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知识网诗词名著阅读文言文文言文阅读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 正文

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

[10-16 18:33:35]   来源:http://www.51jxk.com  文言文阅读   阅读:8350

概要:(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侧之高,下有不测之深②;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③。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注释】①家君:父亲。对自己或他人父亲的尊称。荷(hè):担当;承受。②阿(ē):山的拐角儿。切(rèn):长度单位,一何等于七尺或八尺③渊泉:深泉。【译文】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季方说:“我父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桂树;上有万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①。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②。”【注释】①咨:询问。②“元方”两句:指两人论排行有长幼之别,论功德

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标签: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http://www.51jxk.com

  (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侧之高,下有不测之深②;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③。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家君:父亲。对自己或他人父亲的尊称。荷(hè):担当;承受。

  ②阿(ē):山的拐角儿。切(rèn):长度单位,一何等于七尺或八尺

  ③渊泉:深泉。

  【译文】

  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季方说:“我父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桂树;上有万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

  (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①。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②。”

  【注释】

  ①咨:询问。

  ②“元方”两句:指两人论排行有长幼之别,论功德就难分高下。按:这两句不会是陈寔的原话,因为父亲不会称呼儿子的字。

  【译文】

  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杰出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论述自己父亲的事业和品德,两人争执不下,便去问祖父太丘长陈寔。陈寔说:“元方很难当哥哥,季方也很难当弟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①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②。

  【注释】

  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胡:古时西方、北方各少数民族统称胡。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②班军:班师;出征的军队调回去。

  【译文】

  荀巨伯到远处探望朋友的病,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朋友对巨怕说:“我这下活不成了,您可以走了!”巨伯说:“我远道来看您,您却叫我走;损害道义来求活命,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干的事吗!”强盗进了郡城,对巨伯说:“大军到了,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竟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我自己代朋友去死。”强盗听了互相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有道义的国家!”于是就把军队撤回去了,全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10)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①。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②。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③。

  【注释】

  ①华歆:字子鱼,汉桓帝时为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太尉。同邴原、管宁一起在外求学,三人很友好,当时人们称他们三人为一龙,说华歆是龙头。管宁是龙腹,邴原是龙尾。闲室:静室,这里指家庭。朝典:朝廷的礼仪。

  ②恣:任凭。柔爱:和睦、友爱。

  ③二门:两家。雍熙:和乐。轨:法则;准则。

  【译文】

  华歆对待子弟很严肃,虽然是在家里,礼仪也像在朝廷上那样庄敬严肃。陈元方兄弟却是尽量实行和睦友爱的办法。但是两个家庭内部,都没有失掉和睦安乐的治家准则。

  (1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①。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捉:握;拿。掷:扔;抛。

  ②席:坐席,是古人的坐具。轩冕:大夫以上的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这里是指有达官贵人过门。宁、歆:上文称管,这里称宁,同指管宁;上文称华,这里称歆,同指华歆。古文惯例,人名已见子上文时,就可以单称姓或名。废:放弃;放下。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举锄锄去,跟锄掉瓦块石头一样,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管宁就割开席子,分开座位,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12)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②。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③。”

  【注释】

  ①王朗:字景兴,汉末为会稽太守,人魏后官至司徒。识度:识见、气度。

  ②蜡(zhà):祭祀名,古代一种年终祭祀,在十二月合祭万物之神。燕:通“宴”。

  ③形骸之外:指表面的东西。形骸:指人的身体。

  【译文】

  王朗常常在识见和气度方面推崇华歆。华歆曾经在蜡祭那天把子侄聚到一起宴饮,王朗也学他的做法。有人向张华说到这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学些表面的东西,因此距离华歆越来越远。”

  (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辄:立即;就。

  ②疑:迟疑;犹豫不决。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译文】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14)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①。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②。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③。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所得被④。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人,是个孝子。因为侍奉后母,年纪很大才进入仕途,官至太常、太保。

  ②好:美好;优良。守:守护。指防止风雨鸟雀糟蹋。

  ③时:有时。

  ④暗斫(zhuó):偷偷地砍杀。私:小便。

  【译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非常小心。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李子特别好,后母一直派他看管着。有时风雨忽然来临,王祥就抱着树哭泣。有一次,王祥在另一张床上睡觉,后母亲自去暗杀他;正好碰上王祥起夜出去了,只砍着空被子。王祥回来后,知道后母为这事遗憾不止,便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自己。后母因此受到感动而醒悟过来,从此就当亲生儿子那样爱他。

  (15)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①。

  【注释】

  ①阮嗣宗:阮籍,字嗣宗,魏代人,竹林七贤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大将军,晋文王司马昭辅政时,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步兵校尉。对可马氏的黑暗统治抱消极抵抗的态度,谈玄学,纵酒,不议论别人,行为狂放,不拘礼法。玄远:奥妙深远。臧否(Pǐ):褒贬;评论。

  【译文】

  晋文王称赞阮嗣宗是最谨慎的,每逢和他谈话,他的言辞都很奥妙深远,未曾评论过别人的短长。

  (16)王戎云:“与稽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①。”

  【注释】

  ①嵇(jī)康:字叔夜,任魏朝中散大夫,世称稽中散,与阮籍等称竹林七贤,为人内心谨慎,而行为狂放,崇尚老庄哲学,借以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后遭诬害,被司马昭处死。

  【译文】

  王戎说:“和嵇康相处二十年,未曾看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1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①。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②。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③?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④。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⑤。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文言文阅读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诗词名著阅读 - 文言文 - 文言文阅读
上一篇:言语第二_文言文大全
《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相关文章
  1. 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
  2. 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