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五人墓碑记》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正文

《五人墓碑记》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132

概要:1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不久。 12、谈笑而死:表修饰关系。 13、颜色不少变:程度副词,稍微。14、或脱身以逃:有的人。15、轻重固何如哉:到底。16、是以蓼洲周公:因此。17、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凡是。18、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19、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假使。20、安能屈豪杰之流:怎么。21、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 句式辨析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谁为哀者?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文章结构一(1.2)叙修建五人墓的缘由,指出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1.记叙为五人修墓树碑的缘由。2.指出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二(3.4)追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的经过和五人慷慨就义的情景。3.记苏州市民的正义斗争和五人的壮烈牺牲。4.记苏州人民感念五人的从容就义,为他们收尸修墓。三(5.6)论述苏州反阉党斗争和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四(7)点出贤士大夫,照应篇首。(六)写作特点

《五人墓碑记》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1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不久。
     12、谈笑而死:表修饰关系。
     13、颜色不少变:程度副词,稍微。
14、或脱身以逃:有的人。
15、轻重固何如哉:到底。
16、是以蓼洲周公:因此。
17、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凡是。
18、斯固百世之遇也:确实。
19、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假使。
20、安能屈豪杰之流:怎么。
21、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           句式辨析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谁为哀者?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文章结构
  一(1.2)叙修建五人墓的缘由,指出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1.记叙为五人修墓树碑的缘由。
  2.指出五人之死的不同寻常。
  二(3.4)追叙苏州市民反阉党斗争的经过和五人慷慨就义的情景。
  3.记苏州市民的正义斗争和五人的壮烈牺牲。
  4.记苏州人民感念五人的从容就义,为他们收尸修墓。
  三(5.6)论述苏州反阉党斗争和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四(7)点出贤士大夫,照应篇首。
(六)写作特点:
 1.叙事议论有机融合
  本文有叙有议,就全篇说,是先叙后议,一、二两段叙事(五人墓缘起、崐斗争事迹)、三段评议五人死义的重大意义,是议论部分,但叙中有议,议中有叙。一段叙述五人墓缘起后,插入一段议论,赞扬“五人之义”,然后叙五人斗争事迹,三段在称赞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后,接叙“矫诏纷崐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事实,以论证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议论随叙事内容而发,事实随议论的需要而叙。从二者关系看,叙五人事迹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议论使五人事迹益见光辉,叙事与议论相辅相成,统一于“义”这一纲领之下,有机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反复对比
  对比: ⑴富贵之子、士大夫不关心国事无所作为死不足道和五人对比;
  ⑵大阉之乱变节易志的缙绅和五人的对比;
  ⑶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和五人对比;
⑷假想五人不死于义尽其天年而毫无意义和五人之死对比。
作用: 使五人之义跃然纸上,突出展现他们慷慨死义的壮烈事迹。
(七)精语品赏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对比之中表现出五人为义而死的难能可贵
2、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本文的中心句,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个人对于社会的重要。
(八)教材指瑕
本文将魏忠贤遣缇骑逮捕苏州东林党人周顺昌一事,定在"丁卯"(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实为“丙寅”(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之误,经学者辩正,已成定论。
文中另一时间问题,即反抗阉党的颜佩韦等五人,从被诛至后人为其修墓合葬,"为时止十有一月",亦有误。史料表明,五人墓修墓时间,在崇祯元年(戊辰,公元1628年),"十有一月"当为"廿有一月"之误
(九)文学知要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省太仓县)人。晚明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溥青年时候正是魏忠贤阉党专政,东林党人受到残酷镇压的时代。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以继承东林为己任,结纳社会上有节气,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重视发现和推举有操守的学者,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
在文学上,针对当时士大夫空疏不学的弊病,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同时强调“居今之世”,必须“为今之言”,“各为有用”。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朴质。曾编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著有《七录斋集》等。
本文是一篇墓碑记。墓碑记在古代文体中属于杂体。因为它必须说到死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要抒发作者对死者的悼念之情,有时还要由叙入议谈一点作者的感受。因此,它常常是将记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而本文又跟一般的墓碑记有所不同,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十)文化常识(此部分课前印发)
1、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了解古代纪年的方法:干支纪年、帝王即位年次纪年、帝王年号纪年、公元纪年;介绍古代对月中的特定日子的称谓,“晦”“朔”“望”“既望”。
古代纪年法
(1)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纪年法始于汉代,与年号纪年法并用。如公元184年记为中平元年甲子。干支纪年法中的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共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一定顺序组合,共六十单位,成为一个周期、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了解古代的宦官制度和魏忠贤的相关情况。
据历史学家介绍,用宦官在宫内供驱使,中外历史都曾经有过,在古代奴隶制时期的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等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宦官,而且其活跃程度不亚于当时的中国,但上述这些国家的宦官,均较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的宦官制度发展持续到明代,以所谓“二十四衙门”为基本主体,包括十二监,四局、八局,还陆续设立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成为一整套完整的运作机构,中国的宦官制度产生之早,延续之久,组织之严密,影响之大是世界少见的。
它与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帝王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使文武百官不敢有非份之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找到一些比文武百官更能信任的忠实奴仆生活在周围,作为自己的传声筒。而在后宫中,必须考虑到性别局限,使这些家奴既能在宫中朝夕相伴,又不会影响皇帝自身的利益。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通过阉割这种残忍的方式。历史上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越完善,宦官制度也就越健全。秦朝的赵高,东汉时期党锢之祸,唐朝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这些例子足以说明。
中国的宦官制度产生可以追溯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在父系氏族时期,长辈死后,必须将财产,权力传承给自己的后代,而不是别人的后代,他必须保证自己后代血统的纯正。在部落首长和奴隶主身边的男性家奴可以说是对自己家族血统纯正与否的重大危胁。从而就采用阉割来保证自己家族的血统纯正,这种宗法观念一直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深远。
3、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了解古代人物名称的书写习惯。
 a.直称姓名
    (1)用于自称。
     丘迟顿首。(《与陈伯之书》)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3)用于作介绍,为人所传。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b.称字、号、斋名、谥号
     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赤壁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