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备课《“四两拨千斤”——虚词》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正文

《“四两拨千斤”——虚词》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备课   阅读:8485

概要:四、而且/况且/何况“而且、况且、何况”这三个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但意义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比较:①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且在于改造世界。②不告诉他,她一定会着急,况且这事终究是要告诉他的。③这件事连小孩子都知道了,何况大人呢?虽然这三句话都是递进关系,但是所用连接词不同。例①表示一般的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而且……”,这里的“而且”不能用“况且、何况”来替换。例②用“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即在已经说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中说的“再说”。这里的“况且”可以换成“何况”;有时似乎也可以换成“而且”,但用了“而且”,“追加理由”这一层意思就不那么显著了,因此在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时不宜用“而且”。例③用“何况”,有“逼近一层”的意思,一浅一深的两件事,浅的如此,深的更不用说了,相当于口语中的“甭说”。这里的“何况”既不能用“而且”替换,也不能用“况且”替换。这说明“而且”多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况且”只能用来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何况”主要用来表示“逼近一层”的意思,也可用来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以上内容可列下表:表示一般

《“四两拨千斤”——虚词》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标签:语文备课资料,http://www.51jxk.com
四、而且/况且/何况
“而且、况且、何况”这三个都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但意义和用法并不完全相同。比较:
①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而且在于改造世界。
②不告诉他,她一定会着急,况且这事终究是要告诉他的。
③这件事连小孩子都知道了,何况大人呢?
虽然这三句话都是递进关系,但是所用连接词不同。例①表示一般的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而且……”,这里的“而且”不能用“况且、何况”来替换。例②用“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即在已经说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中说的“再说”。这里的“况且”可以换成“何况”;有时似乎也可以换成“而且”,但用了“而且”,“追加理由”这一层意思就不那么显著了,因此在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时不宜用“而且”。例③用“何况”,有“逼近一层”的意思,一浅一深的两件事,浅的如此,深的更不用说了,相当于口语中的“甭说”。这里的“何况”既不能用“而且”替换,也不能用“况且”替换。这说明“而且”多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况且”只能用来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何况”主要用来表示“逼近一层”的意思,也可用来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
以上内容可列下表:
表示一般的递进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 表示逼近一层
而且 + - -
况且 - + -
何况 - + +

(4.2 节内容参考王理嘉、符淮青、马真、李小凡《现代汉语专题教程》有关内容)
五、参考文献链接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有删节)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如“的、把、被、所、呢、吗”,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
除此以外,实词和虚词还有以下一些区别:(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2)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例如“有”,可以组成“我有”、“都有”、“屋里有”,也可以组成“有人”、“有进步”、“有吗”。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例如“吗”、“的”总是后置的(好吗、新的),“也”、“被”总是前置的(也去、被发现)。(3)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于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是指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80年。有删节)
我们把词分成若干类,并不等于说这些类之间没有交叉。一个词兼属几类,这种情况在各种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就汉语来说,大致有三种情况:
(1)词类活用:某类词临时借用作别类词。这是一种特殊表达方法,口语里用得多一些。例如:“把眼光放远些,别那么近视眼!”“这就未免太官僚主义了。”书面语里有时候也可以见到这种用法。例如:“……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鲁迅:《社戏》)
(2)中间状态:某类词取得了别类词的某些特点,但是没有完全转变成那一类词。比如形容词主要表示状态和性质,通常不带表示动态的标志,但有时候也能带这种标志:“地上湿了一大片”,“前几天冷过一阵”,“会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外头冷,进来暖和暖和”,“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这些例子里的形容词有了动词的某些特点,但没有完全变成动词,可以说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又如“家庭访问、图书管理”等动名词短语,那里边的动词“访问、管理”在句子里处于名词的地位,但是也还没有完全成为名词。
(3)词类转变:某类词完全取得了别类词的特点。例如:“他把螺丝紧了又紧”,“炉子上正热着饭呢”,“端正学习态度”,“丰富实践经验”,“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里的形容词都表示“使动”的意义,已经转变为动词;也就是说“紧、热、端正”等兼属形容词、动词两类。
●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有删节)
词的语法功能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上,汉语中的大多数词都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比如:“太阳、北京、学校、东方、美丽、升、起、红、多、很”等词可以组成“太阳红”、“太阳升起来”、“北京很美丽”、“北京学校很多”、“东方升起红太阳”等语句。这些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统称为实词。现代汉语中共有八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区别词、副词、代词。实词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另一些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如“把、从、和、而、如果、即使、了、的、吗、啊”等统称为虚词。现代汉语的虚词共有四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虚词一般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客观世界的语言现象是很复杂的,本书说实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实词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虚词只有语法意义,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论的。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词类,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比较突出的是副词。由于汉语的副词内部本身比较驳杂,有些意义比较虚化,有的意义比较实在,有的能够单用,有的不能单用。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副词归入实词或虚词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副词“很、再、就、又、也”等,虽然都可以充当句法成分,但它们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总之,现代汉语的副词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类词。现在中学实行的“系统提要”和一些教科书、语法书以及绝大多数的虚词词典都将副词归入了虚词,而我们教材从基本的句法功能出发,将副词归入了实词,都是一种权宜的处理方法。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有删节)
从数量上看,虚词要比实词少得多,但其重要性,从总体上说不亚于实词,就个体说大大超过实词。拿汉语来说,我们要是取消某些常用实词(如桌子、馒头、电灯、吃、走、好等),对交际当然会有所影响,但不会就此没法说话,只是话要说得啰嗦些罢了。可是如取消了“的、了、把、不、也、呢”这些虚词,那影响可就大了。可能因此就无法用汉语进行正常交际。下面几个实例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虚词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1)我把他叫来了。(2)他买的苹果不好。(3)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例(1)去掉“把”,这话的意思就不大能用别的话来表达;要是将“把”换成“被”,意思就大不相同。例(2)如去掉“的”,意思也就完全变了。原是说那苹果不好,去掉了“的”,变成他买苹果那件事不好了。例(3)有“才”没有“才”,影响到“社会主义”跟“救中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才”,只是说社会主义有救中国的可能;有了“才”,“社会主义”变成了救中国的唯一条件。上面提到的“把、的、才”都是虚词。


 

追忆

上一页  [1] [2] 


Tag:语文备课语文备课资料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
上一篇:高考话题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