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新课程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 正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

[01-04 21:07:38]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新课程   阅读:8838

概要: 策略(三)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立足一课一得 语文新课程目标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这是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角度讲的),反映到单元文本教学目标制定上则需要从文本特性出发,从校情实际出发,分清主次与轻重。具体文本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单元教学目标上加以考查,放在文本自身特性上加以实施。 如《赤壁赋》文处在语文模块②第二单元,本单元分别选取东晋、宋代、唐代各代表性诗文大家作品,即风格各异的山水游记散文。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立足品味文本蕴涵的“山水游记散文”的一般特征;其次《赤壁赋》文又有自身的特性,如在艺术手法上体现的是“主客问答”式的传统手法,在苏轼创作地位上看体现的是文风上的“脱胎换骨”,在思想情感看体现的是用出世的态度观照入世的情怀(有别于陶渊明的隔世归隐)等等,不过这些特性可以大胆与学生一起来选择,从而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一课时只需完成一个主要方面的教学目标即可,立足一课一得。当然,教学目标中还可以预留一些拓展性内容,待日后进行可持续探究,比如在学习完本单元还可以对本单元各文本与作者之间作一个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又加深对具体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公开课的误区与对策,标签:语文新课程标准,http://www.51jxk.com
    策略(三)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立足一课一得
    语文新课程目标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这是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角度讲的),反映到单元文本教学目标制定上则需要从文本特性出发,从校情实际出发,分清主次与轻重。具体文本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单元教学目标上加以考查,放在文本自身特性上加以实施。
    如《赤壁赋》文处在语文模块②第二单元,本单元分别选取东晋、宋代、唐代各代表性诗文大家作品,即风格各异的山水游记散文。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立足品味文本蕴涵的“山水游记散文”的一般特征;其次《赤壁赋》文又有自身的特性,如在艺术手法上体现的是“主客问答”式的传统手法,在苏轼创作地位上看体现的是文风上的“脱胎换骨”,在思想情感看体现的是用出世的态度观照入世的情怀(有别于陶渊明的隔世归隐)等等,不过这些特性可以大胆与学生一起来选择,从而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一课时只需完成一个主要方面的教学目标即可,立足一课一得。当然,教学目标中还可以预留一些拓展性内容,待日后进行可持续探究,比如在学习完本单元还可以对本单元各文本与作者之间作一个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又加深对具体文本的理解。
    误区(四)过度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削弱语文教育功能
    如今,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过程,现代教学手段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验开展提供了智力(技术)支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由此面临多元化选择。教学方式的选择集中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等都印证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如果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如,教学《归园田居》、《赤壁赋》中,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集中体现在:播放朗诵、展示作者作品介绍、田园山水图片背景、要点概括、课外拓展等。但由于文字材料过多,课件展示速度快,学生更多是在用眼球(观感)奔跑,削弱了师生与生生之间大脑语音系统(听力)的共鸣,压缩了彼此联想与想象(思维)的生发过程。而作为古诗文传统教学中重要的诵读法,由于单纯依赖现代教学手段增加所谓课堂容量而只是象征性地朗诵一两次。
    对策(四)秉承优秀传统教学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古诗文传统教学“守正出新”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古诗文阅读教学,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的道理无不印证了学习古诗文诵读方法的重要性。诵读,在动情忘我的诵读中,感受诗文美妙的音乐旋律,想象幽美绝伦的神奇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进入精湛文学艺术的独特审美体验;在诵读中品味“三美”的快感,在诵读中把握文本的整体脉络和感情基调。
    领悟古诗文“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创作规律,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文本艺术形式的讲解和思想内容的研讨,从而合乎古诗文教学的规律,合乎在阅读教学中再创作的需要,合乎古诗文潜移默化熏陶教育功能的诉求。简言之,诵读法应贯穿古诗文教学始终。朗读,放手让他们在优雅的背景音乐下放声吟咏,甚至大胆地把古诗文改编成现代歌曲在班级开展个唱比赛,古诗文尤其诗歌原本就是用来吟唱的。无论诵读还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服务于创设课堂情境的需要,其实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体现在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气氛,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现代教学手段(如课件教学)不应该是仅仅作为板书的替代方式,而是用图片、朗诵播音、背景音乐等营造适合文本情感基调的情境;作为增加容量的课堂提问或练习不宜多而宜精。只有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才能找到现代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佳契合点,古诗文传统教学“守正出新”才会实现。
    误区(五)课堂教学普遍倾向“师生—文本”的单边对话
    现实情况是,教学公开课或日常教学,往往体现的是“师生—文本”的单边对话,即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趋同性解读,满足于作者体现在文本上的浅层语言符号进行翻译式教学,造成学生思维训练的片面性。
    如无论是《归园田居》文还是《赤壁赋》文教学,教师都是从文本的积极意义来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的思想内涵以及历史影响,结论都是肯定他们(作者)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生活方式或处世哲学。如果缺乏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缺乏对他们写作背景的综合考察,对文人执政历史局限的分析,对儒道释民族文化传统的领悟,那么,作品就会散失它自身(艺术)发展的生命力,对现代人的熏陶价值也就无从实现。
    策略(五)构建文本多重对话师生体验共同成长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应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实现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反映到课堂教学上即积极探索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比如教学目标科学明确,教学环节严谨自如,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教学特色日臻成熟,最终促成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持续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何必把一堂课排得那么满呢?让课堂节奏放慢一点,多留点时间对话,多留点时间让他们自学, 
    留点时间来一个幽默,来一点调侃,来个师生换位,让学生讲,老师听,既可让学生体验老师这个角色,还创设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情境,融洽师生关系,搞活课堂氛围。在互动对话中,学生不仅完成对文本的学习,也在训练着口语表达与听说能力,作为语文模块单元之一的“表达交流”理应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
    总之,探索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构建文本多重对话,师生体验共同成长等等,需要切实把学生当成课堂的真正主人,矫正多年来语文教学公开课务虚的不良风气,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公开课才能回归正常的轨道。
       
 

月是故乡明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新课程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新课程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口语交际活动课型摭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