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用自己的话生动地加以串讲。” “层层深入的讲析诗句的丰富内涵。” “生动通俗的再现诗句的形象性。” …… 同学们纷纷回答出自己归纳出的特点来。这时,在许多纷乱的声音中有一个同学说:“在串讲诗句时, 抓住关键词 加以串讲。” “对!抓住关键词串讲,归纳得太好了!”我立即作了中肯的评价并适时作了点拨,“可见,赏析诗歌语言时,一般要串讲诗句,而在串讲诗句的过程中又要以抓关键词语为手段。试看,作者在赏析后面的诗句时是否也是这样?” 经过讨论,结论很快出来了。作者赏析第二句时先分析关键词语“丝绦”,后串讲诗句。赏析第三、四句时,只是串讲诗句,并没有去抓什么关键词。这时我又问同学们:“在赏析第二句时,有那么一个句子,既不串讲诗句大意,也没有分析关键词语,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同学们立即又埋头看书了,有几个同学很快的举起了手:“是第三个句子——‘上句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它的作用是说明各个诗句在整个诗中的作用。”于是,我让同学们作了水到渠成的概括。赏析诗歌语言常见的方法是(一)串讲诗
语文教学随笔三题,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用自己的话生动地加以串讲。”
“层层深入的讲析诗句的丰富内涵。”
“生动通俗的再现诗句的形象性。”
……
同学们纷纷回答出自己归纳出的特点来。这时,在许多纷乱的声音中有一个同学说:“在串讲诗句时, 抓住关键词 加以串讲。”
“对!抓住关键词串讲,归纳得太好了!”我立即作了中肯的评价并适时作了点拨,“可见,赏析诗歌语言时,一般要串讲诗句,而在串讲诗句的过程中又要以抓关键词语为手段。试看,作者在赏析后面的诗句时是否也是这样?”
经过讨论,结论很快出来了。作者赏析第二句时先分析关键词语“丝绦”,后串讲诗句。赏析第三、四句时,只是串讲诗句,并没有去抓什么关键词。这时我又问同学们:“在赏析第二句时,有那么一个句子,既不串讲诗句大意,也没有分析关键词语,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
同学们立即又埋头看书了,有几个同学很快的举起了手:“是第三个句子——‘上句写柳树给人的总的印象,这句是具体地写柳树,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最足以代表柳的特征了。’它的作用是说明各个诗句在整个诗中的作用。”于是,我让同学们作了水到渠成的概括。赏析诗歌语言常见的方法是(一)串讲诗句;(二)抓关键词语;(三)点明诗句在全诗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至此,我又问同学们:“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从本课我们可以看出来,赏析诗歌的每一句语言时,以上的三种方法都要全面遵循吗?”
“不,这要看情况而定。有的只串讲诗句;有的串讲诗句和抓关键词相结合。而点明诗句在全诗中所起作用的句子则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同学们很快的做出了回答。
我就让同学们用刚学过的赏析诗歌语言的方法和规律来赏析《静夜思》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同学们兴奋了。有的凝眉思考,有的埋首疾书,有的相互讨论。几分钟后,几十双黑葡萄般晶莹的眼睛便开始望我,许多只耦节般白晰的小手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
一个同学说:“这是一个秋天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从窗户里攀进来,地上就象是洒了一层厚厚的白霜。”
一个同学说:“‘月光’是无形的,但作者写月光象霜一样的在地上洒了厚厚的一层,使无形的月光变得可触可感,写得极为真切自然。”
一个同学说: “作者写水银般的月色象洒在地上的霜一样, 用一个 ‘霜’字,营造出了秋天月夜的凄清和寒冷,强烈的衬托出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浓郁感情。”
……
可见,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目的的实现都是一种艰难的逾越。教师在引导学生逾越的过程中,要做到将每一步的“障碍”都了然于胸,“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朱光潜语),真正成为引导学生逾越“障碍”的使者。那么,在学生眼里,每一步艰难的逾越便都成了愉悦的逾越。
( 全 文 约 5 4 0 0 字 )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