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备课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正文

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01-06 14:30: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备课   阅读:8325

概要: 第四个层次,这里有一条重要线索,是所有的研究鲁迅的艺术的人都忽略了的:为什么作品中冒出一个“我”来,这个“我”和故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所占的篇幅还相当大,全文十六页,开头和结尾,我的情绪描写,把将近三页,把近五分之一的篇幅给了情节毫不相干的人物。鲁迅不是说写完之后,至少要看两遍,尽量把可有可无的去掉吗?把“我”拿掉并不影响祥林嫂的命运呀。 但是作为小说,不能。这个“我”有深意。从哪儿讲起?从祥林嫂死了以后的反应讲起。 茶房认为祥林嫂“还不是穷死的”,他的看法,和故事有什么关系?没有。能够删节吗?不能。鲁迅在说明,在茶房看来,穷了就要死是很自然的,没什么不正常的,没有什么悲惨的,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可是鲁迅以全部文本显示的,却不是这样,如果她是是穷死的,那她的悲剧就是经济贫困的悲剧。但是,《祝福》所突出的,祥林嫂的死因,是受了极其野蛮荒谬的迷信观念的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外来的,同时是她自己的。这不是经济贫困导致的悲剧,而是精神焦虑的恐怖造成的。可是,人们普遍却看不到这种恐怖,因而麻不仁。 这个“我”特别选了什么时刻去写祥

