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作品赏析初中全六册要句翻译大全(完整版)(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 正文

初中全六册要句翻译大全(完整版)(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

[01-04 18:39:07]   来源:http://www.51jxk.com  作品赏析   阅读:8845

概要: 初中全六册要句翻译大全(完整版)七年级上册: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我心里把它们(蚊子)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初中全六册要句翻译大全(完整版)(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标签:作品赏析大全,http://www.51jxk.com



 初中全六册要句翻译大全(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我心里把它们(蚊子)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1.未几,高垣睥睨,边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12.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3.楼五架,窗扉皆洞天;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1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1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1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7.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18.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19.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20.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七年级下册: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6、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有才能的人几日不见,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军和战士们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提着雄兔的两耳,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10、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在座所有宾客,没有人不伸长了脖子,侧着头注意看,微微含笑,默默赞叹,认为表演真是妙极了。 
  1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凡是火场所应该要有的声音,统统都有了。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一只手有百只指头,也不能够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所有的宾客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甩甩袖子、伸出手臂,两腿发抖,差点儿就想要抢先逃跑了。 
  1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1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  
  15、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陷塌,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在这里汇集(或流向这里)。  
  1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1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1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八年级上册:
  1.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1] [2] [3]  下一页


Tag: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
上一篇:《项脊轩志》翻译(苏教版高二必修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