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二、公路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建养管并重。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好建设、养护和管理之间的关系,坚持建养管并重,才能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公路交通服务,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和负责任的部门。第三、公路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依靠”。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公路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的发展必须依靠社会力量。只有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依靠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依靠沿线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凝聚发展共识,整合发展资源,形成加快公路发展的新格局。第四、公路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公路发展出路在于改革。只有不断深化行业改革,加快公路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理念上、思路上、举措上不断突破,不断完善公路运行机制,才能更快地、持续地推动公路事业发展。第五、公路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实施科技兴路和依法治路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法治路是促进公路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提高科技对公路发展的贡献率,提高依法管理公路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保障公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六、公路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党
在全省公路工作会上的报告,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http://www.51jxk.com“十五”全省公路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先进省市相比、与CX重要战略支点地位的优势相比,仍然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公路发展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还不适应。特别是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技术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公路的综合服务功能与人民群众的出行要求还不适应。三是筹融资能力与公路加快发展要求还不适应。四是人才队伍与公路发展任务要求还不适应。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拓宽思路,认真研究,出台新的措施和办法,努力解决。
二、“十一五”是实现CX公路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正确认识“十一五”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CX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CX交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全省公路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任务艰巨、大有可为的重要发展期。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对我省公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特别是通村公路的建设必须作为“十一五”公路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是国家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水平,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公路部门要努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圈公路、城市出口路及省际出口路建设。
三是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强调,要“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农村公路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土地保护政策和“一事一议”制度,做到依法修路,修农民群众愿意修的路。
四是中部崛起战略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CX要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交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路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真正建成公路强省,充分发挥CX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区位优势。
五是新的交通发展理念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厅党组提出了“十一五”全省交通发展新的理念和思路,实行“四个转变”,即变“部门办交通”为“社会办交通”,变“大包干”为“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变“交通厅一级预算管理”为交通厅、市州交通专项资金分级预算管理,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精细化管理。公路部门要适应新体制,在新的体制下实施有效的行业监管。
我们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牢牢把握大势大局,着力实现新起点上的新跨越;着力转变增长方式,切实步入科学发展的新轨道;大力推进创新创业,不断增创兴路富路的新优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和谐公路的新境界;更加做到团结奋进,进一步开创公路先行的新局面。
(二)“十一五”全省公路发展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公路工作;坚持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全面提高全省公路综合服务功能;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神圣职责,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步伐;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坚持以科技兴路和依法治路为手段,不断探索公路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坚持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公路事业发展合力;坚持建、养、管、收与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公路。经过五年的努力拼搏,使全省公路事业跨上新的台阶。
(三)发展目标。
按照全省交通“整合资源、合力发展,统筹规划、科学预算,政策引导、分级管理,依法行政、公开和谐”的交通发展新理念和“五个翻番”、“五个基本形成”和“五个明显提高”的总体目标,“十一五”全省公路要遵循“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合力发展、建养并举,改革创新、完善机制,依法治路、公平效率”的总体思路,通过“六个努力”,形成“四通八达、功能完善、安全快捷、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全省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向“总体适应”转变。
1、努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通达深度进一步提升。全省100%的乡镇通等级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9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全省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客车通到村口、货车通到田头”。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农村公路的管理规范化。
2、努力优化路网结构。全省国道主干线、国省重要经济干线、农村公路相互支撑,联网配套,结构合理,安全快捷;区域公路网基本形成,“8+1”武汉城市圈实现公路一体化,武汉和江汉平原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公路现代化。公路总量增加,路网结构全面优化。
3、努力提升全省公路服务功能。全省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0%,国省干线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100 %,消灭宜林空白路段,基本消灭国省干线危险路段和危桥,公路标志标牌齐全规范。全省干支年平均好路率达到81%,其中国省干线好路率达到90%,公路IRI值在3.5以下。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基本实现机械化、专业化。
4、努力创新公路管理机制。根据公路建设业主、养护分级管理等新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制定出台行业管理新的规章和办法,建立行业管理法规规章制度体系,行业改革深入推进,公路信息化加快,行业管理实现规范化,“科技兴路”战略全面实施,公路科技含量提高,公路系统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
5、努力提高文明创建水平。到20xx年,力争使公路行业文明创建成果有新的突破,行业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行业窗口文明形象有明显特色,职工队伍素质有明显提升。行业文明创建覆盖面达100%,力争建成国家级文明行业,建成3—4条省级文明路、20—30条市级文明路。培养公路精英人才50名、技术管理骨干300名、岗位技术能手2000名;培植3—5名全国劳动模范、5—10名省级劳动模范。
6、努力构建和谐公路。要努力构建“质量公路”、“责任公路”、“平安公路”、“环保公路”、“节约型公路 ”、“公平公路”、“文化公路”以及“活力公路”,行业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公路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全省公路无重大腐败案件。
(四)主要任务。
1、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建设“网络村镇、安全便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网。加快通乡公路改造,提升通乡公路技术等级;建设县乡二级公路1506公里,新改建通乡沥青(水泥)路4230公里。新改建省际出口及断头路4900公里;建设通村公路4600公里、通行政村沥青(水泥)路7.08万公里;实施“渡改桥”2.7万延米。“十一五”共完成投资229亿元,县乡二级公路省每公里补助50万元;通乡沥青(水泥)路,恩施州国家每公里补助40万元,其他市省每公里补助20万元;省际出口及断头路省每公里补助30万元;通达工程每公里补助10万元;通畅工程国家和省规划项目每公里补助10万元。
2、着力推进“路网建设工程”,建设结构更加优化的国省干线公路网。强力推进一级公路建设,新增一级公路1041公里,一级公路总里程达到2127公里,比“十五”翻一番,90%以上县市通一级以上公路;继续推进国省干线二级公路改造,新增1311公里国省二级公路,国省干线全部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标准;打通省际断头路。建成神农架旅游公路和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十一五”干线路网建设共投入248.5亿元,实行定额补助政策,《2020年CX省骨架公路网》中未规划高速公路的县市一级公路项目按每公里500万元实施定额补助,其他项目按每公里400万元实施定额补助;国省干线二级公路改造继续实行“2、5、8”定额补助政策,即路基按每公里20万元、沥青路面每公里50万元、水泥路面每公里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