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准备状态”与“教学策略”初探» 正文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准备状态”与“教学策略”初探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研究性学习   阅读:8233

概要: 陆爱民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笔者所检索到的材料,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这就是:“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这大致是符合研究性学习实施规律的。但笔者同时也发现,人们的关注点似乎更集中在第二、三阶段。许多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教材”、“学习包”等,对明确课题以后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叙述详尽,范例齐全。只要认真阅读,“依样画葫芦”,就不难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但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怎样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也就是怎样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则语焉不详,一笔带过。 笔者以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第一阶段”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特殊地位。研究性学习的许多目标,如:发现问题、陈述课题、筛选信息等等,实际上都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压于应试、接受,在怎样自主学习上还不能适应。为此,重视这个阶段,至少在目前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仅想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二、 问题的实质 笔者以为,“第一阶段”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准备状态”与“教学策略”初探,标签:研究性学习范文,http://www.51jxk.com



                                       陆爱民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笔者所检索到的材料,人们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这就是:“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这大致是符合研究性学习实施规律的。但笔者同时也发现,人们的关注点似乎更集中在第二、三阶段。许多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教材”、“学习包”等,对明确课题以后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叙述详尽,范例齐全。只要认真阅读,“依样画葫芦”,就不难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但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怎样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也就是怎样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则语焉不详,一笔带过。 
笔者以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第一阶段”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的特殊地位。研究性学习的许多目标,如:发现问题、陈述课题、筛选信息等等,实际上都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压于应试、接受,在怎样自主学习上还不能适应。为此,重视这个阶段,至少在目前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仅想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二、 问题的实质 
笔者以为,“第一阶段”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入研究性学习的情境,也就是说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要能得以正常实施,学习者的“准备状态”十分重要。 
这里所谓的“准备状态”,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强度、知识基础的准备、信息总量的积聚、积极行动的热情等多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在上新课之前,往往花相当大的气力促使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形成上。事实也证明,“准备状态”如何,对于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影响极大。关于这一点,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对此有过论述,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时,实施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是这个意思的最早表述。现代心理学、教学论的大量研究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这方面尤为重要。学生能否发现问题、能否提出和形成课题,说到底,是学生的“准备状态”的标志。在这里,由生活中鲜活现象激发起来的的好奇心、青少年跃跃欲试的热情等,与原有知识基础、现实的种种条件发生“冲撞”,“冲撞”必然产生的火花,往往可以引领着学生们自己去闯出一个新天地,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目标。 
依笔者所见,这种状态的实现,从纵向看,有一个“引起关注”、“择定对象”、“明确问题”的过程;从横向看,包括“信息刺激”“兴趣刺激”“知识弥补”“方法导引”等多方面丰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促其形成“准备状态”的方法和途径是不同的。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在进入“指导现场”时,能迅速识别学生的“准备状态”的发展状况,并提供适时的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三、 现状的分析 
要认识在研究性学习的这一阶段,学生“准备状态”的发展,应该对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所认识。 
笔者以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大致要经历“朦胧、混沌、积聚、清晰”这样一个过程。 
“朦胧”主要是指在开始时,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模模糊糊产生一种感觉、一种冲动,但还没有具体的内容。“混沌”则主要表现为产生了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但这个方向并不稳定,体现在课题的表述上,常常是我们指导者感到头疼的“过大的题目”。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思考,学生们的思路开始向某一点“积聚”,这时,尽管还不能很详尽具体地表述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内容,但方向已经比较具体了。再经过一定的筛选、反思、研究,学生们终于可以明确的陈述课题内容和目标,有的甚至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计划,这就达到了“清晰”的阶段。至此,研究性学习就可以顺利地转入第二、三阶段。 
上述心理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研究性学习从模糊的、不自觉的、被动的状态逐步转为清晰的、自觉的、主动的状态的转变过程。促进这个转变过程实现,是我们每一个指导者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我们怎样来识别和把握学生在这一阶段“准备状态”的实际情况呢?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笔者以为:学生“准备状态”的基本表征,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课题陈述的质量。即能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述所要研究问题的焦点和方向。 
这涉及课题的目标是否清晰、明确。一般而言,这个阶段结束时,学生应该十分明确地陈述课题的名称、焦点和方向。 
其二,研究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明确。这里包括主领域和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 
这涉及课题研究的范围和信息的来源,同时,也决定了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要求。一般而言,在“朦胧”“混沌”时,学生可能并不明确,但随着“积聚”程度的加深,对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必定会明晰。 
其三,操作设计的合逻辑性。即对怎样开展具体的研究的步骤有比较清晰的安排。 
研究步骤,往往体现了一个研究者的思路。研究步骤有共性,也有因学科领域而异的个性。操作设计本身,就是这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其四,学生对该课题研究的实际态度。这包括参加活动的情况、学生对应该完成任务的自信和热情。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他们积极、认真,投入的态度,本身就是“准备状态”的重要标志。 
同样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经验,上述四个方面的表征的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得: 
——读档案。研究性学习重过程的特点,要求学生记载下自己参加活动每一步的内容、思考和体验。直接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自然会对研究性学习“准备状态”作出判断。 
——多交谈。主要是指有准备的与课题组的每一个学生直接交谈,在交谈中不难判定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看行动。通过对学生每次活动中的表现、同伴对他的评价等,也可以看出其实际状态。 
四、 教学策略的思考 
笔者以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要进行有效的干预,应该注意以下两条原则: 
其一,弥散的、丰富的信息刺激与具体的、明确的指点有机结合 
在学生处于“朦胧”“混沌”时,应该提供尽可能广阔、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刺激”的来源是多样的。可能由于某一个事件的强烈影响,如“阿依达”的上演,引发许多人对古埃及的兴趣,此时,你让学生选课题,古埃及、金字塔肯定是热门。也可能是学科领域学习的某一方面的兴趣,比如语文课上老师介绍了某一位作家,学生们产生了解这位作家的欲望,于是选择对这个作家的研究课题就会大增——笔者所带的课题那个“苏轼诗词中所表现的世界观”,就是这么来的。 
这时,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时代特有的心理状态,往往使兴趣来得快,走得也快。针对这种状况,研究性学习指导者应该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让学生们能使兴趣逐步稳定下来。这就要求一方面继续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了解初步选定的课题的背景和可行性,便于他们自己在比较反思中作出自我调整;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凭一时冲动提出的课题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时提醒学生,给予一些具体明确的指点。当然,这种“指点”应该是建议性的。 
其二,“预设式的指导”与“生成式的指导”相互交织 
这里的“预设式的指导”是指指导者按照一定的模式直接对学生的选题、定向进行指导。这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处理上,应该注意采用“润物细无声”式的方法,尽可能做到让学生觉得他之所以这样选择,是由他自己做出的决定。我们都曾遇见过这样的学生——他们根本提不出“问题”。仔细分析起来,主要还是站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不知所措。作为指导者,更应该关注这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过一些想法,采取谈话、交流、举例、示范等多种措施诱导学生逐步找到感觉,促成其“生成”“问题”。这就是所谓“生成性的指导”。这后一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这本身就是对指导者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 
在具体策略上,笔者以为:促成学生“准备状态”形成的基本策略,可以用12个字加以概括:因题聚焦、因人定策、因境制宜。 

[1] [2]  下一页


Tag: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研究性学习
上一篇: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