“课堂目标教学六步走”教学方法:

1、因势利导,教师导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端离不开好的起点。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就是“导入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或直接导入,如释题,介绍作者,介绍背景等。或间接导入,如:①构置悬念,激发兴趣;②复习旧知,由旧而新;③预习检测,反馈信息;④音乐烘托,渲染气氛……,对这一环节的处理,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时间、地点、内容、对象的不同而有别,因势利导、灵活运用,

2、亮出目标,教师启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概括、总结,是大纲要求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教学任务。目标应该具有某种单一性,力求避免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之后,由教师口头或书面(直接书写或小黑板出示,幻灯出示)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的任务,有的放矢,自觉参与。

3、整体感知,学生赏读

由教师范渎,学生阅渎,播放录音相结合。整体感知就是指阅读指定一篇文章所产生的心理感触,它是个人化的,不必强求一致.因此整体感知之后,让学生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收获的一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处精彩的描写等作赏析性的交流。这时教师不作任何评价分析;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4、质疑问难,学生思读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习惯,每篇课文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连串有价值的问题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在思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聚精会神地默读的习惯,因为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更有利于学生全神贯注地去思考问题。在自行解决所给的问题后,鼓励学生提出1—2个疑难问题,让学生于无疑之处生疑,有疑之处解惑。

5、激发火花,师生议读

在思读的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共有的疑难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全班讨论,并引导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是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的大好时机,必须保护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议读过程中,教师挑选学生没读到的,而又是文中最重要的精华部分进行赏析,这是在学生赏读基础上的深化。此处教师的赏析不求齐全,不求系统,但必须求精,求新,求深,从而给学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6、巩固延伸,学生练读

练读是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学生学习情绪进行检查,反馈学习效果的一个过程。所练题目应由浅入深,以课本为基础,逐渐向课外延伸,拓展,训练方式可多种多样,如:①整理性练习,即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喜爱与收获,进行归纳性的摘录。②仿拟。课文中有些文章的词句写得很美,很妙,我们不妨让学生仿写一些这样的诗句,虽然有似曾相识之感,却也不失“旧瓶新酒”之妙。○3朗读欣赏。教师从课外寻找一些与所学课文内容、风格相似或同一作者的文章,选取精要片断或全篇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品评鉴赏,从而架设起课内课外的立交桥。

以上六个教学环节的特点是:突出读,强化思,重在导,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法,变老师的‘教”为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二)语文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

语文学习必须有一个广阔的舞台,它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是教学生从书本里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运用的方法;课外,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运用课内所得在课外活动中的实践。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基于这一认识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将语文课外活动纳入语文课程体系,每周抽出1一2节课时间用于开展语文活动课,在时间上给语文活动课以充分保证。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尝试的几种语文活动课的课型:

1、朗读汇报课

每周要求学生选取所教课文或课文的精彩片断,有感情地朗读,并录制成磁带,有条件的可适当配乐。如果是小说或戏剧,也可分角色朗读,录成广播剧,在朗读汇报课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这种课型有科于学生熟悉课文,并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朗读的水平。

2、背诵比赛课

以年级为单位,一般是举行班级对抗赛,背诵对象和背诵内容均由抽签决定,看哪班同学背诵得完整,背诵得有感情。中学生好胜心强,都有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在背诵教学中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再把背诵作为一种负担,而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推荐读物课

教师根据教育部推荐书目及所教年级课文的特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推荐课上可由教师列出必读书目,并介绍读物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如初一学过冰心的《诗三首》后,可向学生推荐她的诗集《繁星》、(春水》,让学生对她诗歌中“爱的哲学”

有一定的了解。

4、自由阅读课

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自选内容阅读,学生人手一册的自读课本也不轻易放过,阅读过程中可随时摘录,做卡片,编提纲,写体会等。这种课型有利于保护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便于学生把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读书实践中尝试运用。

5、口语交际课

读是吸收,写是倾吐。如何有效地吸收倾吐,在读写之间架设直通车?我觉得“说话”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值得庆幸的是新教材非常重视这一点。在每一单元后面都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训练,因此语文活动课上我充分利用教材,选择说话内容,分组训练,让学生有话可说,并在说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以上五种课型面向全体学生,由课本扩展到书本,把学校,社会、家庭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是激活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其语言内容充实最快,应用范围也最广,教学中若只停留在经验、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远离现实,与生活脱节。因此,现代的语文教学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事物大胆质疑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顿悟和创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创新,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1、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名篇,以及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的美文时文,绝大多数闪烁着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光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如教《变色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小说是写人的,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呢?这对我们的作文命题有什么启发?学生为了解开疑问,就会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来仔细揣摩作者命题的艺术。这样,创造的热情就被点燃了。 再如学习梁衡的《夏》,可引导学生懂得作文选材的创新,学习刘禹锡的《秋词》可让学生从“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中体会到作文立意的创新。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千呼万唤始出来——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