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作品赏析宗教精神的奇葩——论《穆斯林的葬礼》 作品赏析» 正文

宗教精神的奇葩——论《穆斯林的葬礼》 作品赏析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作品赏析   阅读:8971

概要:为什么相爱的人没能相守,不爱的人却能厮守一生呢?难道真的是命运的绝情?人的无奈呢?下面我将从人物的性格以及宗教来浅谈一下。我们不得不提这几段爱情悲剧的一个关键人物——梁君璧。她坚强、聪明、能干,自小持家并井井有条并且比她的母亲白氏还能干,然而她深受封建思想影响,是个忠实的穆斯林信仰者,她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和亲人违规教义的。当她面对韩子奇和梁冰玉的“苟合”时她说:“她造的这罪就是我能容教规也不能容”⑽,当她在面对生命垂危的女儿祈求她同意时她说我宁可看着你死,也不会允许你和卡菲尔结合的,梁君璧就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穆斯林。韩子奇在玉的生涯中有胆有识并且聪明能干,当梁亦清玉损人亡后,表面上他投奔仇家实际是忍辱负重,能为以后的翻身奠定基础,他不顾师妹的恶言相击“好啊,你要投奔我们家的‘堵施蛮’(仇人)?你这个无情无义,认贼作父的东西!”⑾在汇远斋,他忍辱负重,“以奴仆的奴仆的身份,小心翼翼地和蒲受昌以及账房、师兄相处”⑿,然而,在爱情中他却是个优柔寡断、畏畏缩缩的人,他不敢再梁君璧面前承认自己的爱情,当梁冰玉要他同她一起走时,他迟疑了、沉默了,梁冰玉和韩子奇爱情悲剧的大部分原因在

宗教精神的奇葩——论《穆斯林的葬礼》 作品赏析,标签:作品赏析大全,http://www.51jxk.com
为什么相爱的人没能相守,不爱的人却能厮守一生呢?难道真的是命运的绝情?人的无奈呢?下面我将从人物的性格以及宗教来浅谈一下。
我们不得不提这几段爱情悲剧的一个关键人物——梁君璧。她坚强、聪明、能干,自小持家并井井有条并且比她的母亲白氏还能干,然而她深受封建思想影响,是个忠实的穆斯林信仰者,她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和亲人违规教义的。当她面对韩子奇和梁冰玉的“苟合”时她说:“她造的这罪就是我能容教规也不能容”⑽,当她在面对生命垂危的女儿祈求她同意时她说我宁可看着你死,也不会允许你和卡菲尔结合的,梁君璧就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穆斯林。
韩子奇在玉的生涯中有胆有识并且聪明能干,当梁亦清玉损人亡后,表面上他投奔仇家实际是忍辱负重,能为以后的翻身奠定基础,他不顾师妹的恶言相击“好啊,你要投奔我们家的‘堵施蛮’(仇人)?你这个无情无义,认贼作父的东西!”⑾在汇远斋,他忍辱负重,“以奴仆的奴仆的身份,小心翼翼地和蒲受昌以及账房、师兄相处”⑿,然而,在爱情中他却是个优柔寡断、畏畏缩缩的人,他不敢再梁君璧面前承认自己的爱情,当梁冰玉要他同她一起走时,他迟疑了、沉默了,梁冰玉和韩子奇爱情悲剧的大部分原因在与韩子奇的唯唯诺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一场战争中产生的爱情必定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所以她们的爱情成了战争的殉葬品。“没有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似乎是以工作来获取低级层次需要的满足”⒀,所以韩子奇能够在玉河中长流。
韩天星和容桂芳虽然彼此相爱,但和韩天星走完一生的却不是容桂芳而是陈淑颜。他们爱情的悲剧绝大部分在于梁君璧从中作梗,因为她认为容桂芳和她们家并不门不当户不对,自己对容桂芳也没好感,所以她使了一连串的计划,最终按照她的轨迹行事。
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我想是每个读者所关心的包括作者自己。韩新月和楚雁潮性格比较单一,都是接受了现代教育思想影响的人,在她们身上很难找到传统的影子,她们单纯、活泼并且和所有接受过新思想的人一样积极进取,并自始至终坚信她们的爱会冲破一切,然而她们太天真了,她们忘了,回回和卡菲勒是不能结合的,她们的爱注定会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一曲悲歌。
“玉别”中,韩子奇在死前说了一句让任何人都震惊的一句话:“我不是回回”,简短的一句话却极具讽刺力,梁君璧一生不惜一切潜心维护的,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时也警惕了人们不要一昧地盲从,而应顺应时代跟着时代的节拍,否则你将会被时代所抛弃。
五、 结语
读穆斯林的葬礼,我们的心情由轻松转为沉重,表情由微笑转为悲凉,在读到月落时,我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眼泪大滴大滴顺着脸颊留下来,韩新月和楚雁潮从此就像两条平行线再也无法交集。“全书笼罩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因此我说它是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当然,我所指的不是在书中阐发了多少真主的旨意,我所指的是它扬起穆斯林美的灵魂。”⒁整部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家族的命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民族几百年的历史。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经验、见解并以明确的立场表明了自己对宗教的认知,扬长避短,给我们宏观地展现了一幅宗教史诗图。
参考文献:
⑴ 宋祖英  爱我中华
⑵ 秦惠彬  中国伊斯兰教与传统文化【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⑶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⑷ 许宪隆  回族家族研究的若干问题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7
⑸ 霍达    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词  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⑹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⑺ 马晓琴 马宗保 试论回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7
⑻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⑼ [美]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⑽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⑾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⑿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⒀ 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⒁ 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的评论 光明日报 1990
 

滕先春

上一页  [1] [2] 


Tag: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
上一篇:《史记》选读 作品赏析(苏教版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