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文学的方法,最宜注重文学的精神,而不必拘拘于文学的的形式与结构。因为偏重于字句的分析与形式的研究,不易引起学生对于文学乐于阅读富于欣赏的欲望。⑿文学的欣赏,要使学生自己领受,不能由旁人注入;要使学生自己体味,旁人不能代为说明。⒀对此,罗常培深有感触地写道:要讲一篇文章,先得介绍作者的略传,说明他的时代背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这篇文章的价值等等。然后解释字句,尽分段落,指示篇章结构的法则,研讨文法修辞的奥妙;末了儿综览全篇的大意,看它的风格跟前一时代有什么异同?对于后一时代有什么影响?费的时间虽然较多,对于文章的剖析却无微不至。……这种不拘泥篇章字句的教法,固然可以让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却也犯了“陈义过高”,“揠苗助长”的毛病。并且完全采取灌输式,使学生没有自动的机会,材料纵然加多,仍然和老先生一样不合教育原理……选材既深,教法又难,究竟能否使学生受益,是很值得深切反省的。⒁文学的教学,应该注重提起学生的欣赏的情绪。因为欣赏是一种情感的事,所以教师也只有用情感的方法,来激动学生欣赏情绪。许多教国文教学的人,都主张让学生自学;教师不必多讲解。在文学欣赏一点上看,
“定位”与“到位”——20世纪前期语文教育家论文学教育述评,标签:语文教学论文大全,http://www.51jxk.com
教文学的方法,最宜注重文学的精神,而不必拘拘于文学的的形式与结构。因为偏重于字句的分析与形式的研究,不易引起学生对于文学乐于阅读富于欣赏的欲望。⑿
文学的欣赏,要使学生自己领受,不能由旁人注入;要使学生自己体味,旁人不能代为说明。⒀对此,罗常培深有感触地写道:
要讲一篇文章,先得介绍作者的略传,说明他的时代背景,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这篇文章的价值等等。然后解释字句,尽分段落,指示篇章结构的法则,研讨文法修辞的奥妙;末了儿综览全篇的大意,看它的风格跟前一时代有什么异同?对于后一时代有什么影响?费的时间虽然较多,对于文章的剖析却无微不至。……这种不拘泥篇章字句的教法,固然可以让学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却也犯了“陈义过高”,“揠苗助长”的毛病。并且完全采取灌输式,使学生没有自动的机会,材料纵然加多,仍然和老先生一样不合教育原理……选材既深,教法又难,究竟能否使学生受益,是很值得深切反省的。⒁
文学的教学,应该注重提起学生的欣赏的情绪。因为欣赏是一种情感的事,所以教师也只有用情感的方法,来激动学生欣赏情绪。许多教国文教学的人,都主张让学生自学;教师不必多讲解。在文学欣赏一点上看,教师是必须用活跃而出神的方法,来为学生讲解的。因为学生所能涵泳体味的,当然没有教师深,教师必须把他自己所涵泳体味到的情感,传导给学生,这是一件很要紧的事。⒂另外,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教师要设法先造成学生感情上的背景,然后开始教学。⒃
四
综合考察二十世纪前期语文教育家关于文学教育的论述,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其中,文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在培养其他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中学文学教学目的从属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总目的。它极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品位,有利于形成学生语文运用的个性化,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中学文学教学不同于社会文学教育,也与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教学有异。它侧重于初步的文学鉴赏。教学对象是中学的青少年,目标自然不在研究,更不在文学创作。
中学语文教学加强文学教育,一要使语文教科书具有“文学的兴味”,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汲取世界进步文化的角度,选人适量的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二要遵循文学教学的规律,讲究文学教学的方法。叶圣陶论及“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的提法时曾说:“明明有文学作品”,“宁有避而不谈文学之理”?那是“勿脱离本文”,“化为文学理论之概念而讲之耳”,“盖针对教学上之积弊而言”。⒄
最后,让我们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作结:“我的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著。在我们学校里,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条件,就是要热爱语言,感受语言的美。”⒅
注:
①周云汉《让讨论健康地继续下去》,《语文学习》2000年第5期。
②任富强《文学教育能包打天下吗?——对文学教育定位和作用的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6期。
③—⒃依次见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第407、155、82、214-215、742、743、157、414、495-496、530、427、713、927、815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版。
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⒅瓦·阿·苏霍姆林欺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第331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