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实录《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正文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教学实录   阅读:8578

概要: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时,按照上课惯例,从三方面做预习工作:一是不解之处;二是精彩之处;三是有误之处。每个同学至少要有一处发现,准备上课发言。[教学过程]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9页,这幅图中所画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在平时我们往往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普通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车夫的故事——老王。师: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开始提问发言。请语文科代表做好发言记录。生1:文中“脑袋慢”、“没绕过来”、“慢了一步”为什么要用引号引起来?生2:引号是为了引用老王说的话。生3:引号是为了直接引用老王说的话,为下文做铺垫。师:看来大家对引号的作用掌握的不错,回答的很好。给提问和回答的同学各加1分。生4: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生5:第一个不幸是指的从小营养不良,第二个不幸指的是得了恶病。师:那么由这两个方面来看,可以反映出老王生活的一个侧面,是什么呢?生6:苦!师:头脑真是灵活,给两位同学各加

《老王》教学实录(发散思维课),标签:教学实录范文,http://www.51jxk.com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时,按照上课惯例,从三方面做预习工作:一是不解之处;二是精彩之处;三是有误之处。每个同学至少要有一处发现,准备上课发言。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9页,这幅图中所画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在平时我们往往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普通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车夫的故事——老王。

师: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开始提问发言。请语文科代表做好发言记录。

生1:文中“脑袋慢”、“没绕过来”、“慢了一步”为什么要用引号引起来?

生2:引号是为了引用老王说的话。

生3:引号是为了直接引用老王说的话,为下文做铺垫。

师:看来大家对引号的作用掌握的不错,回答的很好。给提问和回答的同学各加1分。

生4: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

生5:第一个不幸是指的从小营养不良,第二个不幸指的是得了恶病。

师:那么由这两个方面来看,可以反映出老王生活的一个侧面,是什么呢?

生6:苦!

师:头脑真是灵活,给两位同学各加2分。

生7:为什么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车?

师:给这位同学先加2分。是啊!为什么有三轮车不敢坐,而要去挤公共汽车呢?

生8:因为老王的一只眼睛是瞎的。

生9:因为当时是文革时期,社会动荡,所以作者不敢自己独自乘三轮车。

师:能联系文章背景思考问题,说明预习工作做的不错,各加2分。

生10:在老王去给作者送鸡蛋的时候,为什么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的数不完”?

生11:因为作者当时被老王的样子吓到了,所以记不清数目了。

生12:因为事情隔了很久,所以作者记不清了。

生13:因为作者很惊讶,老王在这个时候还能亲自给她送鸡蛋。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不错,想的也很全面,做了认真的思考,各加2分。

生14: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的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为什么写他不老实,这个老实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先给他加上3分。大家看看77页的第三段倒数第二句“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此处也有个“老实”,两者对比一下看看两个“老实”的含义如何?

生15:第一个“老实”是指老王年轻时不规矩。第二个“老实”是指老王厚道。

师: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要费些脑子,先给这位同学加上2分,课后我们可以再仔细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做具体的分析。

生16: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加3分。结合课文来看,前一个不幸应是指什么?

生(齐):从小营养不良

师:很好,那么后一个不幸指什么呢?

生(齐):害了恶病。

师: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生17:我想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说明的是他从小生活环境不好,而害了恶病说明他的生活状况的不好,一直没有得到改变。

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下,给他加上2分。再给大家一天的时间思考,我们明天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8:老王吃鱼肝油后,到了晚上真的看得见吗?

师:加1分,哪位同学能回答她的这个问题?

生19:我想应该是看的见的,因为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而鱼肝油中含有这种成分。

师:看来你不仅对文章有研究,对医学也有兴趣。给你加上2分。

生20:前者是写十个或二十个,后者为什么还要写多得数不完?

生21:因为日子长了作者记不清了。

师:给她们各加1分,同学们可以思考看看能否从这个问题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22:我笑着说“有钱“,为什么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给他加上2分。我们可以从老王的性格方面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生23:表现了老王的善良。

师:反应很快,加3分。

生2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鸡蛋,都给我吃?’”为什么“强笑”?

生25:这样表达更为准确。

生26;这样表达较为含蓄。

生27:更突出作者看到老王病成这个样子还给她送鸡蛋时的难过。

生28:与前文“我害怕的糊涂了相照应”,表达了作者看到老王时的意外。

师:看来这个问题同学们的争议很大,给每位同学各加3分。我们可以下去再思考一下,明天来解决。

生29: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他哑着嗓子问我:“你还有钱吗?”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不幸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一句结尾,这有什么作用?

师:先给这位同学加上3分。在这句话中,作者称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这个幸运是与谁比较而说的?

生(齐):老王

师:其实不管是老王还是作者,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这句中说老王是不幸的人,作者是幸运的人,究竟有什么含义,由于时间关系,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做一个思考的作业。现在请我们的科代表总结一下发言情况。

科代表:整节课共有20人发言,提问不解之处的9人次,共15分;回答评价的18人次,共36分;提问“精彩的”5人次,共13分;总分为82分。(其中有同学多次发言)

师:今天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越来越多的精彩。下课!

 

 

                           

 

 

《老王》课堂实录(幅合思维课)

师:上一节课上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思考,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上一节课我们最后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他哑着嗓子问我:“你还有钱吗?”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首先我们明确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的人?

生(齐):作者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的人。

 
 
师:(板书)  作者  幸运的人

             老王  不幸的人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一句结尾,这有什么作用?昨天已经布置了让同学们课后思考,现在就请同学起来说说你的理解是怎样的?

生1:作者所说的“幸运”和“不幸运”实际上是指的作者自己和老王生活的一种对比,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但是她没能很好的帮助老王,所以作者感到很愧怍

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作者一家对老王是很好的,也一直在帮助老王,作者感到愧怍是因为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帮助还不够多,老王就去世了

生3;我觉得,作者是因为给了老王鸡蛋很香油的钱,觉得这种行为侮辱了老王,所以感到愧怍。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道理,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为什么作者要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老王的生活的。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具体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生:(勾画)

生4:76页第一段,“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师:老王借以谋生的就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但是即使是这辆破旧的三轮车也是几经波折。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5:开始的时候,老王用三轮车拉客人,但是在书上78页,又写到“后来载客的三轮车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三轮改为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这两处所写的都是老王的谋生手段,那么对老王生活的描写还有哪些呢?

生6:“没有什么亲人”

师:从哪里看出他没什么亲人呢?

生7:“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他这样一为“没什么亲人”的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生(齐): “几间塌败的小屋里”

师:这里说的是老王的居住条件,那么还有对老王生活的描写吗?

生8:眼睛是瞎的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到位,是仔细阅读课文的结果。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对老王生活的描写,正是这些描写体现出了老王生活的一种状态‘苦’。

(展示板书):

 

[1] [2]  下一页


Tag: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教学实录
上一篇:《金色花》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