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高中学习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话题作文指导» 正文

高考话题作文指导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高考复习资料   阅读:8987

概要: “写作”测试内容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1、基础等级:a 符合要求 b 符合文体要求 c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d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e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f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2、发展等级:a 深刻 b 丰富 c 有文采 d 有创新作文基本原则:立足“基础”求“发展”。从2000年起,全国高考作文开始按照等级评分。其中“基础等级”是构成写作成绩的基本要求。试想,如果基础等级分得不到保证,有如何能在“发展等级”上赢得加分,所以决不能抛开最基本的训练要求而一味寻求“发展”,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在立足“基础等级”的前提下,要求获得高分,必须达到“发展等级”的要求。由于发展等级在作文评分中只占10分,有些同学认为去取10分,不值得追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作文中有一点特别突出,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除了能拿到“发展”分外,“基础”分也会打上去。所以一定要加强“发展”等级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放开手脚,敢于展示才华,在立意“深刻透彻”、表达“生动形象”、语言“有创新”等方

高考话题作文指导,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写作”测试内容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a 符合要求   b 符合文体要求   c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d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e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f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a 深刻   b 丰富   c 有文采   d 有创新

作文基本原则:
立足“基础”求“发展”。
从2000年起,全国高考作文开始按照等级评分。其中“基础等级”是构成写作成绩的基本要求。试想,如果基础等级分得不到保证,有如何能在“发展等级”上赢得加分,所以决不能抛开最基本的训练要求而一味寻求“发展”,否则可能得不偿失。
在立足“基础等级”的前提下,要求获得高分,必须达到“发展等级”的要求。由于发展等级在作文评分中只占10分,有些同学认为去取10分,不值得追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作文中有一点特别突出,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除了能拿到“发展”分外,“基础”分也会打上去。所以一定要加强“发展”等级的意识,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放开手脚,敢于展示才华,在立意“深刻透彻”、表达“生动形象”、语言“有创新”等方面上下功夫。
学会选择。
 话题作文给了考生足够的选择的“自由”。学会选择,至少包括两点:一是选择擅长的文体。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以选记叙文来写,甚至写成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以选议论文来做,或者夹叙夹议。二要选择熟悉的内容。要在与话题相关的众多内容里,优选熟悉而典型的素材,或用作记叙文的题材,或用作议论文的论据。
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强,限制少,题目大,800字的短文较难写实,因此将大题目化小写细就是必不可少的素养。只有“以小见大”,才能避免信马由缰、言不及义,才有利于写出个性和特点。
学会拟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拟题目,所以应当努力提高拟题的水平。作文题目首先要准确,此外,还可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

