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我教《背影》» 正文

我教《背影》

[10-16 16:46:19]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627

概要:罗平波http://home..com/space-295728-do-blog-id-818.html 《背影》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得意之作,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经典。它是何时被选入中学课本的,我不知道,但我想,时间应该不短了。对于经典,我向来是抱着敬畏的态度,做学生时读到这篇文章,虽然由于人生阅历和知识面的限制,对于文中的写作技法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但文中流露出的那种父子深情,还是会让我的心产生悸动——读它的时候,总不免颤颤巍巍。做了老师,要把它介绍给学生,心下也常常是惴惴不安,因为害怕一不小心,就把经典讲成了“粪坑里的石头”,别说对不起求知的学生,连已经作古的朱自清先生,也是对不起半点的。 看了无数遍教参,又阅读了几篇有关文章,再细读原文,反复思考,基本做能胸有成竹,课一上完,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不错。总结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这一课教得比较有色彩有个性,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以日常生活为突破口,注重文章的导入。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恐怕是整个教学的“兴奋点”,犹如蛇之七寸,掐住了,也就控制了整个局势,以后的情况无论如何发展,都会操之

我教《背影》,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罗平波
http://home..com/space-295728-do-blog-id-818.html

《背影》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得意之作,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经典。它是何时被选入中学课本的,我不知道,但我想,时间应该不短了。对于经典,我向来是抱着敬畏的态度,做学生时读到这篇文章,虽然由于人生阅历和知识面的限制,对于文中的写作技法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但文中流露出的那种父子深情,还是会让我的心产生悸动——读它的时候,总不免颤颤巍巍。做了老师,要把它介绍给学生,心下也常常是惴惴不安,因为害怕一不小心,就把经典讲成了“粪坑里的石头”,别说对不起求知的学生,连已经作古的朱自清先生,也是对不起半点的。

看了无数遍教参,又阅读了几篇有关文章,再细读原文,反复思考,基本做能胸有成竹,课一上完,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不错。总结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这一课教得比较有色彩有个性,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以日常生活为突破口,注重文章的导入。
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恐怕是整个教学的“兴奋点”,犹如蛇之七寸,掐住了,也就控制了整个局势,以后的情况无论如何发展,都会操之在手,游刃有余。那么对于《背影》,该如何导入呢?别人的导入要么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要么是由母亲到父亲,要么是以有关父亲的故事切入,或者直接来句“母爱似水,父爱如山”,这对我班上的学生来说,可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激发不起来,上起课来就味同嚼蜡。找到切入点,并且要有新意,还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这看起来有点难,可只要用心,还是能够找到。上课时,我并没有说上什么课,而是要求学生在纸条上给自己认为最亲近最喜欢的人写一条或者两条祝福语,并附上简短的理由。学生们写的祝福语五花八门,理由不错,写给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有写给朋友同学的,有写给老师的,有写给兄弟姐妹的,有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当然,大都是写给自己的父母,而写给母亲的占了绝大部分。我看到有一位女同学写给了爸爸,祝福语很简单,也很平淡,是“祝爸爸身体健康”,理由让人心酸:“我没有妈妈!”我先让一个写给妈妈的同学说说母亲,再顺势把这位同学叫起来,让她说说自己的父亲。她说得很是详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记得很清楚,可见父亲在她心目中的位置。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听到动情处,脸上都会露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迷神态。很自然地,用对这位同学的爸爸表达敬意的方式,就导入了《背影》。

