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 正文

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847

概要:个旧市第二中学 冯萌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各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战略措施。当前,在教师总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教师队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所学校没有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也难以真正开展素质教育。为此,学校应致力于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思想上要由“应试型”转向“育人型”;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要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在工作方式上要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十分重要的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走向。我们将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校本研训有机融为一体,以务实创新的研训机制,以润物无声的人文管理,建立起一条唤起主体、求真务实的校本研训之路,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那么,怎样以校本研训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

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个旧市第二中学 冯萌

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各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采取的一项共同的战略措施。当前,在教师总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教师队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所学校没有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也难以真正开展素质教育。为此,学校应致力于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育思想上要由“应试型”转向“育人型”;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要由“单一型”转向“综合型”;在工作方式上要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十分重要的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走向。我们将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校本研训有机融为一体,以务实创新的研训机制,以润物无声的人文管理,建立起一条唤起主体、求真务实的校本研训之路,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校本研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途径。那么,怎样以校本研训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一、课程改革,跟上时代步伐
在总结取得课改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我校立足校本培训,继续积极稳妥、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较以前更为浓厚了,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1、早做打算,在转变教师教学教育观念这个关键问题上,早下功夫。课改工作头绪较多,我们首先明确观念,学习课改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在理论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工作才会有方向,组织或自学课改理论,如《现代教育思想精髓》、《走进研究性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的学习,给老师们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关注课改,向往课改。
2、提高认识,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有了课改理念、课改认识,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一个指导性的机构,这就是“课改领导小组”。为带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保证课改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教研组长、教科室成员、骨干教师组成的课改指导小组,研究课改问题,确定课改方向,部署课改工作,加强课改管理。
3、结合课改实践,撰写课改论文;用课改理念指导课改实践,在课改中升华课改理念。教师们结合课改实践写了数十篇教学论文,白绍福老师写的《浅谈数学中几何推量的教学》、陈凝老师写的《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诵和背诵》、付永梅写的《九年级英语复习浅谈》、金国明老师写的《初中化学课本知识质疑》、李劲松写的《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等等。这些论文是从课改实践而来,因而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对后期的课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学校教师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时将这些论文结集成册,编为第43期培训工程《简报》。
4、为把课改工作做得更为扎实有效,学校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到上海、成都、宣威等地考察学习,组织学校干部到上海建平中学培训学习,学习结束回校组织教师再培训。建塑“建平模式”,组织教师到开远、建水、石屏、泸西及个旧进行“建平模式”分类别分科目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感性认识到理信认识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5、结合课改,教师们积极开设分科目分系列的“校本课程”。“建平模式”最为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国家课程精品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结合课改,做好“建平模式”的建塑工作,教师们提交开设的选修课近百节。杨静萍老师开设的《诗中有画 画在有诗——王维诗歌欣赏》,马明老师开设的《应试作文摭拾》,王雅、许红莉老师开设的《英语短文写作》,师维老师开设的《民族文化浅谈》等等,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势必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实践。
6、教研活动是新课改成功的有力保证之一。通过教研,以及备课组的活动,教师之间才能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集思广益,全面提高。因此,要加强对教研组学习与研究的领导,纠正了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师们通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和参与,教学观念得到根本的转变和更新,他们摒弃了陈腐的观念,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科观。
7、以课例为载体,进行教学反思。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学习风气浓厚还是较差的学校,教师新的教学观念的来源占第一位的都是从其他教师那里学来的。我们认为课改工作、校本培训不能空对空,应将理论学习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让培训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我们发现,新的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个人教学观念,要贯彻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要缩短这个过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具体的教学课例分析。我们选取新课程理念体现较好的教师出示一节课,以这节课为载体,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来评议。哪些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哪些地方还是老做法等等,这样的课例分析深受教师们欢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触动最大。这些课改公开课成了大家共同商讨新课堂、新理念、研究新教法的一个载体,不仅出课的老师课堂教学行为得到一次洗礼性的改进,在设计课、听课、评课过程中,全组的老师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8、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改中重中之重的工作,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全校工作的重点、焦点。要求不仅仅是初一教师,初二、初三教师也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异彩纷呈。不少教师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显著。如青年教师王雪姣教师在红河州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白龙宴、付永梅、李劲松、陈凝、沐莲艳等教师在2007年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9、我校课改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深入到课堂中,跟踪研究。学校成立听课评课小组,每周随机抽取一至两名教师的课进行听课、评课。对在课堂上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多组织探究、合作、体验式的学习活动给予肯定,对教学环节中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指出,授课教师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体会、感悟多多,同时也极有效地减少了课改中有的教师上课“有‘人’听课一个样,无‘人’听课是原样”的讲课陋习。
二、搭建教师学习平台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因此校本教研基础在学校,但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对此,我们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教研模式。我们认真制定计划、并组织学习培训,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对校本培训的方式进行认真的总结。
1、与“建平”携手,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红河州与上海方略集团共同开展中小学教师“建平模式”校本培训学习,旨在提高全州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是此次借鉴“建平模式”,打造特色学校的试点单位之一。为使培训工作顺利展开,我们与上海方略集团先期在我校开展了培训的调研工作,学校下发“中、高级教师情况调查表”“培训需求调查表”,通过调研掌握全校教师的具体情况,配合方略集团为后面的培训工作打好基础,让后面的培训能有的放矢的开展。
学校以打造“建平模式”为契机,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学习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生活态度。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假期“借鉴建平模式,建设特色学校”的培训学习。
2007年6月第一批赴上海学习的人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学习,但学习
人员深有感触,学校利用《简报》(第42期)和校园网络,把所学和所想与全校教师进行了交流。通过学习与交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加快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进一步强化实践意识,积极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促进教师树立主动发展的观念,让科研反哺教育教学;进一步强化效益意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成果,为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奠定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为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高效的服务,争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
建平中学以“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合格+特长”、“规范+选择”为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有“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和领袖气质”的新型人才,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课程改革,构建了具有开放、民主、和谐、进取的精神内核的现代学校文化,构建了一个包括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系统。

[1] [2] [3]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由《两小儿辩日》谈议论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