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实录《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正文

《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教学实录   阅读:8889

概要:生:“争暖树”,春寒未退,所以莺争着栖集在朝阳的树枝上。生:“啄春泥”,燕子才回来筑巢。生:“没马蹄”,草还没有长深。师:下面,我们听录音读,闭着眼,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春景的花香鸟语。(学生听录音,并且模仿朗读。)师:我们听出春天的什么景色?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生:我听出小孩子欢快的叫跑声,估计他们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生:我听到了湖面上划船戏水的喧闹声。那时候的船应该是木制的,船上应是一对对情人在谈恋爱。(笑。)师:想像丰富,不过那时的人们还不能如现在这样自由。还能够听出什么来?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与三两个好朋友,迎着风在湖堤上欣赏湖光山色,好不惬意。生:我听出几个小燕子在树上争食,老师,您听,燕妈妈还在轻声地说:“孩子们,小声点,别急嘛。”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生:春天的花的香气进了教室。(笑。)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想像,又切实际,同学们的文学感悟能力很强啊!不知谁能用耳朵听出色彩来?(学生笑。)我们从诗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生:有绿和白。生

《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标签:教学实录范文,http://www.51jxk.com
  生:“争暖树”,春寒未退,所以莺争着栖集在朝阳的树枝上。
  生:“啄春泥”,燕子才回来筑巢。
  生:“没马蹄”,草还没有长深。
  师:下面,我们听录音读,闭着眼,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春景的花香鸟语。
  (学生听录音,并且模仿朗读。)
  师:我们听出春天的什么景色?
  生:我听出了春天鸟叫声,马蹄轻快的脚步声,叭嗒,叭嗒……由远及近,而又渐渐远去。
  生:我听出小孩子欢快的叫跑声,估计他们欢呼天上的风筝,或者是在地上打着滚儿。
  生:我听到了湖面上划船戏水的喧闹声。那时候的船应该是木制的,船上应是一对对情人在谈恋爱。
  (笑。)
  师:想像丰富,不过那时的人们还不能如现在这样自由。还能够听出什么来?
  生:我听出风声,是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清风,与三两个好朋友,迎着风在湖堤上欣赏湖光山色,好不惬意。
  生:我听出几个小燕子在树上争食,老师,您听,燕妈妈还在轻声地说:“孩子们,小声点,别急嘛。”
  生:我能听出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嘶嘶的声音。
  生:春天的花的香气进了教室。
  (笑。)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展开想像,又切实际,同学们的文学感悟能力很强啊!不知谁能用耳朵听出色彩来?(学生笑。)我们从诗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
  生:有绿和白。
  生:还有:“花”是五彩缤纷的,所以也是色彩。
  生:“冰”应是碧绿色或青绿色。
  师:愿你们用美丽的画笔去描绘多姿多彩的春天吧!我们接下来,看多媒体画面,请先用口头表达,然后用笔去写。
  (略。)
  师:七言律诗从音节上划,形成“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的节奏。请同学们划一下这首诗的音节。(学生听录音,再由一学生范读,学生竞背。)
  点评:这节课从“听”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其实,这个“听”字,不仅仅是听觉方面的活动,而且是心灵感官的互动。这个“听”是回忆的过程,是叙述的过程,是想像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想诗”的过程。这节课从“看”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笔头写作能力。最后出现的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先看画面说,说出画面的诗情来;然后写,写出画面的诗味来。
                             《西江月》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首诗,体裁各异,有古体诗,有近体诗(即格律诗);内容不同,有描写景物,有抒宏愿壮志,有叙个人情怀。下面我们要学一首词。词作者是南宋的爱国词人,他写的许多词都与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在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作,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上饶黄沙岭的途中,所看到的乡村景物及其所感受的情绪。请同学们先读词。
  (学生读词二遍。)
  师:我们先说说对这首词的总体印象。
  生:这首词不是写战争,也没有反映政治斗争,而是在写农村夏天丰收的景象。
  生:我认为回答不太准确,因为词中没有说亩产多少,而只是说了“稻花香”,这应该是稻谷打苞扬花的时节,根本没有收割,哪里又谈得上丰收呢?
  生:词中不是有“丰年”二字吗。
  师:读书要注意细节,其实这两个同学的观点都有道理。如果把“丰收的景象”加一个词,你们认为加一什么词呢?
  生:在望。
  师:好,即将丰收的喜悦表现出来了。你能从某一个视角说出一个画面吗?
  (学生读词。)