其次,以独特的方式“打开窗户”,注意对文章题目的解读。
文章的题目就像一栋房屋的窗户,打开的角度不同,对房屋内部的陈设、构造、范围、深度的浏览、掌握程度就不同。一篇文章,无论它的体裁是什么,首先从题目入手,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每教一篇课文,在导入新课之后,就从解读文章的题目开始。在很多人眼里,认为那短短的题目讲不出什么名堂,可能也认为没必要,于是把课题一板书,直入正文。其实,这种做法,有可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也可能会造成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后果,甚至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对于文章题目的解读,当然得把它放在全文的大背景下,切不可脱离文章内容东拉西扯。而正确的解读方法,既不是介绍题目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也不是从形式到内容的无聊概述,是提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并且是让学生提出来(有时候老师得引导),这种解读题目的方式,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以前我在上《向沙漠进军》这篇科普文章的时候,就是用让学生围绕题目提问的方法,对题目进行解读的。我当时问学生你看了题目,提取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问题?同学们议论纷纷,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经过总结,梳理成几个问题:(1)“进军”这个词一般情况下是用在军队打仗的,这里用在了“沙漠”上,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3)采用什么方法向沙漠进军?(4)进军的结果如何?取得了胜利吗?这些问题,已经囊括了文章的全部内容和实质,不用老师讲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读一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具体到《背影》这篇文章,如何对题目进行正确、有效的解读呢?
还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我首先带有随意性的问一句: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背影”?你都看到过谁的背影?你从文章的题目里想知道什么?学生们围绕着我的问题提出了题目的问题:(1)作者写的是谁的背影?(2)作者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背影”印象那么深刻,要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记载下来?(3)背影是很抽象的东西,作者有什么办法把这种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这几个问题虽然没有全部涵盖文章内容,但已经接近了文章的实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互相讨论、探究,要解决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围绕题目提问,设置了悬念,明确了目的,也让学生产生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兴趣,上起课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第三,抓住树干,削掉枝叶,着重把握文章“精髓”。
一篇内容丰富、结构并不复杂的文章是一棵大树,有时候会有旁枝逸叶。讲文章切忌四面出击、面面俱到,觉得这样不讲不好,那样放弃了也不行,有一种“鸡肋”情结,特别是对于名人名篇,害怕漏讲、少讲,怕学生理解不深不透,有愧于大家。这不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既费力又费心,而且不讨好。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应该留下一点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包办代替,这是教学中的大忌!对于这方面,我有过深刻的教训,讲精讲细,学生能对那篇文章理解得很透彻,但当遇到同类型的新文章,或者大体相当的文章,又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入手的方式和角度偏差很大,造成理解的根本性错误。抓住主干,削掉树叶,这是我无数次的教训总结。比如上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只把“‘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这一条线提取出来,其它的削去,让学生自己拣拾枝枝叶叶,这比我不厌其烦地讲解效果好得多。时间花得少,讲课又轻松,何乐而不为呢?正是基于此,在上《背影》时,我想文章既然是表达“父子情深”这一主题的,把其中最能说明“父怜子”和“子爱父”的内容提取出来,就应该达到目的了。而文章既然是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首先把文中写“背影”的部分抽出,让学生认真体味“背影”出现的背景,抓住“背影”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瞥进行探究;再抽出“我”的几次流泪加以剖析。这样,父亲的背影与“我”的眼泪交叉重叠,相互交融,文章主题不言自明。此时无声,而学生却已经能从中体会到那种浓浓的父子深情!

第四,创设情境,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背影”具体化、形象化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较模糊、抽象、无质感的形象或元素,场面或影像,学生难以理解,对文章的精确把握,肯定会大打折扣。许多没有接触过、没有亲眼目睹、没有亲自感受过的东西,光凭想象,学生很难准确定位,如此,就不会在心中发出共振,引发共鸣。特别是一些时间比较久远、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与现在大相径庭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吃力。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自不必说,我国的一些近现代文章,也常常让学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像《》如此,要学生把握主旨,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通,无异于痴人说梦!文学的东西,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因此,“还原”生活,是解读的关键方法。当然,这种“还原”,还得讲究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技巧性与趣味性,以现在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条件,要还原,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要特别注意它的“可行”与“趣味”——简单地说,就是操作容易,学生感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而直观,学生容易接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容易被大屏幕所吸引,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放在屏幕上的一些文字、图形,对老师的一些有意的的讲话和问题,可能会不放在心上。我在上《背影》时,在讲到了“望父买橘”这个最动人的片段时,放弃了多媒体。注意创设一定的情境, “还原”生活,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的重要手段。首先让学生把有关段落读熟,让一个朗读功夫比较扎实的学生配乐朗诵,提醒学生在脑子里想像那么一种情形,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草稿纸上画出“父亲的背影”。因为我非常了解,班上的学生对绘画感兴趣的很多,投其所好,大家自然是兴趣盎然。画完之后,适当地让两位同学对着自己的“杰作”,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构思、意图和情节,并适时地叫一个平时喜欢说笑话的学生,按照别人的讲述,做出动作。大家根据他们的表现作出评判,说出自己的理由,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再要求学生在脑海里搜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撷取几朵有关父亲的“爱的浪花”加以深化。这样,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虚实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作者大笔刻画这一“剪影”的良苦用心。当然,也就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深沉的爱!

[1] [2]  下一页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散文的分类(高三备课资料)
《我教《背影》》相关文章
  1. 我教《背影》
  2. 我教《背影》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我教《背影》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我教《背影》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我教《背影》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我教《背影》