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 正文

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

[10-16 16:49:1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35

概要:或者还是知道自己之不甚可靠者,倒较为可靠罢。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五月十一日。(选自《华盖集》)注:①不敏: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如“敬谢不敏”。②生西:佛家语,往生西方、成佛的意思。佛家以西方为“净土”或“极乐”世界。③上升:升天。道教迷信说法,服食仙药能飞升成仙。【赏析引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甘做孺子牛,关心青年的成长,愿做青年的朋友,而不是“导师”。从古到今,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导师”情结,这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但鲁迅却是提出质疑和挑战的少数人之一。他在这篇《导师》中说,知识分子自命导师,那是自欺欺人,他提醒年轻人不要上当;但他又说并非将知识分子“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

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或者还是知道自己之不甚可靠者,倒较为可靠罢。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五月十一日。
(选自《华盖集》)
注:
①不敏: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如“敬谢不敏”。
②生西:佛家语,往生西方、成佛的意思。佛家以西方为“净土”或“极乐”世界。
③上升:升天。道教迷信说法,服食仙药能飞升成仙。
【赏析引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精神的真实写照。他甘做孺子牛,关心青年的成长,愿做青年的朋友,而不是“导师”。从古到今,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一种“导师”情结,这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但鲁迅却是提出质疑和挑战的少数人之一。他在这篇《导师》中说,知识分子自命导师,那是自欺欺人,他提醒年轻人不要上当;但他又说并非将知识分子“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甚至他还提出“自己也未必可靠”的观点。勇于解剖、勇于质疑,这才是鲁迅对我们的意义。
【学会思考】
1、这篇杂文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不迷信、敢质疑的精神品质,通读全文,思考鲁迅先生对哪些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质疑?试作简要分析。
2、文章第二段写到了“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此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论证效果?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鲁迅先生质疑精神的评价。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因为长久没有小孩子,曾有人说,这是我做人不好的报应,要绝种的。房东太太讨厌我的时候,就不准她的孩子们到我这里玩,叫作“给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但是,现在却有了一个孩子,虽然能不能养大也很难说,然而目下总算已经颇能说些话,发表他自己的意见了。不过不会说还好,一会说,就使我觉得他仿佛也是我的敌人。
他有时对于我很不满,有一回,当面对我说:“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甚而至于颇近于“反动”,曾经给我一个严厉的批评道:“这种爸爸,什么爸爸!?”
我不相信他的话。做儿子时,以将来的好父亲自命,待到自己有了儿子的时候,先前的宣言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况且我自以为也不算怎么坏的父亲,虽然有时也要骂,甚至于打,其实是爱他的。所以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如果真的是一个“什么爸爸”,他还敢当面发这样反动的宣言么?
但那健康和活泼,有时却也使他吃亏,九一八事件后,就被同胞误认为日本孩子,骂了好几回,还挨过一次打——自然是并不重的。这里还要加一句说的听的,都不十分舒服的话:近一年多以来,这样的事情可是一次也没有了。
中国和日本的小孩子,穿的如果都是洋服,普通实在是很难分辨的。但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却有一种错误的速断法: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然而奇怪,我曾在日本的照相馆里给他照过一张相,满脸顽皮,也真像日本孩子;后来又在中国的照相馆里照了一张相,相类的衣服,然而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了。
为了这事,我曾经想了一想。
这不同的大原因,是在照相师的。他所指示的站或坐的姿势,两国的照相师先就不相同,站定之后,他就瞪了眼睛,覗机摄取他以为最好的一刹那的相貌。孩子被摆在照相机的镜头之下,表情是总在变化的,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烦厌,,时而无畏,时而疲劳……。照住了驯良和拘谨的一刹那的,是中国孩子相;照住了活泼或顽皮的一刹那的,就好像日本孩子相。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以为事事都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而且希望他自己是一个东西。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又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
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摹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摹仿”决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否则,只不过是一个“恨恨而死”①而已。
我在这里还要附加一句像是多余的声明:我相信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②,要诱中国人做奴才;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
                                                         八月七日。  
                                                      (选自《且介亭杂文》)
注:
①恨恨而死:指空自愤恨不平而不去进行实际的改革工作。
②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五日作者在《申报•自由谈》发表了《玩笑只当它玩笑(上)》一文,批判当时某些借口反对欧化句法而攻击白话文的人;八月七日,文公直在同刊发表致作者的公开信,说他主张采用欧化句法是“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
【赏析引路】
深入浅出,以小见大是鲁迅杂文的一个特点,显示了鲁迅观察社会人生的独异与深邃。《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从孩子照相的表情神态说起,揭示中国文化尚“静”斥“动”的特点,发掘出改造我们民族精神的重大主题,读后发人深省,启人反思。文章深入浅出地揭露和批评了我们民族存在的驯良的性格弱点,这驯良,也就是奴性。这种奴性,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民族的进取。文章进而深入论述,指出医治我国国民精神痼疾的最佳途径是从异域的思想文化中汲取新鲜的养料,最后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民族文化建设的问题。
【学会思考】
1、文章开头,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写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顽皮”,联系全文,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本文构思上的显著特点是以小见大,而这种以小见大的构思必须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洞察。阅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3、鲁迅先生杂文中常有这样一种写法,在集中论述某一问题时不动声色地对其他人或事予以讽刺,有人称此法为“顺带一枪”。本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能不能找出来?能不能再举鲁迅杂文中的其他一些例子?你认为运用此法有何好处及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智识即罪恶
1、文章先写“我”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拜老师求知识,后因虚无哲学家宣扬“智识是罪恶,赃物……”而引起思想上的动摇与疑惑。再写“我”因为有知识而被“猪头羊面”勾魂到地狱,接受审判和惩罚。最后写“我”在受惩罚时跌昏了头而意外地还阳重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浅谈农村中学语文课改(语文版)
《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相关文章
  1. 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
  2. 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享受审美愉悦提升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