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必修三),标签:语文备课资料,http://www.51jxk.com
       第四个层次,这里有一条重要线索,是所有的研究鲁迅的艺术的人都忽略了的:为什么作品中冒出一个“我”来,这个“我”和故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所占的篇幅还相当大,全文十六页,开头和结尾,我的情绪描写,把将近三页,把近五分之一的篇幅给了情节毫不相干的人物。鲁迅不是说写完之后,至少要看两遍,尽量把可有可无的去掉吗?把“我”拿掉并不影响祥林嫂的命运呀。
      但是作为小说,不能。这个“我”有深意。从哪儿讲起?从祥林嫂死了以后的反应讲起。
      茶房认为祥林嫂“还不是穷死的”,他的看法,和故事有什么关系?没有。能够删节吗?不能。鲁迅在说明,在茶房看来,穷了就要死是很自然的,没什么不正常的,没有什么悲惨的,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可是鲁迅以全部文本显示的,却不是这样,如果她是是穷死的,那她的悲剧就是经济贫困的悲剧。但是,《祝福》所突出的,祥林嫂的死因,是受了极其野蛮荒谬的迷信观念的打击。这种打击不仅是外来的,同时是她自己的。这不是经济贫困导致的悲剧,而是精神焦虑的恐怖造成的。可是,人们普遍却看不到这种恐怖,因而麻不仁。
      这个“我”特别选了什么时刻去写祥林嫂的死亡呢?旧历年关,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什么这个题目叫《祝福》呢?所有的人,过年都敬神,祈求来年更大的幸福。祥林嫂死了,在鲁迅看来,其特别悲惨在于,表面上没有刽子手,实际上,刽子手就在每一个人的脑袋里。因而,鲁迅花了很多篇幅,正面描写了鲁镇人把他的悲剧当作谈资,当作笑料,当作自己优越的显示,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是对祥林嫂的生命的的摧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人对于她的死,都有责任。可是整个鲁镇没有一个人感到痛苦,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祝福的欢乐之中。鲁迅特别写道:女人忙得在水里洗东西,手都浸泡红了。还可以闻到放炮仗的火药的清香,但是听来这炮仗的声音是“钝响”。既然是火药的清香,又是欢乐的氛围,如果“我”和大家一样欢乐,听节日的炮竹,应该是“脆响”啊,怎么是“钝响”呢?这是说明,“我”内心很沉重,沉闷,节日的炮仗声在我感觉中,才是“闷”的,同样的道理,天上的云是“铅色”的。《祝福》开头这一段,是很有匠心的,许多论者,分析祥林嫂的命运,对于“我”和开头和结尾的大段文章,占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视而不见。要知道,这里的艺术感觉,是多么精深啊:一方面是非常欢乐的祝福的氛围,一方面又是非常沉重的悲痛。我这里念一段: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按:灵魂的有无?也许有也许没有,“我”说不清)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活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所有的人,都不感到悲痛,只有这个和祥林嫂悲剧毫不相干的人,内心怀着不可排解的负疚感。要知道,鲁迅的深邃就在这里,祥林嫂死亡,如果有一个具体的凶手的,那就比较好办,比较容易解气了,像《白毛女》,有一个黄世仁,可以拿来把他毙掉。但是,人们脑子里的封建观念,是不能枪毙的呀,思想观念,国民性,是不会这么轻易地消亡的。鲁迅的艺术,是要启示读者反思,对寡妇的成见,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吃人的。这种观念,每个人都有,当然每个人又可能身受其害,然而当看着他人受害的时候,却又怡然自得。因而鲁迅对于祥林嫂的诸多情节,采取幕后虚写的办法,却把主要篇幅来描写祥林嫂所遭遇的冷嘲,那么痛苦,可得不到一丝同情,相反,招来毫无例外的摧残。鲁迅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写她反复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自我谴责。她的期待是很卑微的,哪怕是一点同情,只要有人愿意听一下她的悲痛,她的精神焦虑就减轻了。她反复陈说,引来的却是上上下下,普遍的冷漠和以她的痛苦取乐。
      这里我想到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苦恼》,五四时期胡适从英文翻译了,登在《新青年》上。写一个马车夫姚纳,老了,希望让儿子来接班。可是他儿子却突然死了。小说开始时,这个姚纳,在彼得堡的夜晚的街上,一任雪花落在肩头。他在等待客人。他内心最迫切的需求不是得到车资,而客人听他诉说失去儿子的痛苦。但是,来了一个客人,他就开始诉说,可是客人没有兴趣,不听。又来了一些客人,他又开始诉说,不但不听,而是兴高采烈,打他的脖儿拐。但是,他并不感到太痛苦,只要有人听他诉说,哪怕打他,他的痛苦,就减轻了。一旦这些人,消失了,他反而感到,痛苦就像大海一样,把他淹没。他只好回到大车店。看到一个人,从床上爬起来。他以为又可以找到一个倾听的对象了。可是那人,喝了一点水,倒头便睡。他的痛苦实在无法解脱,只好到马圈里去,把自己的痛苦讲给小马听,小马安静地听着,还用舌头舐着他的手。契诃夫写的艺术震撼力在于,1,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一至于此,连马都不如;2,小人物的心灵需求,很卑微,仅仅是倾听,这对他人并无损失,于主人公,于事无补。但是,就是这一点点同情,人间也极其匮乏。鲁迅显然受到这种美学原则的启发,强调的是,祥林嫂在精神上的孤立到没有法活的程度。当然,鲁迅把原因归结为封建礼教,而契诃夫却并不在乎社会文化的原因,在人性本身。人与人之间,竟有这样的隔膜,这样的自私,这样的悲哀,这样的寒冷,我甚至感到,有一点黑色幽默的性质,是不是呢?
      鲁迅的艺术的匠心就在于,人们对于这样的惨剧,不但没有恐怖,相反整个鲁镇浸沉在欢乐的氛围之中,连众神都在享受香宴以后醉醺醺的:这一点也是许多论者忽略了的,为了把问题说得比较清楚,我不得不作些引述:
       我给那些因为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的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无处的爆竹声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众圣,歆享了牲“酉曲豆”(三字合一)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作品中的我,可以算是鲁迅,那意思是,在某种意义上,又不完全是鲁迅.什么地方不是鲁迅呢?这里,“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我”是真的懒散而舒适地不再苦恼自己,摆脱了沉重的、不可解脱的负疚感了吗?当然不是,这是反话,这说明,他的愤激到甚至很悲观。更明显的则是,连神,天地众圣,也在享受了福礼之后,一个个“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当然也是反语。恰好说明,这个唯一的清醒者,甚至有点绝望的、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正是对整个鲁镇没有一个人感觉到悲痛的一个反拨。
       鲁迅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批判的不是一个鲁四老爷,像鲁四老爷这种人,解放以后镇压反革命或者清理阶级队伍,都弄不到他头上。因为,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皱了皱眉头,这不算罪,最后,祥林嫂死了,他说,死在过年祝福期间,不是时候,可见是个“谬种”,这是意识形态问题,谈不上人身侵犯。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头”,也拿他无可奈何。他写的是一种可怖的观念,习以为常,没有人感到的悲剧,才是最大的悲剧。
      鲁迅写死亡的悲剧,最重要的成就不在写死亡本身,而在死亡的原因和死亡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感受。所以,祥林嫂的故事中有好多环节,逃出来的情节,被抢亲的情节,孩子、丈夫死的情节、譬“捐门槛”的情节,等等,鲁迅都放到幕后去了,只让人物间接叙述。鲁迅正面写的是这些情节的后果,尤其是在人们心目中引起思绪和感觉,这是关键。鲁迅的艺术原则,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事情不重要,情节链可以打碎,可以省略,可以留下空白,可以一笔带过,重要的是周围的人们怎样感觉,或者用叙事学的、结构主义的话来说,关键在于人物怎么“看”呀。
 

刘丽雯

上一页  [1] [2] [3] 


Tag:语文备课语文备课资料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备课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字词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