一、记叙文写作注意要点: a 记叙文,记叙是主体,必要的一两句议论和抒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切忌抒情议论过多,冲淡文体,使之显得不伦不类。   b 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写出事件的波澜,写人的记叙文要注意肖像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  c 充分利用环境描写能起到的烘托气氛的作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的表现人物细微心理变化和性格的作用。
记事记叙文
融……
终于,在远处茫茫的雪色里,出现了六路车臃肿的身躯。在大雪里等了半个钟头的人们都兴奋起来,刚才的饥饿疲乏一扫而光,一个个收起伞,抹抹头发,扶扶眼镜,甚至于捋捋袖子……战斗的激情在每个人眼里燃烧着。我也不敢怠慢,拉一拉滑下肩头的书包,冻木了的神经一下紧张起来。
车还在几十米外,人们已迫不及待的拥到了路中央。每个人都在紧张的估计着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不停的挤来挤去,两只手本能的将两边的人向后拨拉。
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它停稳,人们便一齐拥向前门、中门和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了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是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的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的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的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子的哭声。
也许人的弹性限度是很大的吧,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刚才车下的那么一大堆人竟然都“压缩”进了汽车狭小的空间,车门勉强闭拢了。车像个吃得过饱的大肥猪,哼哧哼哧的前进了,只抛下了几个老弱病残在望“车”兴叹。
我被人流拥到了车窗边,平时连俯卧撑都做不了几个的胳膊,这是不得不撑在窗边的扶手上,承受着身后不断涌来的压力,关节在咔咔作响。
车窗上结了层不很美丽的冰凌,奇形怪状的,冷冷的泛着光……
车又到了一站,我挺了挺酸痛的身子,准备接受第二次浪潮的冲击。
车门在一双双手的帮助下,吱吱嘎嘎打开了。同样的场面,同样的脸孔,同样的眼睛,却似乎又有不同的地方。车门口是顶绿色的军帽,在乱糟糟的人群中很醒目。帽下那张脸,带着成熟,也带着稚气。一道不长的伤疤破坏了它的完美,却给他带来了军人的刚毅与坚强。这张脸,我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他和电视上那些报告团的英雄们有着多么相同的气质啊!是的,我没有猜错,他胸前那闪光的,不正是一枚勋章吗?猛然,我愣住了。它的左袖管空荡荡的,被一旁的人挤成了一团。那只胳膊,也许不久前还紧紧握着冲锋枪,而现在,却完全失去了。在这群四肢健全的人中,它的另一只强壮的手臂,紧紧拽着一个小女孩,使劲把她从人群中解救出来,向车上推。胸前的勋章经不住挤压,掉下来,滑进了人缝里。军人顾不上去寻找,只是急急地、大声地说着:“大家别挤,小心孩子!”憨厚的脸上布满了焦虑,伤疤在痛苦的抽搐。是为这和平环境中的“战斗”痛苦吗?是为自己与战友浴血奋战保卫着的孩子在这里得不到关心而痛苦吗?我愣愣的看着这一切,心跳得很急很快,撞的胸口直疼……
一双双手还在努力的向上扒着,然而碰到了那软软的袖管,便迟疑了,犹豫着缩了回来;一双双瞪大的粗暴的眼睛,看到了那仅存的坚强的胳膊,仿佛被刺痛了,不安的移开了;一双双狂躁的脚也迟钝起来,慢慢向后移去。外边的吵闹静了下来。车内不知发生了什么,一个个闭了嘴,惊奇的向门口张望。于是世界便静了下来,只有雪花和谐的簌簌的落着。我忽得觉出这竟是比舒伯特的《小夜曲》还要美妙的旋律,以前怎么没这个感受呢?
军人刚把小女孩推上汽车,猛然觉察到了这一切,不解的回过头,满脸疑惑的望着身后的人。那一张张脸上没有了刚才疯狂的神情,一双双眼睛里漾满了敬重与歉疚。一个中年人从雪地里拾起了那枚勋章,用手绢轻轻擦着。军人不安起来,脸红了,同时眼睛里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他又局促的招呼着:“让老人和孩子先上,快点……”中年人走过来,轻轻的把勋章别在他胸前,那金色更亮了。他的喉头在压抑的耸动,是压抑着心头的激动,还是被人理解的欣慰?
人们有次序地上车了。先是老人和孩子,接着几个人硬是拥这这位军人上来了。好几个人站起来让座,给老人,给妇女,给那位军人。也许是中间的人自动靠紧了,车厢里显得宽松了些。每个人脸上紧绷着的肌肉松弛下来,都带着温和的笑意;一双双冷冰冰的眼神也开化了,流露着亲切的温情。一张张纸币或一枚枚硬币传过去,一张张蓝色的、黄色的车票传过来。人们互相谈着话,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售票员一边忙碌着,一边微笑着报站名。
不知是车里人多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车窗上的冰屑化了,成股地往下流……

写人记叙文(注意外貌和语言描写)
我始终忘不了她
隐隐地,她又出现了。依然穿者临别时那条浅粉色的短裙,依然留着孩童般天真烂漫的童花头,依然闪动着那双在大笑时会弯成两枚又黑又亮的小月牙似的眼睛,薄薄的唇边,依然跳动着三个美丽的小酒窝。
三个酒窝?!怎么会是三个?!是三个,一点不会错的,左边一个,右边两个。“我和‘三’有缘。”我耳畔又回响起了她那多少还残留着奶味的声音:“我的脸上长着三颗黑痣;我嘴边有三个酒窝;我左耳朵上长着一个附耳,就算……就算三个耳朵吧!”她笑了,露出一排玉石般的小白牙。
“‘三’是个最不吉利的数!”我挑衅的说,“自古以来,‘三’在中国就不是个好字!抽烟抽到第三根就要熄灭,另点上第四根……这些,你懂吗?”
她尖声尖气的反击我:“我这叫‘不对称美’,懂吗?如今国际美学趋势正向不对称发展。这种特点,打着灯笼也难找呢!单凭这三个酒窝,也比两个酒窝的人笑起来又魅力!”说完,他又歪着头笑了。三个小酒窝也挑战似的荡漾开来。

[1] [2] [3]  下一页


Tag:高考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资料大全高中学习 - 高中语文 - 高考复习资料
上一篇:试卷中常见的名言名句集锦(苏教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