  生:皓月当空,清风徐来,乌鹊惊鸣,蝉噪静夜,远处传来一片青蛙咕咕声,那乘凉的农夫在相互说着今年的收成。这是一幅幽美的农村夏夜图。
  师:用诗的语言去说词,真正了解其中的滋味。
  生:我认为还有一幅,茅店躲雨图。
  生:我认为都不对,因为这首词写的是一个时间流程,它是由多组镜头组合而成的,如果我是影视导演,应该由多个画面去表现词中所写的内容。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思路开阔,还想到了影视技术。好,我们再来读词。
  (学生读词两遍,老师放录音。)
  师:清一个同学示范读一下,老师再范读一遍。看谁能把这首词背下来。
  (师生先后范读,学生再读,背词,检查,并教学生划分词的音节。)
  师:课后留一个作业。请你用优美的语句来叙述这首词的内容。
  点评:说画面,是这节课的特色。说画面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内容、体会其中的情趣的过程。先是说总印象,在说总印象时,师生共同探研,教师引导,理清词的内容。再从多角度去说画面,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描述一个画面:“皓月当空,清风徐来,乌鹊惊鸣,蝉噪静夜,远处传来一片青蛙咕咕声,那乘凉的农夫在相互说着今年的收成。这是一幅幽美的农村夏夜图。”用词简洁,四字词读来很易上口,表现了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说画面,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从导演的慧眼去拍摄美丽的画面。
《天净沙》
  师:下面我们开始学一首散曲。请同学们先读曲。看谁能够在3分钟之内把这首散曲背下来。
  (学生读书5分钟后检查背诵。)
  师:同学们3分钟就能把这首散曲背下来,说明这首28字的小令易于吟诵。你能说说对这首小令的感受吗?
  (学生读书,分组讨论。)
  生:从题目就能感受到一种悲戚的景象,秋天百草凋谢,万物肃杀,毫无生机,这是秋的意思;“思”呢?不外乎有相思、愁思、哀思、思念、思乡、思亲等意思。
  生:这首小令表现的是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因为曲中有一句说:“断肠人在天涯。”
  生:有些词语写得很凄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生:有些词语写得很温馨:小桥、流水、人家。
  生:凄苦中有暖意,悲愁中有喜悦,清冷中有温馨。
  生:老师,我认为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其实是那流浪天涯的断肠人所幻想的情与景。
  师:想像奇异,不同凡响。
  生:那不应该是想像的虚景,我们可以叙述他的情感流程: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已归巢了。旁边,小桥流水的稀疏村舍,已是炊烟袅袅。骑着瘦马的游子还在荒凉的古道上,疲惫地走啊走。唉,夕阳西下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愁肠寸断啊。
  师:同学们,展开你的想像,构思一段游子思乡的情景,作为课外作业。我们学完这五首诗歌,我想通过对对联的形式考考大家,请你们作好准备,明天进行。
  点评:因为《天净沙•秋思》仅28字,短小精悍,所以采取了先背再品的教法。在教师的引导和调动下,品析也很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能感觉出诗句两种不同的物象,再体会出其中的意象。学生有很高的参与学习的热情,学习方式有很大的转变,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发现、探究。
 

上一页  [1] [2] 


Tag: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教学实录
上一篇:《理想》课堂实录(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1. 《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2. 《春》《济南的秋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五首》(人教版七...
  3. 《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
  4.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一剪梅》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5.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蜀相》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6.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导读(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7.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8.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王绩●野望(人教版高一选修)
  9.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骆宾王●咏蝉(人教版高一选修)
  10.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杨炯●从军行(人教版高一选修)
  11.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登幽州台歌(人教版高一选修)
  12.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教版高一选修)
  13.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古代诗歌五首》课堂实录(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