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②嗤(chī):讥笑。③左右:帮助。④所以:缘故。【译文】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26)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力母炊爨作食①。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②。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③!”【注释】①祖光禄:祖纳,字士言,东晋时任光禄大夫。炊爨(cuàn):生火做饭。②王平北:王义(yì),字叔元,曾任平北将军。饷:赠送。取:任用。中郎:近侍之官,担任护卫、侍从,所以下文戏称为奴。③百里奚(xī):人名。关于百里奚,历史上有不同记载,据《史记·秦本纪)载,百里奚是春秋时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时俘虏了他。逃跑后,被楚国人抓住,秦穆公听说他有才德,就用五张羊皮赎了他,授以国
德行第一_文言文大全,标签:高一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助读,http://www.51jxk.com②嗤(chī):讥笑。
③左右:帮助。
④所以:缘故。
【译文】
顾荣在洛阳的时候,一次应邀赴宴,发现上菜的人有想吃烤肉的神情,就把自己那一份让给了他。同座的人都笑话顾荣,顾荣说:“哪有成天端着烤肉而不知肉味这种道理呢!”后来遇上战乱过江避难,每逢遇到危急,常常有一个人在身边护卫自己。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原来就是得到烤肉的那个人。
(26)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力母炊爨作食①。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②。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③!”
【注释】
①祖光禄:祖纳,字士言,东晋时任光禄大夫。炊爨(cuàn):生火做饭。
②王平北:王义(yì),字叔元,曾任平北将军。饷:赠送。取:任用。中郎:近侍之官,担任护卫、侍从,所以下文戏称为奴。
③百里奚(xī):人名。关于百里奚,历史上有不同记载,据《史记·秦本纪)载,百里奚是春秋时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时俘虏了他。逃跑后,被楚国人抓住,秦穆公听说他有才德,就用五张羊皮赎了他,授以国政,号为五羖大夫。羖(gǔ):黑色的公羊。
【译文】
光禄大夫祖纳少年时死了父亲,家境贫寒,他生性最孝顺,经常亲自给母亲做饭。平北将军王义听到他的好名声,就把两个婢女送给他,并任用他做中郎。有人跟他开玩笑说:“奴仆的身价比婢女多一倍。”祖纳说:“百里奚又何尝比五张羊皮轻贱呢!”
(27)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①。王丞相往看之②。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③。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④!”即启用为吴兴郡。
【注释】
①住泊:停泊。青溪渚(zhǔ):地名,临近建康。
②王丞相:王导,字茂弘,辅助晋元帝经营江左,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后任丞相。
③卒:通“猝”(cù),突然。舫(fǎng):船。殆(dài):几乎。
④胡威:人名。胡威的父亲胡质为官清廉,做荆州刺史时,胡成从京都去看他。胡威回家时,他只给了一匹绢做口粮钱。胡威一路上自己打柴做饭,胡质手下一个都督在途中常资助胡威。胡威问明情况后,把那匹绢给了都督,并把这事告诉了父亲。胡质认为这有损于自己的清廉,就把那个都督抓来打了一百棍,把他开除了。
【译文】
周镇从临川郡解任坐船回到京都,还来不及上岸,船停在青溪渚。丞相王导去看望他。当时正是夏天,突然下起暴雨来,船很狭窄,而且雨漏得厉害,几乎没有可坐的地方。王导说:“胡威的清廉,哪里能超过这种情况呢!”立刻起用他做吴兴郡太守。
(28)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①。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②;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③。
【注释】
①邓攸:字伯道。弟弟早死,留下一个儿子由邓攸抚养。逃难路上,他挑着两个孩子,觉得势难两全,就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保全了弟弟的儿子。
②历:经过。所由:根由,指身世。
③德业:德行和事业。玷(diàn):污点;过失。
【译文】
当初邓攸躲避永嘉之乱,逃难江南,在半路上扔下了自己的儿子,保全了弟弟的儿子。过江以后,娶了一个妾,非常宠爱。一年以后,询问她的身世,她便详细诉说自己是北方人,遭逢战乱,逃难来的;回忆起父母的姓名,原来她竟是邓攸的外甥女。邓攸一向德行高洁,事业有成就,言谈举止都没有污点,听了这件事,伤心悔恨了一辈子,从此便不再娶妾。
(29)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①。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②。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③。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箧④。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⑤。
【注释】
①王长豫:王悦,字长豫,是王导的长子,名望很高,能承欢膝下,得到王导的偏爱,官至中书侍郎。色养:指侍养父母有喜悦的容色。
②敬豫:王恬,字敬豫,是王导的次子,放纵好武,不拘礼法,曾任魏郡太守。
③台:中央机关的官署,这里指尚书省。按当时王导录尚书事。
④曹夫人:王导的妻子,姓曹。并当:也作屏当。整理;收拾。箧(qiè):小箱子。
⑤簏(lù):竹箱子。
【译文】
王长豫为人谨慎和顺,侍奉父母神色愉悦,克尽孝道。丞相王导看见长豫就高兴,看见敬豫就生气。长豫和王导谈话,总是以谨慎细密为本。王导要去尚书省,临走,长豫总是送他上车。长豫常常替母亲曹夫人收拾箱笼衣物。长豫死后,王导到尚书省去,上车后,一路哭到官署门口;曹夫人收拾箱笼,一直把长豫收拾过的封好,不忍心再打开。
(30)桓常侍闻人道深公者①,辄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达知称,又与先人至交,不宜说之②。”
【注释】
①桓常侍:桓彝,字茂伦,曾任散骑常侍,是在皇帝左右以备顾问的官。深公:竺法深,是一个德行高洁,善谈玄理的和尚。
②宿名:久为人知的名望。先达:前辈贤达。
【译文】
散骑常侍桓彝听到有人谈论竺法深,就说:“此公素来有名望,而且受到前辈贤达的赏识、赞扬,又和先父是最好的朋友,不该谈论他。”
(31)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效之,不亦达乎!”
【注释】
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卢:马名。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
【译文】
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
(32)阮光禄在剡①,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婪之。
【注释】
①阮光禄:阮裕、字思旷,任东阳太守,后被召为金紫光禄大夫,不肯就任。不过也因此而用官名称呼他为阮光禄。判:即第24 则中的判县。阮裕去职还家,住在剡山。
②何以车为:要车子做什么。“何以..为”是文言文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译文】
光禄大夫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经有过一辆很好的车,不管谁向他借车,没有不借的。有个人要葬母亲,心想借车,可是不敢开口。阮裕后来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我有车,可是让别人不敢借,还要车子做什么呢!”就把车子烧了。
(33)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①。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②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③遂遣之。
【注释】
①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②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后任中书监、录尚书事,进位太保,死后赠大傅。膝边:膝上。”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正像第6 则中的“膝前”一样。谏(jiàn):规劝。念:怜悯;同情。
③容:面容;脸上的神色。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译文】
谢奕做判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醇酒罚他喝,以至醉得很厉害,却还不停罚。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你要把他放走吗?”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