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作品赏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作品赏析   阅读:8513

概要:(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苏洵认为:苏辙认为:(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你学了《伶官传序》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在你生活的周围,有没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例子?【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古文运动唯陈言之务去唐宋八大家《马说》《师说》2、曹操曹丕曹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苏洵苏轼苏辙3、(1)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日削月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4、C5、①祖辈父辈;爷爷。②到了……地步;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③智谋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旧事,先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二)能力与拓展1、C2、D3、(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2)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标签:作品赏析大全,http://www.51jxk.com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

苏洵认为:                             

苏辙认为:                             

(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你学了《伶官传序》这篇课文以后,从庄宗这一史实和欧阳修的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在你生活的周围,有没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例子?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 

1、古文运动 唯陈言之务去 唐宋八大家 《马说》《师说》

2、曹操 曹丕 曹植;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苏洵 苏轼 苏辙

3、(1)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日削月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

4、C

5、①祖辈父辈;爷爷。 ②到了……地步;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③智谋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旧事,先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

(二)能力与拓展

1、C 2、D 3、(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互相残杀,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灭亡。(2)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翔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上进行思路详明的辩论,意有超越前人之处。(3)①用四个无战事的国家去帮助面临敌寇的韩国、魏国,使他们没有顾及东边的忧虑,而能为天下挺身而出抵挡秦军。②不知道这样,却贪图战场上获得一点点土地的好处,背弃盟约,自相屠杀,秦兵还没出现,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自己受困了。4、启发:①小事不小;②玩物丧志;③事在人为;④以古为镜(事例略)。
 

上一页  [1] [2] 


Tag: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
上一篇:短篇小说欣赏(教师随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016年高三...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赏析示例《长恨歌》教案(人教版...
  4.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
  5.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6. 《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秋”》教学设计
  7.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总纲(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8.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吟咏诗韵”教学设计总论...
  9.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教学设计总...
  1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人教...
  1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人教版高二上册)
  12. 《语文》必修3及《中国古代诗文欣赏》选修中易写错的字 教学总结(...
  1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建议 说课(人教版高二...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六国论》《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