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苏教版《古诗四首》学习卡片» 正文

苏教版《古诗四首》学习卡片

[10-16 16:50:09]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409

概要: 苏八上古诗四首钩史钓典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 春望 杜甫参考人八上(应该删除左侧)本课导读唐玄宗天宝14年(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6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沦陷。《春望》这首诗写于肃宗至德2年(757)3月,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全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诗句概括而凝炼,感情深沉而真挚。这首诗属仄起式的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深、心、全、簪,押的是“侵”韵,除尾联外,各联都对仗。课文注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反而心惊。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国破:国都被攻破。长安是唐朝的国都,国都破败,就象征着国家的

苏教版《古诗四首》学习卡片,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苏八上
古诗四首
钩史钓典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

春望 杜甫
参考人八上(应该删除左侧)


本课导读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6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沦陷。《春望》这首诗写于肃宗至德2年(757)3月,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全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诗句概括而凝炼,感情深沉而真挚。这首诗属仄起式的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深、心、全、簪,押的是“侵”韵,除尾联外,各联都对仗。
课文注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反而心惊。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国破:国都被攻破。长安是唐朝的国都,国都破败,就象征着国家的破败。烽火:指战乱。家书:家信。浑欲不胜簪:浑,简直。胜,能承受。

泊秦淮 杜牧
作者作品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早年中进士后,在朝中做过短期的文职官员,大部分时间在地方任职。他关心政治,且为人刚直,敢于直言陈时弊,故一生很不得志。文学方面,他的成就很高,尤其诗歌。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多取材于社会现实,笔力雄健,感慨深沉。他还善用绝句,讽咏史事,寄托心志。散文方面,他的成就也很显著,在晚唐自成一家。著有《樊川文集》。
本课导读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泊秦淮河上见到的景象,借古喻今,抨击了那些沉缅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情景交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诗人将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融入到眼前的所见所闻之中,笔锋含蓄深沉,意味无穷,发人深思。诗先伤今后吊古,以古喻今,以今鉴古,互相照应,而且以唱的动景衬托荒江冷月的静景,为统治者唱了一曲挽歌,它在感情上激发人们去总结历史教训,借鉴历史,清醒头脑。
课文注释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商女:歌女。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调名。《后庭花》:南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京(当时叫金陵)曾是陈的首都。陈后主只顾寻欢作乐,后终亡国。
生花妙笔 :第一句写景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气氛,迷蒙之中透出悲凉;第二句叙事,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酒家”一词可见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后两句写诗人在船上所闻,以形象而婉曲的议论作结,针砭时弊,抒发心中的不满。诗人听到商女在对岸唱着《后庭花》,不由激起了悲愤之情。“不知亡国恨”,表面上批评商女,实则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当朝统治者。“犹”字意味深长,言历史悲剧又要重演。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见第一册《游山西村》。
这首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当时陆游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闲居的他虽年近古稀(68岁),卧病在床,但抗金杀敌、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依旧未改。这首诗即反映了他夜阑听雨时的远大抱负。
原诗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大作,大起,指风雨来势很猛。
本课导读



这首诗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诗人夜卧听雨的叙写,抒发了诗人戍边守疆、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感。
寄情于梦、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是这首七绝的一大特点。 “僵卧孤村”写的是诗人的处境,是实写,“不自哀”和“尚思为国戍轮台”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和志向,是虚写。第三句是实写,第四句“铁马冰河”的梦境又是虚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报国之情。此外,语言上朴实明快、自然流畅的特点也值得注意和体味。
课文注释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戍:守卫。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代指当时北方边防要地。夜阑:深夜。阑,尽,指夜深。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冰河:泛指北方冰冻(封)的河流。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生花妙笔 :一、二句表达诗人戍边守疆,报效祖国的志向。三、四句抒写夜卧听雨及“铁马冰河”的梦境,饱含慷慨悲壮之情。诗中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把主观的心情和客观的环境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满腔爱国热忱化豪壮的诗句,读来荡气回肠。

过零丁洋 文天祥
作者作品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元军南侵,文天祥坚持抵抗,后兵败被俘,囚于大都(今北京),不屈而死。零丁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在押经零丁洋时做了这首诗。
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本课导读



这首七律的首联是追叙自己的出身和战斗的经历。颔联是作者因河山破碎、个人飘零发出的悲痛和感慨。颈联的“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恰巧和诗人当时处境、心情完全吻合,诗人信手拈来,即地抒怀,有力地烘托了抒情气氛。尾联是表示视死如归、民族气节的决心。
诗中多用比喻,生动形象。颔、颈两联对仗工整。全诗音调和谐,风格清新、悲壮,感人至深。

课文注释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的雨打的浮萍。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起一经:起于一部儒家经典,意思是从中进士开始。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中进士第一名(即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干戈:泛指兵器。寥落:稀少。四周星:四年。德祐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抗元,至祥兴元年被俘,前后共四年。丹心:赤诚的心。汗青:指史册。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生花妙笔 :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特别是最后两句,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用比喻说明国家和个人的境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将叙事、抒情结合,极为巧妙新奇。天然巧合加上诗人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神奇的一联绝对。

练习解析


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设题意图:本题主要引导学生根据诗的主旨揣摩重点句子内含的能力,答案不求一致。所给两种理解的本质差异在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是谁?
参考答案: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考虑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忧乱伤春,把这两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诗人因为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泪落心惊。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韩兴娥老师的大胆批判精神与课堂教学重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