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解题技巧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 正文

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解题技巧   阅读:8433

概要:江西省万安中学 彭登联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以贯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地检测出学生对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中,特别是在高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成为一个热点。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不管何种类型的衔接题,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即分析理解题干项,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这是解此类题的突破口。实际上,这题干项,就是衔接题的“语境”(即上下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凭其较好的“语感”(即对语言的一各特殊感知能力),也是可以轻松作答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技巧,解衔接题即如此:若思路对,则可以迎刃而解;若思路不对,则事倍而功半,甚至无功而返。下面笔者对近几年几道典型的衔接题加以分析点拔,以期抛砖引玉。一.看语境是否相符对于写景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

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标签:解题技巧大全,http://www.51jxk.com



江西省万安中学  彭登联

句子的衔接,实际上是语言表达上连贯的要求。它要求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以贯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准确而又完整。句子的衔接,能综合地检测出学生对语言运用中的各项能力。因此,它在各种考试中,特别是在高考中颇受命题者青睐,成为一个热点。

句子衔接题由两部分组成,即题干项和衔接项。不管何种类型的衔接题,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即分析理解题干项,把握题干项与衔接项之间的关系,这是解此类题的突破口。实际上,这题干项,就是衔接题的“语境”(即上下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凭其较好的“语感”(即对语言的一各特殊感知能力),也是可以轻松作答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技巧,解衔接题即如此:若思路对,则可以迎刃而解;若思路不对,则事倍而功半,甚至无功而返。下面笔者对近几年几道典型的衔接题加以分析点拔,以期抛砖引玉。



一. 看语境是否相符



对于写景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辨别选项的正误。

例1: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这个复句要表现的是秋冬寂静、冷落、凄清的情景。A项描绘的是火热灿烂的景象,D项描绘的是清新明丽的景色,都跟下句意境有矛盾。C项描绘的景色虽然跟下句一致,但角度不对,“矗立在江对岸”,表明是远望,那又怎能望到江对岸坟地石碑上的模糊字迹?显然是不合的。B项无论从描写的情境看,或者从描写的角度看,都与下句衔接得当,自然应选B。



二. 看结构是否相应



语句间的相应,包括答句与问句间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间的照应等。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两个问题,便要同时兼顾两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

例2: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          

A.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 只要认真想,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未必能用一句话同时回答两个问题,做到无懈可击。A、C、D三项都只回答“是”或“否”,显然顾此失彼。B项却不是直接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用假设句,从战略的高度强调这个问题的意义,跟上句联系得上。

有时,语序(或词序)也是要考虑的因素。语序间相照应,就是句子连贯的重要原则。语序相应,即指上下文在语言的顺序上互相制约,互相照应。只有顺序恰当,才可能避免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例3: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A.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 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 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题干项提到“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接下来应先后陈述“刘言”“李莉”的“长”,词序上应相照,故可排除B、D,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也最连贯。

此外,句式结构、语气上的一致,也必须考虑。对多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多个方面叙述时,如果几个句子或分句的主语不同,就要注意保持结构上的一致。

例4:为画线处选择恰当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秦朝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        ,或驻京师,或戍守边疆;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数量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A. 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率中央常备军

B. 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率中央常备军

C. 中央常备军的统帅是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

D. 中央常务军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率

题干项由三句组成:先提秦朝军队分两种,接着承前分别介绍,最后点明军队总数量。抓住“地方军则由都尉掌管”这一句式,为保持前后句式的统一,可排除A、B,以便让“中央常备军”作陈述对象,另外“由……统率”,可排除C项。这样D项“中央常备军由……统率”与题干项的句式结构上一致,连贯紧密。



三. 看主语是否相同

复句中主语协调一致,是保持语句连贯的重要技巧。作为陈述对象的主语若一致,则语段的陈述话题、说明中心、议论角度也就相应一致了。

例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12时,          

A. 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

B.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同时起获。

C. 犯罪嫌疑人家里在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 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此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连贯。连贯贵在主语、话题的一致。从题干看,“公安干警”是主语,那么,后一分句的主语也是公安干警,A和C都更换了主语,应当排除。B项的前一分句主语是“公安干警”,而后一分句却成了“全部赃物和赃款”是主语,所以此项也不当。只有D项自始自终主语未变。



四. 看事理是否相承



句子衔接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合乎思维规律,也即说要合乎逻辑,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衔接不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常有: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大小、轻重、快慢、多寡等。

例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此题考查学生依据事理的逻辑顺序安排句子的能力,难度不大、但角度较新。题目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内容承上文,说该厂领导的错误做法及后果。B、D项前两句“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事理先后倒置,应先说“传达”,后说“购置”。A项错在“以致”后的内容多是前文的原因形成的不好的结果,所以“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应放在“环保工作没人管”之后。此题答案应为C项。



五. 看语意是否相连



语意的连贯,是指上下文在语意上关系密切,相互呼应。针对这此特点,我们可以在把握句子整体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词、关键句,来解答衔接题,如话题的统一、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等。

[1] [2]  下一页


Tag:语文解题技巧解题技巧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解题技巧
上一篇:语段压缩题的解题方法
《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相关文章
  1. 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
  2. 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谈句子衔接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