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总之,鲁迅通过批判国民性中奴性的人格来展望未来中国人的理想的人格,这一点,在《灯下漫笔》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可不察。注释: [1]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页。 [2] 朱寿桐:《孤绝的旗帜》,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3] 李贽:《童心说》,转引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4] 注:文中关于鲁迅的原文一律引自《鲁迅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马燕上一页 [1] [2]
也谈“国民性”和“立人”(教学论文),标签:语文教学论文大全,http://www.51jxk.com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