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正文

八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956

概要:13.“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用词准确。使用这些表意肯定的词语时,建立在对所说明的情况了解掌握得非常全面、非常准确的基础上。](三)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定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D ) 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A ) A.单调 B

八年级上《课内现代文阅读》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13.“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用词准确。使用这些表意肯定的词语时,建立在对所说明的情况了解掌握得非常全面、非常准确的基础上。]
(三)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将选定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D   )   
     A.着力    B.着重     C.下手   D.考虑   
    (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A   )   
      A.单调    B.冷清     C.孤独   D.清闲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C  ) 
      A.曲折    B.缠绕     C.突兀   D.蔓延
    2.这段话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 B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这段话说明中穿插的表达方式是(  B  )。   
    A.记叙和描写          B.描写和议论         C.描写、抒情和议论   
4.这段话所说的事物的特征是:[苏州园林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5.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B、D 、E )。   
    A.下定义   B.打比方   C.分类别  D.举例子  E.作比较  F.列数字   
    6.把本段中起描写作用的词句写在横线上:俯仰生姿  盘曲嶙峋的枝干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作用是:说明苏州园林的树木不讲究整齐划一,而讲究自然画意。  
本段说明的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8.“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9.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从概括到具体)。10.“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11.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讲究自然之美]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六、《中国石拱桥》
(一)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拦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文引用了张嘉贞和张鷟的赞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为了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和形式优美 ) 
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B ) A选文的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这种结构能给人完整清晰的印象。 B.选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C.选文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紧紧围绕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说明。 D.选文的最后一句是对赵州桥特点的概括总结。 
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符合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的特点。]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赞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本段开头部分运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使用科学测量得来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具体明晰的印象。]
本段介绍赵州桥特点,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特色与四周景色的配合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作者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介绍的。]
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赵州桥结构特点、艺术价值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 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卢沟桥]2、划线的三个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据、下定义、作比较 ]3、把这段文字分为四层,简述各层意思 [……年间//桥长……联拱石桥//永定河……坚固//桥面……①建桥时间②结构特点③结构坚固④形式优美。]
4、文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作者引用“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不能去掉,“几乎”是表程度,去掉后就成了完全与河面平行了,与实际不符,不准确。]

七、《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狼》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