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范文写作总结报告党政报告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正文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01-07 03:31:07]   来源:http://www.51jxk.com  党政报告   阅读:8583

概要:各位代表,我们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众团体的监督和支持,得益于驻哈部队和武警官兵的鼎力相助,得益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友人的热情关注和真诚合作,凝聚了外来投资者、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哈尔滨建设,为哈尔滨的发展、繁荣和文明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是结构和体制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大,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就业压力较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县乡财政增长乏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畅,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进出口额和利用外资规模较小;部分职能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服务意识不强,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二、今后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未来5年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标签: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党支部工作报告,http://www.51jxk.com
  
  各位代表,我们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群众团体的监督和支持,得益于驻哈部队和武警官兵的鼎力相助,得益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友人的热情关注和真诚合作,凝聚了外来投资者、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哈尔滨建设,为哈尔滨的发展、繁荣和文明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是结构和体制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民营经济总体规模不大,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就业压力较大;城乡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县乡财政增长乏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畅,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进出口额和利用外资规模较小;部分职能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服务意识不强,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5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未来5年,我们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特别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特别是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为我市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经济带来了新机遇。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发展浪潮,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我市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新一届政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市委“立足现有、挖掘潜能,追逐应有、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富民强市这个中心,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进体制和科技创新,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国家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和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5年发展目标是: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今后几年可预见的经济持续高增长期,力争“十五”后3年年均增长12%。在确保完成“十五”计划的基础上,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0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城乡面貌出现新变化。加快城市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两轴四环十射”立体化交通格局。完成“一江一岛”升级改造和冰雪景观建设,城市特色更加突出。大气、水的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绿化覆盖率40%,人均绿地面积9平方米,建成生态型园林城和环保模范城。加速小城镇建设,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5%,城市化水平50%。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增强,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利用外资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为突破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到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以下,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加快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建设,形成日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让大多数城市居民吃上来自原始森林的洁净水。
  
  ——社会文明实现新进步。“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市民道德、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有较大提高。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农村“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较大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6项战略。
  
  一是科教兴市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集中力量抓好一大批技术起点高、规模效益好的高新技术项目,打造国际焊接城、新材料城和软件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振动力之乡、工具和亚麻之城的雄风,把汽车、医药、食品、电子信息培育成支柱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哈尔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二是改革推动战略。突出抓好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适应入世新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社会各领域改革,逐步消除各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能干事的体制、干好事的机制,努力营造一切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社会环境。
  
  三是开放牵动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和竞争,提高我市经济外向依存度。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扩大出口与优化进口结合起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实施“封闭式”管理,营造最佳政策环境,把开发区建成省、市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招商引资的龙头,优势产业高度聚集的新兴工业基地。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目标,完善松北新区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大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松北新区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
  
  四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形成低消耗、可循环利用的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持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搞好城市绿化、环境治理和保护,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把哈尔滨建成适宜生活、创业、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城市。
  
  五是城市化战略。加快区划调整,适度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培育卫星城,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市区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支点,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把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发展乡镇企业与城市化紧密结合,调整农村生产力布局,促进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城市人才、科技、资本、教育、文化、卫生“六下乡”,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六是申奥带动战略。动员全社会力量,办好“十冬会”,为申办冬奥会积累经验。不辜负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重托,把申办冬奥会作为推动我市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长期任务,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申办下去。通过申办冬奥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增强城市凝聚力,提高我市现代化水平,加快哈尔滨跻身国际化大都市行列的进程。
  
  三、2003年的主要任务
  
  2003年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的6项原则,在市委的领导下,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以奋发有为、敢于拼搏的精神状态,全面开创我市各项工作新局面。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6%、12.5%、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8‰以内。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党政报告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党支部工作报告总结报告 - 党政报告
上一篇:《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